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 莲花财经 见习记者 刘凡
对赌不成,遐想丛生。
深圳地铁近来的表态,搅动一池地铁证券化“春水”。这个“铁路一响、黄金万两”的行业,不仅在全国一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掀起建设热潮,也对谋求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蠢蠢欲动。
建设热潮
众所周知,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几乎都在修地铁。地铁不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专利,二三线城市如西安、武汉也纷纷开通地铁。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透露,国家一口气批复了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天津、重庆等、苏州、东莞、徐州、洛阳、绍兴等二三线城市的交通建设方案也已经获批。
截至目前,全国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投资7亿元,按照规划测算,一年投资超过3000亿元。华创证券研报分析指出,中国将在未来3至4年再建一个与过去50年相同通车规模的城轨市场,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有望超过2万亿元。
建设热潮带来了与地铁相关行业的巨大机会。但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建设到运营、维护都需要高昂的资金投入,对城市的财政能力、融资能力都是个巨大的考验。
盘点国内地铁建设及运营会发现,举债修地铁、开发还债务成为普遍现象。例如广州地铁规划中提出,未来15年,广州将新建15条(段)地铁线,共413.5公里,投资估算总额约3148亿元。加上运营和在建线路后续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及历史债务偿还,共需约4963亿元。资金筹措方式上,一方面,政府统筹出资,主要用于项目建设资本金和非经营性债务资金;另一方面,则通过项目建设单位多元化融资,包括发行中期票据、企业债、融资租赁、境外发债等,并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物业开发收益。另外政府给予一定政策、资源支持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
资本涌动
建设的高潮催生了地铁对资本的迫切需求。今年深圳地铁谋求证券化的意图强烈、动作频频,先是谋求与万科联姻。联姻未成,又透露出会借壳上市的想法。受此影响,近几天来,深振业A连续几天涨停,天健集团大涨9%,深物业A、深深房A、深华发A也大幅上涨。
不只是深圳,广州、南京地铁都曾有过上市的打算。早在2008年,时任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党委书记吴慕佳明确表示,为了多渠道、多方式地引进资金,广州地铁谋划上市,并已将相关计划上报给市政府。时任市长朱小丹对广州地铁上市的计划予以肯定,认为“能解决三分之一的资金问题也是好事。”
虽然时至今日,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地铁运营收入上市的企业只有申通地铁一家,广州地铁上市的消息变得遥遥无期。但是轨道交通行业通过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融资的意愿从未消失,因为地铁建设、运营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深圳地铁在2015年年报上表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深圳地铁公司的负债总额901.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19.05亿元,非流动负债682.15亿元。2015年末资产负债率为37.49%。
2015年地铁集团采用了采用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专项建设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共筹集资金858.98亿元,其中政府财政资金到位共计736.65亿元。
目前,轨道交通上市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以港铁为代表的“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小镇”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把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沿线增值效益,通过适当的开发方式反哺轨道交通建设。
2015年,港铁实现总收入417.01亿港元,同比上涨3.8%;实现净利润129.94亿港元,同比上涨1.25%。其中,香港客运业务收入为169.16亿港元,车站商务收入为53.8亿港元。
第二种则是以申通地铁为代表,将地铁运营收入作为公司主营业务。2001年7月,申通地铁开始以上海地铁一号线(莘庄站-上海火车站站)的经营为主营业务。2012年,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一号线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地铁一号线资产和业务注入到该子公司。
统计显示,申通地铁2013、2014、2015年的净利润依次为1.20亿元、1.05亿元、6896万元,环比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
申通地铁年报中表示,成本上升同时客流量增长缓慢是净利润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2015年申通地铁的轨道交通业务的毛利率为6.55%,同比下降6.96%,营业成本则上升了7.63%。不过,申通地铁2014年获批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在2015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不错的业绩。
第三种则是只专注于地铁上盖物业的模式,以京投发展为代表。
京投发展2013、2014、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次为7452.88万元、2514.49万元、1.15亿元。
有南京轨道交通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实现轨道交通的证券化融资,首先是资产具有可证券化的特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客票收入提供了相对稳定且可预期的现金流,轨道交通建设形成的地下空间及上盖物业,经过开发利用,也可形成商铺租赁、广告资源等稳定收益,是理想的可证券化资产的保证。但包括南京地铁在内的全国轨道交通普遍存在负债量大、运营亏损、盈利能力弱等“硬指标”问题,短期内轨道交通将难以实现股权类“证券化”。加上预期票款收费权均已在项目开建时成为融资质押标的物,且建设形成的债务年限较长,因此要实现轨道交通的证券化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收益性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