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洁雪 深圳报道
时隔三年,国泰君安(601211.SH)与国联安“分手”的传闻终于落定。
8月23日,国泰君安公告称,将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国联安基金51%股权。本次转让完成后,不再持有国联安基金股权。目前该转让计划已经董事会批准,只需取得国联安基金的合资方德国安联集团同意及中国证监会核准。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国泰君安表示,“本次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整合公司业务资源,优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布局。”
国联安基金市场部人士则向记者回应称,“公司股权变动是股东层面决定的事宜,我们对此不发表意见,也不作其它回应。”
事实上,国泰君安意欲卖掉国联安股份的消息由来已久,尤其在2013年该传闻一度甚嚣尘上。2014年,国泰君安欲受让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持有的华安基金20%股权的消息,更加大了市场对双方即将“分手”的猜疑。而今,传闻终成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被盛传将接盘国联安基金的中国太保,虽在今年6月澄清“受让国联安基金部分股权存不确定性”,但随着国泰君安抛售国联安一事落定,或很快将有眉目。
“甩手”国联安
随着国泰君安股转公告的发布,国泰君安与国联安基金长达数年的纠葛终于即将走向尽头。
资料显示,国联安成立于2003年4月3日,是业内第三批、第24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除国泰君安持有51%的股权外,德国安联集团持有49%的股权。
作为一家成立十余年的基金公司,国联安基金这些年的发展相对迟缓。据国泰君安2016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募基金31只基金、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52.03亿元,专户业务资产管理规模189亿元。这一规模在行业内100余家基金公司而言,仅位于中游。
而与国联安基金同一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广发、华宝兴业、诺安、兴业全球等,都已是规模千亿甚至两千亿级别的公司。
显然,国联安基金的发展速度难以令股东方感到满意。虽然国联安的规模已超出200亿生存温饱线之上,但从其历年对大股东国泰君安贡献的利润而言,却显得较为“鸡肋”。
据国泰君安中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137.0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0.20亿元;而国联安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净利润为0.77亿元。
在2012年至2015年这四年中,据国泰君安公布的相关公告显示,国联安基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2.23亿元、3.01亿元和6.7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0.21亿元、0.52亿元、0.69亿元和2.41亿元。
“虽然国联安确实每年盈利,但这样的利润水平对于国泰君安来说还是太低。”沪上一位接近国联安基金的人士赵楚(化名)表示,“这正是这几年国联安基金一直不太受国泰君安重视的原因。”
赵楚向记者透露,“其实一开始国泰君安对国联安也是有支持的,毕竟是第一大股东,国联安在许小松担任总经理期间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后来许小松去招商基金后,国联安一直没能做大,国泰君安就萌生了放弃的想法。此外又由于一参一控的监管限制一直没有解除,而国泰君安手中还有华安基金这张王牌,所以国泰君安一直想把国联安卖掉。”
据证监会8月19日披露的基金公司股权变更及实际控制人审批表显示,华安基金的股东变更自2015年11月13日接受了第一轮反馈意见后,一直处在审查阶段,尚无新的进展。业内猜测,不排除国泰君安进一步增持华安的可能。 此外,国泰君安转让国联安的股权完成后,也极有可能将发起设立新的公募。
对于市场的猜测,记者试图向国泰君安总裁办公室相关人士进行求证,对方回应称,“目前没有更多内容可以回应,还是以此前的公告为主。”
太保接盘?
国泰君安抛售国联安之后,此前盛传即将接盘国联安的中国太保重新引起市场的注意。
赵楚表示,“国泰君安此时出售国联安,很可能是有机构已经决定接手国联安,因为之前国泰君安一直想卖都没能卖掉。”
作为一家大型保险机构,中国太保在今年6月份被传拟受让国联安基金部分股权。随后,6月13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进行了澄清。
中国太保在上述公告中表示,“正在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该事项进行意向性接触。截至目前,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后续操作如涉及需要进行公告的事项,本公司将及时进行公告”。
而今国泰君安转让国联安的股权公告发布后,中国太保是否为国联安接盘方将很快有结论。如果同中国太保达成股权转让,那么国联安基金将成为一家保险系基金公司。
赵楚称,“中国太保接盘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因为目前保险公司对公募牌照的热衷程度很高。”
事实上,近来保险机构布局公募行业的步伐确实有所加速。近期拿到批文的华泰基金,系由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股东发起设立;由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发起设立的安邦基金目前则尚在等待批文。此外,去年3月成立的泓德基金,是由原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德晓牵头设立。
目前来看,除了发起设立基金公司外,保险机构进军公募行业还有通过收购现有基金公司股权,以及通过保险资管直接申请公募牌照等两种主要方式,多家规模居前的保险公司都已展开布局。
业内预测,随着越来越多拥有庞大资金和丰富绝对收益经验的保险机构涉足公募行业,或将造成公募业格局的改变。
作者:李洁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