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专家告诉你欣泰电气究竟假在哪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财税专家告诉你欣泰电气究竟假在哪

加入日期:2016-7-11 23:17:07

  A股公司2016年半年报的披露工作拉开帷幕。7月11日深市公司中文在线率先发布2016年两市首份半年报。

  在2016年半年报来袭之际,特别是在证监会对欣泰电气欺诈发行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的背景下,如何读懂半年报、避免业绩陷阱以及发现财报中隐藏的问题显得尤其关键。日前,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就这些问题对国内知名财税专家马靖昊进行了专访。

  如果一份上市公司财报摆在马靖昊这样的专业人士面前,他会怎么做呢?是将整个报告通览一遍,还是只着重看部分内容?

  “当然要通览一遍。”马靖昊说,首先要先看看半年报的摘要,重点的内容摘要里都有说明,如各种财务指标、收入、利润、毛利率等;其次,要考查财务指标的变化,最重要的指标是销售收入,一方面纵向结合历年变化趋势,判断增长是越来越快还是开始放慢,另一方面横向与行业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是快于行业平均还是慢于行业平均速度,并关注背后的原因。

  马靖昊表示,一家公司要想成为优秀的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是最重要的指标。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毛利率的变化,优秀公司的毛利率必须稳定,稳定提高则更好,而不是大幅下降,毛利率的大幅下降说明公司竞争力下降,这是个危险信号,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最后,还应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有没有钱花”。从财报上看,如果公司没有钱花,赚再多的利润也是没什么用。如果有钱花,又主要来自利润,就是好企业。如果来自于融资,持续的时间又比较长,就可能存在问题。另外,需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的背离程度。当然,还要具体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没有造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造假较难,但也可以人为操作。

  一家优质成长的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必须持续地达到营收增长、净利增长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

  “看报表其实是一个财务分析的过程。”马靖昊说,财务分析主要是关注四个方面:

  第一是资产质量的分析,就是分析资产中有没有水分,资产的含金量是多少。

  第二就是负债的分析,就是负债的真实性以及表外有没有游荡的负债。

  第三是利润的质量分析,分析利润真实的含金量。

  第四就是现金流的分析,分析现金流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借债等等。通过解析这些项目,我们看报表就很清楚了。

  资产方最容易被粉饰业绩

  许多投资者在查阅上市公司财报时,最希望了解的就是这家公司是否粉饰了业绩。问题的关键是:上市公司最容易从财报中的哪些部分动手?如何能从蛛丝马迹中识破?

  对此,马靖昊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要粉饰业绩,最容易从财报中的资产方动手。对于公司而言,资产是自己可以把控的资源,财务报表造假90%以上是发生在资产方。造假很少发生在负债方,因为负债方如果要造假,是要先沟通交流,底下要有债务重组协议配合等,甚至还会引起法律纠纷。

  据介绍,在中国股票市场早期,上市公司多半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应收账款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由于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容易引起关注,长期处理不了,坏账处理则很容易暴露。同时,现金流问题如果没有解决,会造成利润和现金流严重脱节。“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市公司常玩的套路,现在已经不再这么‘愚蠢’地玩了。企业如果在流动资产上做假会很累,时刻得想着如何弥补以前的窟窿,现在是玩升级版的财务造假。”马靖昊说。

  如果一开始就在长期资产上做假,比如企业利用在建工程将资金转出,表现为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然后,再将资金转移到客户账户。最后,客户与企业进行交易,实现资金回笼,营收、利润增加,表现为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入。这种操作将虚增大量长期资产,留下不少资产黑洞,只要做假的当年蒙过去了,以后很难发现问题,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造假可以通过减值将贪腐化作青烟驾鹤西去;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过折旧方式自然而然将黑洞化解于无形。

  用利润来反映盈利能力不但无用,而且误导

  定期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据悉,在这几张表格当中,很多人最为看重的还是利润表,对其他报表的关注度相对不高。对于这样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马靖昊认为这是不对的,这些报表都应该结合起来看。

  马靖昊说,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比如,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一般在不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变动数的情况下,可以简单估算为: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实际上,权责发生制表达的企业盈利就是利润表;收付实现制表达的盈利就是现金流量表。

  “可以这么来讲,现金流量表,进进出出,‘剩’者为王;利润表,赚赚赔赔,‘胜’者为王;资产负债表,增增减减,‘盛’者为王。”马靖昊进一步解释说。

  有观点认为,有些上市公司的在财报中体现出的经营业绩颇为不俗,但是现金流却少得可怜,因此这样的公司存在粉饰财表之嫌。那么这样的观点究竟能否站得住脚呢?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连续几年出现负数,而利润表上的利润很好看时,就可以判断出利润含有‘水分’了,存在粉饰财表之嫌。”马靖昊说,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利润是假利润,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损害企业现金流;没有利润支持的销售是有害销售,销得越多,亏得越大。经营性现金流是销售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这才直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没有现金流支撑的盈利都是浮云,多少公司就是这么倒下的。

  “用利润来反映盈利能力不但无用,而且误导。”马靖昊一针见血地指出,利润反映的只是一种赚钱能力,现实生活中常常就有人看起来赚钱能力很强,可往往却是穷光蛋,要搞清楚他赚钱的真实数量,必须掏他的兜!

