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个股研报 个股盈利预测 行业研报
碳纤维需求日益增长
近年来,随着碳纤维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已涉及制造航空器机体、发动机以及工业等多个领域。机构预计,未来几年碳纤维材料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到2020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量有望达到16万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90%以上,直径一般为5至7微米。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和其他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质量轻、强度高和弹性模量高的特点,可比传统铝合金结构减重30%,碳纤维以其低密度、高强度和耐高低温等特点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如大型飞机、人造卫星等,所需的碳纤维等级标准相对而言都是最高的。
全球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占比也呈现上升态势。机构预计,到2024年全球总体需求有望达到22万吨。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工业领域,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52%,而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17.55%。工业领域碳纤维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2015年的63.55%逐步提升至81.63%;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在未来几年步入快速发展期。
全球超万亿市场空间,我国增长空间巨大。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碳纤维产能大约1.5万吨,实际产量大约只有3700吨,而2014年我国进口碳纤维大约1.2万吨,其中,近80%依赖于进口,在进口替代方面存在较大市场空间。从市场规模的增长面来看,国外已经成熟运用的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将成为我国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
目前我国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研制、生产以及设备制造的厂家约有百余家。其中,大多是生产体育休闲用品,从事航空航天等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和生产单位有10余家,从事纤维缠绕和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企业40余家。在产品分类方面,我国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T300级碳纤维已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目前实现千吨级产业化;T700级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已建成,产品进入应用考核阶段;T800级碳纤维百吨级线建成并已批量生产,并已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而高强高模型碳纤维M50J的生产技术已经有所突破。
近年来我国对碳纤维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化纤行业重点扶持的新产品,成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研发的热点。随着航空领域和工业领域的需求爆发,国内市场对T700、T800及以上级别的碳纤维需求将急剧上升,碳纤维材料也受到重视,其下游的应用将逐步放开,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有望成为最重要的突破口。(来源:上海证券报)
【个股解析】
碳纤维6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海源机械:复合材料高增长,碳纤维汽车应用落地在望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彭勇 日期:2016-03-02
公司日前公布业绩快报,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7万元,同比下降20.6%;每股收益0.01元,略高于我们预期。受宏观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压机等传统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复合材料模板等新材料业务收入与利润均快速增长,整体实现扭亏为盈。复合材料模板具有安全环保、省工节材等优点,在建筑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收入和利润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轻等优点,是汽车轻量化有效手段。公司增发募资6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装备及生产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并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合作探讨。碳纤维汽车应用有望快速落地,并带动公司业绩爆发。我们预计2016-2017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和0.40元,考虑到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设备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广阔市场前景,给予合理目标价31.10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复合材料模板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复合材料模板具有安全环保、省工节材、高效便捷等优点,是传统木模、钢模的良好替代品,主要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符合国家“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产业政策导向,应用前景广阔,收入和利润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增发募资通过审批,碳纤维汽车应用落地在望。第四阶段油耗限值、碳排放要求和电动车续航里程是国内汽车厂商面临的三大挑战,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轻等优点,是汽车轻量化有效手段。公司增发募资6亿元开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装备及生产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并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合作探讨。碳纤维汽车应用有望快速落地,并带动公司业绩爆发。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碳纤维模压设备及碳纤维车身件市场推广不达预期;2)建材设备市场景气度大幅下行。
估值。
我们预计2016-2017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和0.40元,考虑到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设备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广阔市场前景,给予合理目标价31.10元,维持买入评级。
智慧能源:动力电池业务受益行业新政,发展前景向好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丹丹 日期:2016-02-26
事件要点
2016年2月25日,A股暴跌。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6.41%、7.34%、7.56%,两市近1400股跌停。智慧能源逆市上涨9.94%。我们认为,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为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催化因素。
投资要点
为知名车型供应动力电池,有望受益政策扶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子公司福斯特在国产18650型三元动力电池领域,具有市场先发优势,成功为众泰云100等知名车型供货,品质受验。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国家政策扶持;预计其动力电池组销量将于2016、2017年达到约3万套、5.5万套,成长迅速。
物流车动力电池订单充裕,将受益行业快速发展
除城市公交、出租车外,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环卫、物流领域纳入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范围。参考存量市场的情形,我们判断,该政策将助推我国电动物流车市场快速成长。公司重视电动物流车市场,与精通该市场的恒玖电气于2015年11月27日签订2016年1万组动力电池总价5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计划分两步增发,2016年1月11日完成第一步。我们预计2015~2017年,公司将实现净利润3.81亿元、6.08亿元、8.37亿元,2015年于两步增发前股本下将实现EPS0.19元,对应39倍P/E;如按上限完成两步增发,2016年、2017年将实现摊薄后EPS0.27元、0.37元,对应28倍、20倍P/E.
