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起薪是22K,即两万两千台币,而且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太好。
之所以用“管窥”入题,是因为本文的感受与判断所依据的信息,来自于我和妻子今年7月短短九天的台湾之旅,缺乏周全的社会调查。写成小文,意在给关注台湾就业市场薪酬状况的内地人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在台北街头,我留意到一些招聘广告,比如一些餐厅,其招聘服务员的广告,给出的薪酬是月薪2.5万台币左右(折合人民币约5400元),一些房地产中介公司,其招聘置业顾问与经理的广告,给出的月薪是7万到15万台币之间(折合人民币约1.5万元-3.2万元)。至于是否包吃住,是否有“五险一金”之类的社会保障,由于行程匆忙,我来不及去打听。
机缘凑巧,在台北坐地铁时,有两个找工作的大学生(至于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不好说)刚好站在我和妻子旁边,这两人为工作和薪酬的事情交流半天,因为隔得近,他们的谈话我听得字字分明。其中一位(姑且称为甲)说,自己刚刚通过一家公司的面试,即将进入试用期。另一位(姑且称为乙)问:薪水是多少?甲回答:第一年,每个月的薪水在两万八到三万三(折合成人民币为6000—7100元)。乙一脸羡慕地说:哇!那很不错嘛。甲微笑,看得出,他也挺满意的。
台北的房价之高,世界闻名。据我在台北旅游期间的调查,当地的房价,高的每平方米80多万台币(折合人民币17万多元),低的每平方米19万台币(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与之相应,台北的房租也很高。不过,台北的饮、食、穿、行价格不算高,以我这个深圳人的视角看,在台北,超市中的小商品与平民餐馆里的食物,以同等的规格与分量计,其价格要比深圳的便宜20%以上。综合房价、房租与普通物价考虑,两万八到三万三之间的台币月薪,在台北生活也是比较吃紧的。
在台北士林区参观一所中学时,我主动和学校的男保安搭讪。这位保安对我很友好,也很健谈。他告诉我,除了当保安,他还谋了另外一份工作。我试探着问他是否介意透露一下自己的收入,他很爽快地告诉我,两份工加起来,他每月能挣5万5千台币(约合人民币1.18万元),而他的学历是高中毕业。我接着他的话头说,“那你的收入比很多大学生都高啊。”他表示认同,并告诉我,在台湾,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起薪是22K,即两万两千台币,而且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太好。
说到22K,得提一提台湾的“22K计划”。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减少失业,台湾教育部门推出“大专毕业生到企业职场实习方案”,每人每月薪资2.2万元台币,为期1年,名额共3.4万人。然而,随着台湾当局给予的补助结束,这批受惠者又没了工作,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此后,22K就成为企业向职场新人开出的行情价,起薪也一直“起”不来了。近年来,岛内新人的平均薪资水准在23K至27K之间,但是这个“22K计划”一出炉,最直接的效应是,企业对大学应届生的起薪都开始向这个数字靠拢。在心理学上,这属于“锚定效应”。随便一位中学的保安,都知道这个22K,可见“22K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台湾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魔咒”。
在台湾打的(当地称为坐计程车),我也试探着和司机们聊聊他们的收入。对此,台湾司机们大多不避讳。我了解的情况是,在台北、九份等经济发达或旅游业繁荣的城市,的士司机的收入较高,月薪6万台币左右(约合人民币1.29万元);在高雄等经济不景气的城市,的士司机的收入较低,月薪两万台币(折合人民币4400元)是普遍情况。相对于内地城市,台湾的的士司机大龄者多。在九份,我就碰到一位62岁的计程车司机,他说自己打算一直开到65岁退休。我花了2000台币包车,请这位老司机把我和妻子从九份拉到台北,途中顺便看看几个景点。一路上,这位老司机给我们讲了不少台湾的掌故,并提到他的儿子刚刚考上台湾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言谈间颇为自豪。我和妻子向他表示祝贺。看得出,这位性格乐观的老司机觉得儿子前程似锦,并不为儿子将来的就业问题担忧。也许到了他儿子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台湾的经济走出低谷,再度雄起,而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原标题:台湾地区就业市场薪酬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