  马靖昊还提醒说,经常性损益反映企业持久的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偶发性的特点。所以,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越低,则盈利质量越高;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越高,则盈利质量越低。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有明确的界定,但有些上市公司为了“优化”其经营业绩,可能故意混淆两者的界线,将本应属于非经营性损益定义为经营性损益,这样将净利润减去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就得到粉饰,看这个数据就不能准确地把握该公司的经营现状。

  可通过毛利率判断财报是否造假

  此前,曾有注册会计师告诉记者,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在分析上市公司财报时,毛利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甚至可以通过对毛利率这个指标的分析,判断上市公司财报的真实性。对于这样的观点,马靖昊也表示认同。

  马靖昊说,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判断一家公司的财报是否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实性非常重要。毛利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与行业平均值相差的幅度不大,如果公司毛利率向上波动大,就要具体分析了。要是产品成本正常,主要是靠产品的定价高而导致的高毛利率,那说明产品有品牌、有定价权,要是靠降成本则不太靠谱。一般情况下,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当然垄断行业例外,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所以,毛利率忽高忽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毛利率如同过山车的企业,可能是财务造假造成的现象。

  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毛利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现象呢?马靖昊给出了建议:

  首先,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另外,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竞争力不强,毛利率必然下降。

  另外,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高毛利率而现金循环周期也较高的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企业的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它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企业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而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其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般较小,甚至会出现负值。如果高毛利率与这些特征持续背离,往往意味着它是不真实的,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于毛利率异常的拟IPO企业,一般存在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的现象。”马靖昊告诉记者,因此还应对交易的公允性进行核查,判断交易的商业实质,对商业条款、结算条件、结算时间、与其他正常客户明显不同的异常交易应高度关注,核实异常交易的对手方是否是未披露关联方,是否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行为。

  欣泰电气欺诈发行行为并非无迹可循

  因欺诈发行事件,欣泰电气成为近期A股市场中的热点公司。7月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对欣泰电气欺诈发行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欺诈发行暂停上市后不能恢复上市,创业板无重新上市安排。

  日前,在对马靖昊进行采访时,记者也与他聊到了欣泰电气。“像欣泰电气这种欺诈发行的行为,在其财务报表并不是无迹可循。”

  马靖昊认为,为了盈利而造假的上市公司,其销售收入必然远远高于销售成本和费用,对于这部分差额,在早期造假经验不丰富阶段,一般虚构往来很容易被审计发现;后来,有些上市公司变聪明了,多半采用虚增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以及伪造对外投资手法转出资金,这样用于造假的现金就可以循环使用。

  有些上市公司在造假上是不惜成本的:制作虚假的原料入库单、生产进度表和销售合同等,再将相关的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照章纳税、现金流进行配合,就天衣无缝了。每一笔虚假交易都缴纳增值税,而所形成的利润也都纳税,花费的代价上亿元,真是下了血本。但与IPO的利益相比,这点成本算什么呢?可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对于任何造假的上市公司,通过对现金流的追踪,都是可以查出来的。”马靖昊说,他曾经给过相关监管机构将上市公司打回原形的审计建议:核查企业近三年的所有银行流水,包括发生额和余额都要审计,这样,钱的流动就无处遁形。只要将现金流搞清楚了,基本上任何财务造假都无法遁形。

  治理财务造假需从机制入手

  此前,马靖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欣泰电气通过应收账款虚增利润,是财务报表造假的一种低级手法,审计人员只要对第三方客户稍加核实,即可了解到合同是不是真实、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漏洞非常容易发现。但因为审计机构受雇于董事会来做审计,是甲方乙方的关系,所以不会去直接披露甲方造假。

  马靖昊告诉记者,要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从逻辑上讲,首先得有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机制,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基本上缺失,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上市公司管理层由被审计人变成审计委托人,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完全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上市公司的要求,就是委托人的意愿,事务所必然“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其审计结果便是委托人意志的体现。事务所在审计中,往往会迁就上市公司,甚至发生与其共谋财务造假的行为,这样必然带来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从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虽然对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是由其股东来聘请,但我国的现状是大股东和管理层并没有真正分离。”马靖昊说,在这种背景下,审计聘任制度实质上是逼着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当作一门生意来做的。上市公司是它的客户,审计业务是它的一笔生意,上市公司是甲方,事务所是乙方,到底谁该听谁的,一看就明白。因此,在现行审计聘任制度下,寄希望于CPA铁面无私深查发现财务造假问题是幼稚的,在历史上就没有过。

  马靖昊认为,必须尽快改变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的聘任机制,将事务所的聘任权交到独立的第三方手中。

编辑: 来源:莲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