我们自 2 月份以来明确看好新能源车板块在利空出尽、预期修复背景下的反弹行情,近期在车型目录和销量复苏超预期等事件催化下,板块表现抢眼。
本周周报我们对最近两周路演推荐新能源车板块过程中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做集中梳理,主要是:电池降价 vs 产业链盈利趋势、氢氧化锂 vs 碳酸锂、板块反弹 vs 反转(及影响因素),并重申目前时点下的投资建议。
关注点 1: 动力电池是否会面临二次(甚至三次)降价,对电池及产业链上游企业的盈利影响到底会有多大?(从而影响目前的 PE 估值是否可靠)
从简单统计数据看,今年动力电池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似乎已是路边大妈都知道的事情(有效产能过剩约一倍,比例关系和 2011 年光伏行业情况类似),因此普遍担心今年新能源车及锂电池产业复制上一轮光伏行业景气崩跌时近乎全行业不赚钱的惨状。
我们认为,今年动力电池供需格局差于 2016 年是一定的,年度订单二次谈价也是大概率事件(可能出现在 Q2 末),但对领先企业的影响不会特别大,这里有两点关键因素: 1。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中,不同企业之间产品性能、一致性等品质指标的差异化程度远高于光伏产业, 上下游绑定程度也更强,从而导致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可以出现较明显的价差; 2。无论是通过向供应链转嫁、还是自身技术的提升,领先企业都拥有相对更强的降本能力。
因此,在整车销量 40%增长、电池需求 25%~30%增长的假设下,考虑产业链集中度提升、成本下降、企业业绩平滑,我们认为材料及电芯环节龙头公司在今年实现 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仍然可期。
关注点 2: 锂价会不会涨, 氢氧化锂相比碳酸锂是否会出现超额价格弹性,天齐、 赣锋、其他二线锂盐供应商/资源开发商如何选择?
首先,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倾向使用氢氧化锂生产、氢氧化锂倾向使用锂辉石加工是基本共识,但高镍三元应用比例的提升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进程(补贴政策向高能量密度倾斜可能加速这一过程,但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等参数之间的平稳仍然需要小心维护),且目前氢氧化锂较碳酸锂仍然维持着较高的溢价水平。
我们认为,短期内氢氧化锂不会因为三元的趋势出现相对电池级碳酸锂的超额价格弹性,相反钴价暴涨带来的三元材料成本上升,反倒可能令部分成本敏感型下游(如物流车)返回选择磷酸铁锂电池,因此某家企业的锂盐产能结构并不是目前行情的核心逻辑。 而随着近期产业链开工率逐步恢复,锂价在 Q2 出现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标的选择:长期来看,基础锂盐加工环节无法独立存在,资源规模及品质仍然是上游环节的竞争核心,因此天齐无疑仍然是产业的绝对龙头和市值标杆,但赣锋今年发生了“自有锂辉石矿源开始供货”这一巨大基本面变化,其锂盐产能有望得到大幅释放,因此可能在 2017 年实现更高的出货量和业绩增幅。 而其他二线企业由于受制于自然、人文、技术等条件,预计今年的产销仍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关注点 3: 如何看板块反弹的时间和空间持续性,是否有机会进化成反转?
目前时点,我们仍将此轮板块行情定义为反弹,龙头企业 30 倍 PE 可能是目前基本面情况下的空间上限,而可能的潜在利空事件(如电池二次降价、销量低于预期等)短期内出现的概率不大,因此时间上至少可看到 Q2 中期。
由于今年产业整体面临调整和洗牌基本确定,因此行情要演化为反转(定义为冲击去年高点)需基本面出现重大超预期因素,比如:数据层面月度销量持续超预期增长、政策层面出租电动化强力推进(天津+河北、山西地级市保有量即接近 12 万台,且出租车普遍使用带电量较高车型,对动力电池需求边际拉动大).
投资建议总结: 整体而言,在产业集中度提升的明确政策导向下,今年的板块投资无疑需回归各环节龙头,在此基础上,优选“量增价不跌(甚至上涨)”的环节,次选“量增价跌但能降本(通过向供应链转嫁或自身技术提升,且市占率能够提升)”的环节,此外,今年将实现“从 0 到 1”的燃料电池主题也值得关注。 推荐组合:赣锋锂业、杉杉股份、天齐锂业、国轩高科、富瑞特装、大洋电机。
风险提示: 产业链产品跌价幅度超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