风险提示
业务发展、增发进展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金发科技:原料价格下跌推动业绩增长,新业务步入收获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顾敏豪日期:2015-11-02
报告关键要素:
受益原油下滑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下跌,公司盈利实现稳步增长。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4.89亿元,同比下滑1.28%,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19.19%。未来油价预计仍将保持低位,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新材料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生物降解塑料、碳纤维等领域有望为公司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同时公司进军供应链金融领域,有望凭借仓储、物理等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成为塑料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军企业,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28元和0.39元,以10月26日收盘价8.38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29.93倍和21.49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事件:
金发科技(600143)发布2015年三季报。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89亿元,同比下滑1.28%,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19.19%,扣非后的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长23.34%,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其中三季度营业收入38.44亿元,同比下滑7.30%,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滑14.07%。
点评:
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业绩增长。公司是国内改性塑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为PP、ABS、PS等石油基树脂,其成本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去年以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今年前三季度,聚丙烯均价同比下跌25.18%,ABS均价同比下跌17.84%,PS均价下跌17.93%。原材料价格下跌带动了公司盈利的提升,前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增长22.20%,净利润增长19.19%。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滑,由于公司产品系列完整,在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销量仍维持增长态势。
从三季度情况来看,公司单季度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滑14.07%。三季度业绩下滑一方面是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公司三季度财务费用为8887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755万元,对三季度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三季度国内汽车产量同比下降8.19%, 对需求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未来改性塑料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国产化程度的提升,公司产品销量有望维持稳定增长,从而带动收入增长。
油价下跌带来盈利能力提升。受益于油价下跌带来的原材价格下滑,公司盈利能力从一季度开始提升。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16.22%,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5.55%,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原油、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总体维持低位,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新材料业务进入收获期,未来空间广阔。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目前已逐步进入收获期。生物降解塑料方面,公司目前拥有3万吨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能,已取得了欧洲、美国、澳洲等国认证,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供应商。国内替代空间同样广阔,仅薄膜就在千万吨级别。公司可降解地膜在耐老化和周期可控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突破,预计将新疆等地实现快速推广。碳纤维材料方面,公司大力发展盈利较高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主开发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14年公司在人才队伍与平台搭建、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建成了年产12000吨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生产能力,开发了多个高性价比热塑复合材料产品。未来公司将重点推动碳纤维在在消费电子、耐压管道、交通运输、汽车等行业的应用,成长空间广阔。
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成立了珠海金发大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进军供应链金融领域。一方面公司利用其分布全国的仓库资源和成熟的物流体系,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仓储服务,并通过线上平台协助买卖,线下物流组织配送。另一方面,利用其丰富的上下游资源和银行资源,为客户供应链金融服务,致力于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和库存质押融资等服务。此外,利用其拥有期货交割仓库和海内外现货渠道的优势,开展仓单串换等场外业务,为客户提供异地提货和标准品串换非标准品的便利,同时提供现货仓储、物流配送和仓单质押等增值服务, 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实现新的盈利模式。通过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资源,公司有望成为塑料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军企业,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28元和0.39元,以10月26日收盘价8.38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29.93倍和21.49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推广进度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涨。
方大炭素:矿石低迷及非经营性损失拖累业绩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鹤涛 日期:2016-02-02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方大炭素发布2015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28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79亿元,同比下降90%,按最新股本计算2015年EPS为0.02元,去年同期为0.16元。据此推算,公司4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0.13亿元,去年同期为-0.60亿元,同比增长121.63%,按最新股本计算,4季度EPS为0.01元,去年同期为-0.03元,3季度为-0.01元。
