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浠 深圳报道
“确保注册审核工作平稳对接、顺利启动”、“推出创业板企业专门层次”、“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承接中小市值中概股回归”、“积极争取‘深港通’尽快启动”……深交所的2016年,让市场充满期待。
2015年12月30日,深交所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研究审议理事会2016年工作思路以及深交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安排》、《产品业务创新发展规划(2016-2020)》。
2015年12月31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深交所第三届理事会会议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十三五”规划在深交所层面的微观呈现。上述会议要求持续推进的几方面重点工作中,蕴含着颇多亮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在深交所“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承接中小市值中概股回归”等举动背后,是沪深两大交易所在定位上微妙的变化——各自完善多层次市场,在双方竞争格局上更加全面,也更加市场化。
三点重中之重
上述会议要求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有六大方面:完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创新发展,丰富深市特色场内产品体系;加快跨境合作,在更高起点推进市场双向开放互通;加强一线监管,转型提升自律监管体制机制;拓展平台渠道,积极培育市场长期成长动力;加强自身管理与建设,持续打造深交所核心竞争力。
2015年12月31日,一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六大方面重点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是三点——注册制、“创业板单独层次”以及“深港通”。
关于资本市场改革最核心的注册制,上述会议的表述是——贯彻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各项要求,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审核机制,配足配强审核团队,满足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不同类型企业审核需要,确保注册审核工作平稳对接、顺利启动。
其中,“创业板单独层次”再一次得到明确。
上述会议指出,增强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供给,全面落实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出创业板企业专门层次,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大幅提升创业板包容性,为尚未盈利、特殊股权架构等企业顺利上市融资奠定基础,为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创造更好条件。
一位资深资本市场人士对记者解读称,“为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创造更好条件”这一表述,比以往对转板的说法要更淡化一些,逻辑也有些变化。
2014年10月,证监会《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将推动在创业板设立专门的层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而深交所此前在2015全年工作重点中,则提出,“推动新三板与创业板转板试点”。
“深交所的提法更强调‘创业板单独层次’本身的独立性。”前述资深资本市场人士称。
在“加快跨境合作,在更高起点推进市场双向开放互通”问题上,上述会议重点提出,积极争取“深港通”尽快启动。
2015年12月份,一位港交所中层管理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深交所、港交所对于“深港通”的前期准备已万事俱备,现在就等政策东风了。
15年来首提“恢复主板IPO发行”
最吸引市场关注的,无疑是上述会议“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的提法。
上述会议指出,深交所将降低直接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升级重组,构建产业新体系和发展新机制,壮大主板、中小企业板。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培育更多市场化蓝筹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板,发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平台作用,承接中小市值中概股回归。
前述接近深交所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交所“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此前在小范围内提过,但如此公开对外,这是第一次。
回溯历史,深交所主板IPO发行已停了15年。以“筹建创业板市场”之名,从2000年9月起,深交所在三年多时间里暂停了新股上市业务,所有新发行的上市公司新股业务全部转到上交所。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2000年时,深交所主板暂停IPO并没实际的文件,深交所想恢复主板IPO,让交易所板块层次更丰富,一直在争取,现在条件也相对成熟了。
上述会议颇有亮点的提法还包括——“完善中小企业板,发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平台作用,承接中小市值中概股回归”。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承接中概股回归,是沪深两大交易所都想做的事情。深交所承接中概股回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PO,一种是借壳上市。中概股IPO主要是在创业板及其单独层次上市。由于创业板规定不能借壳上市,所以中概股借壳上市就得在主板或者中小板。
这已有案例。譬如,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002558,股吧)(002558.SZ),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002027,股吧)(002027.SZ)。
另一个此前罕见的提法是,前述会议称,“积极推进交易制度改革,探索不同市值股票差异化交易机制。”
“探索不同市值股票差异化交易机制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前述接近深交所的人士告诉记者,大体的思路是,由于是多层次市场,要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上市公司群体,有配套的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包括交易机制。譬如,在合适的层次上,对于涨跌停的限制是否可以有另外的规定,都可以探讨。
两大交易所全方位竞争
随着沪深两大交易所的发展,两者间的竞争越来越直接。
“2000年以来,高层对于沪深交易所的定位开始比较明确,上交所侧重大蓝筹企业,深交所侧重中小创新型企业,但界限现在已越来越模糊。”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
2004年5月,中小板设立,这一年开始,区别企业到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划分线为公开发行1亿股。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板,算上创业板,沪深交易所在上市审核通道中实际比例是1:3。
2010年11月开始,沪深两大交易所在IPO企业资源上形成了新的默契:IPO融资股本在8000万股以上的,原则上在上交所上市,5000万股以下的,原则上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而融资股本在5000万-8000万股的拟上市公司,由发行企业自主选择。金融类上市公司则按4亿股为“分水岭”。
默契最终在2014年打破。
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数据显示,2013年,沪市A股交易金额为228,008.85亿元,深市A股交易金额236,039.09亿元。这是中小企业上市作为主流大发展的十年。相比2004年,2013年沪深交易所竞争格局有了明显变化;过去近十年,上交所的发展速度显然不如深交所。
2014年3月份,规则发生变化,证监会称,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由此,原本仅属于深交所的IPO融资股本在5000万股以下的拟上市企业资源,成为沪深交易所的必争之地;此外,按照均衡安排沪、深交易所首发企业家数的原则安排审核进程,沪深交易所在上市审核通道中的比例基本改为1:1。
“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市场。”此前的2014年4月,一位华南资深投行人士曾如此描述沪深两大交易所在抢夺上市企业资源上的“战况”。
对应于创业板,上交所也有增量布局。
2014年两会期间,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对外表示,上交所正在研究推动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服务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
2015年12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国务院政策例行会上表示,2016年战略新兴板一定要推出。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上交所正在加紧完善具体建设方案,草拟各项业务规则,同时进行相关技术系统的开发工作。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对于中小创新企业资源,战略新兴板实际上与创业板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包括在承接中概股回归上,战略新兴板是上交所重要的棋子。
上述人士分析,深交所争取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尽管现在未上市的大蓝筹资源远不如中小创新企业资源丰富,但也能让两个交易所在竞争格局上更全面,也更市场化。另外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板与深交所创业板单独层次的后续推出形成的竞争格局,很有看点。
“沪深两大交易所各自完善多层次市场,实现全面竞争,未尝不是好事。”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邮箱:chenxich@foxmail。com)
(责任编辑:李振梁 H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