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列新能源悬挂式空中列车成功挂线
30日上午,由西南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国内首条新能源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试验线在成都亮相,首列新能源悬挂式空中列车成功挂线。
据新华社消息,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是该项目的总设计师。他表示,相关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创新。
据悉,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与高架轻轨或骑座式单轨不同,不是将路面轨道整个抬入空中,而是由钢铁或水泥支柱将轨道支撑在空中,列车以悬挂的方式运行。类似的交通方式其他国家有所运用。
此次亮相的试验线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中唐空铁产业园。根据规划,整条试验线全长为1.25公里,涵盖缓坡、弯道、车站、充电站等多种路况和设施,满足整个系统试验所需。目前试验线已建成约300米左右的轨道。当日挂线成功并进行了短距离试跑。
记者在现场看到,悬挂式空中列车车厢及内饰和常见的地铁、轻轨等公共轨道交通列车相似。但在运行时,由于悬挂在空中,列车上的大玻璃窗为乘客提供了很好的城市景观俯瞰视角。工程师介绍,该车设计时速为60公里,单节车厢定员120人。
翟婉明表示,该系统集成了轨道交通领域若干相关成熟技术,并且创造性地将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牵引动力,在世界上属于首创。由于具备绿色环保、占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建造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该系统将来可为城市公共交通和景区交通接驳提供新的选项。
投资标的
杉杉股份: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行业龙头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韩启明撰写日期:2016-09-20
投资要点:
服装起家的锂电材料龙头,下注新能源车值得期待。公司是A股首家服装类上市公司,2001年开始涉足锂电池材料领域。近年来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成长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锂电材料综合性龙头。今年年初,公司定增募集34.28亿元继续加码新能源市场、正极材料子公司杉杉能源正式挂牌新三板,公司目前正筹划将服装和融资租赁业务分拆到H股上市。公司善于抓住战略转型机遇,大股东郑永刚资本市场操作经验丰富,目前在手资金充沛,转型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锂电池材料绝对龙头,扩产驱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公司正极材料的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负极人造石墨产销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电解液国内前五。公司看好下游新能源汽车发展,积极扩张锂电材料产能,15年底正极材料产能2.8万吨,预计16、17、18年分别达到3万吨、5万吨、6万吨;负极目前产能1.5万吨,15年募投3.5万吨负极项目将于16年下半年投产;电解液方面通过技改持续提升生产能力。公司产能规模有望持续领跑业界,成本优势将继续凸显,下游客户资源优质,未来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
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打造两大闭环体系。公司作为锂电池材料龙头,切入下游Pack和动力总成系统,未来希望开展锂电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打造材料闭环并形成循环经济,降低公司产品成本。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整合外部资源,进入新能源汽车运维领域,开展整车制造、车辆运维,打造新能源车运营闭环。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认可度、保有量上升,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市场有望爆发,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完成定增后在手现金充足,材料扩产与运营放量齐头并进。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9、8.15、11.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73和0.99元/股,目前股价对应16-18年PE为36倍、21倍、16倍。我们将公司市值拆分为锂电材料、新能源汽车、金融股权以及服装四个板块,分别给予175.4亿、51亿、35.6亿、7.5亿市值,得出公司整体市值目标约为270亿,目前市值相对低估,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处于发展初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鼎汉技术:聚焦轨交行业 夯实优势地位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分析师:关健鑫,胡申,单丹,钟惠撰写日期:2016-08-05
本期内容提要:
鼎汉技术:致力于打造“地面+车辆”系列平台。鼎汉技术是一家从事轨道交通各类电气及其自动化系统等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轨道交通车辆、电务、工务、供电、运营等专业领域,成为综合轨道交通设备供应商。
轨道交通行业顺应国家战略,前景乐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并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轨道交通行业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享受政策红利,与之相伴随的电气、系统等设备的生产销售需求量巨大。发展前景乐观。
加快战略布局,寻求新突破。公司实现了从地面设备供应商向车辆核心部件供应商的战略转型, 不仅提高了公司综合毛利率,而且拓展了百亿级市场空间。公司外延式扩张的方向优先面向车辆市场,先后收购了中车有限、参股奇辉电子等公司,继续保持并增强公司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以及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34亿元、19.94亿元和24.9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4.41亿元和5.59亿元,按当前股本计算,对应EPS 分别为0.57元、0.83元和1.06元。由于鼎汉技术传统业务发展稳健,“地面到车辆”战略稳步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 公司获取大订单;外延式扩张步伐加快。
