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702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9619.3亿元人民币,折合1459.6亿美元,同比增长53.3%。另据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Dealogic)的统计数据,前三季度中国跨境并购总额1739亿美元,同比增长68%。这意味着,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近年来,跨境并购成为中国并购市场持续的热点,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格局。与此同时,洪崎提醒,必须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稳定,成熟市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复苏缓慢,新兴市场遭遇挑战,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范围内似乎出现了一种“反全球化”的浪潮。
对此,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亦表赞同。霍建国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海外投资兼并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企业要关注并学会把握和驾驭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同时要制定完整的投资计划,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资目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并对这些发展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以避免大规模投资后经济形势逆转带来的严重损失。
尽管今年中国海外并购发展迅猛,但也有不少与会人士指出,参与跨境并购的中国企业应注意练好“内功”,把控并购节奏,“蹄疾还得步稳”,切忌一哄而上。在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看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许不缺钱,但是缺经验,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企业更要正视这一点并努力改进。“大部分企业第一次到海外并购,项目经验是非常缺乏的。所谓项目经验包括企业去搜索目标、设计交易结构、交易条款、估值、净值调查、谈判、审批流程等等一系列流程方面,中国企业总体来说经验是非常缺乏的。”
而企业练好这些内功的基础是人才储备,在跨出国门之前,要广纳“国际化”人才。胡祖六指出,必要的人才储备,并购本身至少从对资本市场基本的操作经验、对净值调查能力,更重要的是并购之后怎么去整合,就需要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团队,你是不是有,买回来怎么办。
对此,中投公司原副董事长高西庆亦持相同意见。高西庆表示,国际环境固然直接影响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但跟外因相比,中国企业内部机制的调整显得更为急迫和重要。“除了在经验上、文化上、人才上、机制上有所调整之外,呼吁我们整个机制要朝着能够真的让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才会真的有前途。”
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毓则认为,作为参与海外并购的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形成差异化、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致胜的关键。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并购整合中的角色,发挥在资金、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优势,以融资安排为抓手,开创原创性的并购交易,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拓展对并购客户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利用商业银行在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与优质企业共同发展的核心“朋友圈”,将商业银行融资风险控制与企业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