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不良资产盛宴背后或现低价抛售

加入日期:2017-12-14 7:41:5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14 7:41:57讯:

  长江商报消息 去年下半年以来不良资产包价格一路走高,机构和资金蜂拥而至

  经济转型下带来的不断攀升的不良资产,成为了不良“秃鹫”们的盛宴。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投资风险的加剧,导致金融不良资产和企业不良资产总量飙升,目前预估其总量已达10万亿级别。

  不良规模的增长,引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金蜂拥而至。继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之后,省级和民营AMC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加之处置平台、律师事务所以及评估拍卖机构等各类不良资产中介服务方,参与不良资产业务的机构数量早已达到上万家。

  然而,繁华背后是泡沫的膨胀。当前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尽管如此依旧挡不住资金的涌入。不过,这场盛宴究竟如何收场,参与其中的人也是既兴奋又胆战心惊。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明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轮低价抛售的二次不良潮,此前一些盲目进场的投资人将面临“割肉”的风险。

  “互联网+不良资产”风头正强劲

  此轮不良周期始于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不良余额和不良率进入上升通道。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银行不良资产余额达1.67万亿元,而关注类贷款余额约3.42万亿元。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实际规模可能在10万亿左右,这为不良资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政策松绑持续催化下,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目前呈现“4+2+N”模式,即四大国有AMC、地方AMC以及非持牌民营机构,特别是非持牌民营AMC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尤其在浙江、广东与上海等经济发达省份,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民营机构数量繁多。

  伴随着国有和民营AMC的发展,与不良资产处置相关的服务性机构的业务开始蓬勃发展,这些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拍卖公司、征信公司、资产评估机构等。

  “互联网+不良资产”更是与时俱进。据中国不良资产联盟(下称“联盟”)不完全统计,2016年一季度末,与不良资产相关的互联网公司约25-30家,而截至今年10月末,这一数据已超过400家。

  除了像阿里拍卖这种将不良资产拍卖处置放到线上平台外,大部分互联网不良资产公司多是从数据和工具的角度做不良资产交易服务。

  资金涌入致价格虚高

  群雄逐鹿不良资产市场固然能加速行业的精细化,但也容易造成“混战”。不少从业人员反映,2016年下半年以来,不良资产包的价格一路走高,甚至有的地区的一级市场出现过全价或溢价转让的情况。

  “要说今年的资产包有什么最大特点,非‘贵’莫属,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过溢价出售的资产包。”广东一从事不良资产业务的人士表示。

  特资网总经理湛龙认为,一二级市场资产包价格一路攀升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不良资产市场。这些资金中,有些是由于资产荒导致无其他高收益投资,所以在此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于AMC做大主业的投入。上述广东人士称,监管现在要求AMC要回归不良资产主业,使得AMC原有做其他业务的资金重新回流到不良资产业务上。

  不过,一国有AMC的部门高管认为,从银行角度看,今年出售的资产包价格高,也因为资产质量不错,房产、土地等抵押物充足,“银行这几年来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相对好一点的资产自然倾向于留到后面出手”。

  风险点爆发或在明年下半年

  不少盲目资金涌入不良资产领域,看重的是前两年这个行业高达30%左右年化回报率。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企图分一杯羹,这个行业的回报率也在不断下滑。更严重的是,盲目高价收购资产包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而这一风险已现苗头。

  “预计2018年下半年将出现二次不良潮,不少投资人将面临低价抛售的‘割肉’情况。”联盟执行主席贺国强说。

  湛龙也认为,明年可能会出现一批投资不良资产的私募基金亏损的情况,一些购买了这类基金的中小投资者将面临损失。

  “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习惯买一年期到一年半期左右的金融投资产品,去年年底以来资产包价格开始不断走高,所以倒推时间点,预计明年会集中出现一批面临兑付危机的产品到期。”湛龙称。(证券时报)

  责编:ZB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