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定军 特约记者 赵凯 北京报道
尽管成为很多地区2015年经济的“救命稻草”,但是第三产业从劳动生产率上来说,表现并不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5年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6.6%。2014年,这一数字为7%,2012年、2013年则为7.3%。劳动生产率增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理论室主任刘霞辉指出,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看,各国劳动生产率与GDP增速基本一致。中国要确保一定的经济增速,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唯一的可行途径。“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每个劳动力能创造的价值增加,国家财富才能持续增长。”
据刘霞辉表示,第三产业生产效率只有工业的70%左右,这在整体上拉低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
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测算,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以2010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近年来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已经持续多年下降,同期GDP增速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比如2012、2013年经济增速为7.7%,2014、2015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3%、6.9%。也就是说,实际经济增速略低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约0.3-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未公布2011年以及之前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世界银行曾测算,更早的时候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波动比较大,一度达到过2位数,2003年达到10%以上。
亚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劳动生产率有不同的算法,不过不管用哪一个算法,都呈现整体下降的态势,这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势一致。
全要素生产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考虑到了技术进步,以及资本投入等。但是目前中国的要素投入增速也在放慢,这些都对经济增速有所影响。
下一步,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势头需要尽快遏制,这关系到2020年(十三五末)全面小康指标的完成。
根据目标,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需要比2010年翻番,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需要年均经济增速达到6.5%以上。
实际情况更可能严重一些。不少专家测算认为,到2017年中国劳动力人数将达到顶峰,此后开始持续下降。在劳动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人数减少,使得GDP总量增速会持续放慢。
北大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认为,要确保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需要各个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这需要各个部门加快创新的步伐,一些能创造高增加值的部门,需要优先发展。
第三产业仍有提升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中国劳动生产率下降,与工业放慢,服务业占比增加有关。
“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快,但是服务业生产效率比工业要低。这是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仍需要大力发展一定的工业。”亚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
刘霞辉则表示,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快,尽管第三产业也并不是没有高生产率的部门,比如文化、教育、医疗、金融、科研等产业,但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机制上没有市场化,劳动力就算进入,也无法起到拉动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他建议,下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设计合理的制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使经济发展具有后劲。
同时,中国工业仍然要保持一定发展,尤其是解决好现在面临的劳动力问题。
首先,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下降,更少进入城市,这是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2月29日公布的2015年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相比过去之前几年的5%的增速,呈现下降的态势。
此外,近年来,全国制造业工资在快速增长,这使得大量的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很多海外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很多。
“一些高技术行业需要得到支持,大量使用机器人也是个路子。”蔡志洲说。
作者:定军 赵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