事件评论
矿石低迷+非经营性损失,全年业绩降幅较大: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是炭素制品,其次是铁矿石采掘。2015年公司业绩整体下滑90%,主要源于矿石业务低迷及非经常支出增加,公司炭素制品业务业绩相对稳定:1)2015年钢铁行业延续低迷,矿价也不断下跌,国内矿石年均价同比下跌35.08%,公司控股子公司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也未满负荷生产,拖累公司整体业绩;2)2015年1季度,公司因诉讼问题被法院划拨款约0.75亿元,并由此产生相应非经营性损失;或因二级市场行情导致公司股票投资亏损,3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0.99亿元,这两项主营业务之外的非经常性损失也是公司全年业绩下滑的重要的原因。
4季度公司业绩同环比均大幅增长,其中,环比业绩增长,或源于3季度投资收益减少较大造成业绩低基数,同比业绩增长,或得益于2014年4季度计提了约0.6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造成同比基数较低,不过这有待于公司年报披露予以确认。
品种结构调整进行中,业绩贡献尚需等待:公司业绩增量主要依赖于募投项目“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和“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
此外,2013年公司通过收购方泰精密和江城碳素两家公司进入炭纤维领域,日前与中科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合作推进核石墨产业化,均有利于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同时,拟收购吉林炭素股权则有助于夯实炭素业务龙头地位。
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02元和0.06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钢国际:海外订单饱满,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海方 日期:2016-03-11
公司是国内冶金工程总包行业龙头之一,由2014年借壳st吉碳上市而来:注入标的物中钢设备2012-2014年收入分别为90、95、1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6、4.7亿元,资产质量优质。
中钢设备2015扣非净利润5.3亿元,完成业绩对赌。中钢设备业绩承诺2014-2016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37、4.79和5.17亿元。
公司上市以来重大国际订单应接不暇,目前在国际重大订单206亿元,为2015年收入的211%;结转至下一年的国内外订单已经超过300亿元:公司积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国装备走出去重大战略机遇,在持续巩固和深度挖掘土耳其、印度等海外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俄罗斯、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成长性市场的开拓力度,海外市场签约额逆势而上,成功签署俄罗斯电解锰、阿尔及利亚短流程综合钢厂、伊朗综合钢厂、印尼热轧搬迁等一批国外重大工程项目,签约合同金额创历史最好成绩,国际化业务布局逐步完善。
非公开发行:向中钢资产等6名特殊对象以14.31元/股募集不超过95.5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目的:1)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营业绩;2)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新业务的注入,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较大。3)随着国内工程服务市场与国际模式逐步接轨,工程总承包运作方式日益多元化,BOT、BOO、BOOT等业务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这些运营模式均要求总承包商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公司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切入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技术团队展开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技术合作,合资成立了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应用最先进的金属3D打印技术,为公司开拓航空、航天,以及高铁、核电装备的高端零部件和工模具制造业务提供切入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假设1)公司非公开发行在2016年顺利完成;2)由于年报显示收入占比70%的国内工程毛利率为11%,而海外工程毛利率为21.8%,随着海外工程进入集中结算期,公司复合毛利率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17.6、23.9、30.3亿元,实现EPS分别为1.13、1.67和2.19元,对应PE分别为11、7、和5倍,估值较低,基于目前增发价格倒挂16%,6名增发对象已经确定,公司订单饱满,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宁波华翔:短期业绩承压,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彭勇 日期:2016-03-01
公司日前公布业绩快报,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13.9%;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58.2%;每股收益0.41元,略低于我们预期。公司收入同比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乘用车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公司产品销量快速回升,以及新客户拓展有力。公司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德国华翔受产品质量影响,全年经营亏损近4亿元。
乘用车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2016年全年实施,预计乘用车有望实现双位增长,公司主要客户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有望实现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公司业绩稳步提升。德国华翔2015年亏损严重,公司将采取措施并重组德国业务,有望早日扭亏为盈,并对公司整体业绩带来巨大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5元和1.72元,考虑公司汽车电子、新材料等业务的发展前景,给予公司2017年16倍市盈率,合理目标价为27.90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小排量减税刺激乘用车销量有望双位增长,公司将持续受益。乘用车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2016年全年实施,预计乘用车有望实现双位增长,公司主要客户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市场地位稳固,销量快速增长将带动公司业绩稳步提升。
德国华翔有望逐步扭亏,带动整体业绩快速回升。德国华翔2015年经营亏损近4亿元,公司将采取措施并重组德国业务,有望早日扭亏为盈,并对公司整体业绩带来巨大提升。
资产注入提高股比,迎来全新发展阶段。公司日前公告正筹划以发行股份购买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的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100%股权(已签署框架协议)等资产。资产注入将提高控制人股比,为后续外延扩张创造良好条件,公司也将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德国华翔扭亏低于预期;2)公司新业务如汽车电子等发展低于预期。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5元和1.72元,考虑公司汽车电子、新材料等业务的发展前景,给予公司2017年16倍市盈率,合理目标价为27.90元,维持买入评级。(来源: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