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间,宝泰隆(601011)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自1月29日起减持公司股份。
公告显示,2016年1月29日、2月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交易系统,分别减持了315.125万股和300万股,减持平均价格为6.323元/股,剩余730万股拟计划于本周内减持完毕。
事情还需要追溯到2015年7月。当时,为稳定股价及投资者信息,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焦云、孙明君、马庆、焦贵金、宋希祥、常万昌、焦岩岩、王维舟、秦怀)共同筹资7500万元,委托太平洋证券以收益互换方式,于2015年7月21日至28日期间,在二级市场以13.939元/股的均价购买了公司股份538.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8%。
当时,宝泰隆公告称,增持人承诺自购入股票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如今六个月时间转瞬即逝,于是董监高们选择减持手中股份。
尽管公告强调:“本次减持行为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若干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6]1 号)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上证发〔2016〕5 号)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公司已按照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将在本次减持行为完成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不过,投资者们并不买账,东方财富的股吧里骂声一片,指责董监高们此时减持,对投资者信心带来新的冲击。
也有细心的网友指出,为什么2015年增持的538.05万股,到如今减持的时候翻倍至逾一千万股?
原来,是公司在2015年9月28日曾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分红方案,转增后增持部分的股份变为1345.125万股,不过,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没有改变,仍然是0.98%。
近来,市场上关于大股东减持的新闻不绝于耳,对减持是否违规的质疑也随之甚嚣尘上。1月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要求大股东、董监高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而宝泰隆此次减持的股份总数,占总股本的0.98%,刚好躲过了规定的警戒线。
澎湃新闻记者计算了一下,去年增持时,董监高们付出的成本共计为7499.88万元,而此轮减持,若以目前的平均价格计算,则可以套现8505.23万元。如此一来,董高监们还是进账了1005.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