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创新层能让新三板面貌焕然一新吗?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申万宏源:创新层能让新三板面貌焕然一新吗?

加入日期:2016-8-6 8:33:02

  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实行分层,按一定标准筛选出部分品种进入创新层,这是新三板市场今年进行的重大改革,市场各界对此也是寄予厚望。现在,创新层已经运行了一个多月,情况怎么样呢?

  就全市场而言,挂牌公司股份的交易并没有因此而明显活跃起来,成交的价格则是延续了前期的下跌态势。那些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其交易状况与原先相比,也没有发生大的改观,仅仅是在宣布分层政策落地时,相关股份的价格有过短暂的上涨。

  诚然,在新三板中搞创新层的主要目的,主要还是希望为投资者选择投资标的提供便利,从而能够提升市场的活力,而并非制造炒作题材。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层的出现并没有对投资者产生足够的吸引作用,自然也无力改变新三板的面貌。也许,搞创新层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完全应该有耐心再看一下。但问题在于,作为一项力度不小的改革,实施以后却没有产生重大影响,其所激起的涟漪很快就消失,这就不能不引起投资者的担忧。

  事实上,这几年来新三板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目前挂牌公司业绩超过8000家,年内突破万家几无悬念。但是,与此同时投资者队伍的扩容则十分缓慢,由于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500万元金融资产的高门槛,因此入市者寥寥。对机构投资者而言,目前公募基金等主流机构也还被拒之门外。

  据统计,现在新三板适格投资者的数量不足5万,而他们所面对的,则是一个很快就要达到万家挂牌企业的市场。显然,这里的供需是极端不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导致了交易清淡,乃至大多数挂牌公司的股份严重缺乏流动性的局面。在某种意义上,对新三板挂牌公司进行分层,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通过设置一定的标准,使得部分股份能够进入创新层,这样就能够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并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在客观上也就起到了一种“缩容”的作用,也就是让为数不多的投资者集中留意数量相对较少的创新层公司。这样的初衷应该说不错的,按理来说应该是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然而,现在看来此招似乎并不灵验。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进入创新层的公司数量实在太多,有1000家左右,这样的规模与目前的投资群体并不匹配,供求还是失衡;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创新层的公司而言,其在交易及融资等活动中并没有获得多少政策倾斜,也就是说创新层和基础层公司,在交易制度等方面的待遇是一样的,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难以理喻的。

  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严肃的投资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进行投资,一定事先会做大量的研究。创新层的出现,固然是为其提供了某种选项,可以减少大面积筛选公司的成本,但这毕竟不是最主要的。严肃的投资者除了希望新三板的参与者能够与其市场规模相适应,同时也要求其交易制度能够保障最基本流动性的需要。如果说鉴于新三板的实际,现在还不能为所有挂牌公司的股份全面提供这种保障的话,那么对于进入创新层的公司,是否可以考虑提供这种保障呢?

  在提出新三板分层改革时,人们对此事充满预期。但很遗憾的是,尽管分层实施了,创新层得以诞生,但是却没有及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结果看上去就是光有一个形式上的分层,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也就不能有效吸引投资者。提出进行创新层改革时,投资者很振奋,市场也比较热闹,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变得如同死水微澜。已经有挂牌公司,主动放弃了进入创新层;也有的在进入以后,还是决定接受券商辅导,准备将来退出新三板,转战主板。显然,这里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现在的创新层客观上还很缺乏创新之处,这样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无从为改变市场的疲弱局面发挥作用。

  应该说,创新层的出路在于进一步加大改革,赋予其实质性的内涵,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投资者队伍的扩容。做到了供求平衡,同时还要拥有规范而有效率的交易机制,如此一来,创新层就能够活起来。而创新层活跃了,新三板也就有希望焕发出生机。(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