风险因素:并购整合风险;全国铁路投资下降风险;动车组招标增速下降的风险。
杭萧钢构: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加速,技术授权高增长持续验证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分析师:夏天,宋易潞撰写日期:2016-09-22
事项:公司公告与山东东营邦润签署钢结构住宅体系合作协议:邦润向公司支付3200万元技术使用费,并按照承接钢结构住宅项目的建筑面积支付8元/平米的费用,公司出资1000万元占股20%与合作方等共同投资钢构公司。
创新模式签单加速,三季报及全年业绩将持续验证。公司公告目前累计签订技术授权协议26单,其中今年以来签16单,贡献收入5.32亿元,毛利率约85%,带来盈利高弹性。公司上半年收入16.99亿元,同增13.51%,其中技术授权费收入4亿;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增683.03%,超市场预期。我们判断公司全年有望签约25-30单,三季度及全年业绩高增长持续验证。
国常会力推装配式建筑,密集政策推动行业加速:国常会决定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对地方政府及开发商行为偏好形成影响,后续各地将陆续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供地比例等支持政策,对行业形成持续利好。据测算目前装配式建筑占比不足5%,按国务院10年内达新建建筑30%的要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短期跑马圈地,中长期打造技术生态圈。公司近几年全国布局,对合作方划定区域限制,未来形成统一标准后可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及服务、增强粘性。过往合同约定公司按照合作方开发面积收取5-8元每平米的技术服务费,并参股10-30%与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钢构厂,截至中报已成立12家联营工厂,其中新疆工厂已开工23万方的钢结构住宅项目,预计后续公司收取服务费及分享钢构厂投资收益亦将贡献稳定利润。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建筑产业化推广中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分享的技术红利,预计公司2016/2017/2018年盈利分别为4.43/5.98/7.96亿元,EPS分别为0.39/0.53/0.71元(增发摊薄),给予12.6元目标价,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建筑产业化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精工钢构:绿色集成建筑有望加速推广,海外项目扬帆起航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分析师:王胜撰写日期:2016-08-31
受2015年订单下滑影响,公司16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6.2%,略低于我们的预期(-20%).2016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下滑2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滑26.2%,其中二季度单季收入12.1亿,同比下滑29.3%,单季净利润0.61亿,同比下滑25.6%。
公司综合业务毛利率16.94%,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但期间费用率上升1.85个百分点,致使公司净利率下滑0.28个百分点。2016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1.8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0.48和1.1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公司费用减少低于收入下滑速度,由于此前低息债务置换及获得汇兑收益,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9%,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公司净利率同比下滑0.28个百分点。
公司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现金支出减少,使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多流入1.76亿元,收现比大幅增加,现金回款情况好转。2016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9亿元,较2015H1多流入1.76亿元,收现比123.3%,较去年大幅提升26.5个百分点,付现比112.9%,较去年提升23.6个百分点,现金回款情况大幅好转。
借助交通、文体产业的发展机遇以及一带一路等方面的政策东风,公司2016年上半年新签业务同比增长56.28%。公司2016H1累计承接新业务39.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28%,主要源于公共建筑及商业建筑板块的业务提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4和8.19亿元,同比增长144%和220%。
1)钢结构企业受益于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公司GBS集成建筑企业有望快速得到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国家大力鼓励。
公司自主研发预制装配式GBS多层钢结构集成建筑系统,目前公司的绿色集成建筑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加速,将尽快建成投产。公司采用绿色集成建筑系统承建的浙江省最大的装配式公共建筑试点工程——梅山江商务楼A区、B区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同时部分绿色集成项目在跟踪洽谈中。未来在技术、市场推广、资金、产能的配备下,公司绿色集成业务有望得到快速推广。2)紧跟一带一路政策,加大海外业务布局。公司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运用“技术+品牌”模式积极开拓沿线海外市场,2016年以来先后承接了香港旅检大楼、阿斯塔纳国际机场等海外项,“一带一路”是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重要机遇,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加码可期。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2.10亿/2.42亿/2.78亿,对应增速10%/15%/15%,对应PE31X/27X/2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