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领衔国际投行唱多A股 富达投资满仓杀入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高盛领衔国际投行唱多A股 富达投资满仓杀入

加入日期:2015-7-13 8:30:31

  导读:
  高盛领衔国际投行唱多A股 富达投资满仓杀入
  外资去而复返 两周买入1100亿中国ETF
  备战A股史上最强保卫战 公募84份自购计划曝建仓目标

  高盛领衔国际投行唱多A股 富达投资满仓杀入
  上周对全球的A股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关键一役。不仅A股终得拨云见日,此前一度唱空A股的国际投行,也开始“空翻多”,“A股无泡沫”、“已满仓杀入”诸如此类的观点开始大量涌现。
  正如硬币有两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A股下一步走势,也有外资机构提醒投资者,时刻关注A股流动性和去杠杆进展。
  机构出现“空翻多”
  在A股这轮大幅调整中,国际投行高盛是首个唱多中国的外资机构。7月6日,高盛公开称,对中国股市的看法乐观,未来6~12个月间会有较大力度的金融、财政和国企改革,经济基本面环比将好转。高盛预测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位为5000点。
  真是一呼百应。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宏观经济主管高挺在7月8日发表讲话称,中国的银行近200万亿元资产,接近股市的可能才1万~2万亿元,中国股市目前市场较恐慌,但系统性风险较小。
  汇丰发表观点称,将沪指和沪深300指数到今年底目标分别上调至4000点和4200点,并将A股评级由减持上调至中性。
  除了大型机构外,一些嗅觉灵敏的海外投资机构如Columbia Threadneedle也注意到跌出来的机会。该公司驻新加坡亚洲股票业务主管Ng SooNam就表示,尽管中国股市大跌,但基本面未变,投资者应借机抄底。杠杆交易放大了中国股市的跌势,不过,政府已采取了稳定市场的措施,中国企业也可能准备好回购股票。“我们在有选择地买入一些股票,”
  大型基金加入多方阵营
  继高盛之后,上周五(7月10日)富达投资(Fidelity)又加入了唱多A股的阵营。并表示,中国股票在经历了二十年来最严重抛售后目前正是一个买点。
  “考虑到基本面,我们信心十足,”富达投资驻香港基金经理Robert Bao表示,“我们已经满仓杀入。我们有信心,在下半年将会看到一些经济复苏的迹象。这将利好工业企业,而港股中小型公司看上去同样充满吸引力。
  富达此举恰恰回应了由国际投行高盛率先吹响的号角。Robert Bao认为,尽管A股经历连续四周的下跌,接近4万亿美元的市值损失,但对企业盈利能力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影响有限。政府为稳定市场所做出的努力避免了风险蔓延至更广泛的金融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种种迹象显示,外国投资者预期A股最艰难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追踪A股的德意志银行X-trackers Harvest CSI 300指数ETF,于纽约时间上周四录得20%的涨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奥利弗·布兰查德也在上周五表示,中国股市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插曲,并非经济基本面的反映。
  关注市场流动性和去杠杆
  最近一周时间以来,中国监管层几乎每日推出救市方案,这些措施包括了暂缓IPO、限制高管减持等。
  尽管市场听到不少积极的声音,但对于A股未来走向,机构间仍存分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接下来影响A股表现的众多因素中,外资重点关注去杠杆和流动性两项指标。
  “在未来的数月,一旦政府开始回撤流动性支持措施,股市还有很大可能再度走低,”在上周五的电话会议中,美国银行的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大卫·崔表示,除非政府持续出手将股市推高,否则杠杆下的卖空压力很有可能“持续存在”。
  而瑞银证券最近发布策略研报称,A股已回到现实,并回归价值。其分析指出,去杠杆已进入第二波,从高杠杆的配资蔓延到较低杠杆的两融。近三日A股两市的融资余额在以每天1400亿~1700亿元减少(此前一周是300亿~400亿元)。
  瑞银提醒称,去杠杆产生连锁反应还在发酵,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的预期在变化,并波及非杠杆资金离场。即使市场企稳,公募基金也在遭到投资者的赎回(在市场反弹的6月25日,偏股基金却出现大额的净赎回)。国内公募严重超配于创业板等中小股票(超配比例达到20%)。在快速下跌情形中,基金持有的这些股票面临流动性不足,最终转而卖出流动性较好的蓝筹股票。公募基金若遭到赎回,市场或还有最后一跌。
  至于市场还有多少下行空间,瑞银认为,A股泡沫主要集中在除金融行业以外的行业,从PE出发,如果最终回归中枢,估算市场还有10%~15%的下行空间(沪深300)。(每日经济新闻 孙宇婷)



  外资去而复返 两周买入1100亿中国ETF
  在A股本轮长达数周的调整中,深度参与投资的外资机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记者注意到,一众外资投行由大跌期间的全面看空在上周突然翻多。在高盛的领衔下,大小机构纷纷开始看好A股后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收集数据和机构策略观点,从具有专业投资经验的外资机构的角度,为投资者一解A股风云。
  A股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迎来报复性反弹,并出现千股涨停的奇观。追踪外资资金流向的数据提供商EPFR搜集数据显示,在本轮A股调整中,外资携前期盈利成功提前出逃,并于近期陆续返回A股开始大肆扫货,数据显示,近两周外资总计投入179亿美元(1109.8亿人民币)买入中国ETF。
  另外,据内部交易数据提供商2iQ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得益于近期中国企业高管不断增持的举措,内部交易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传递出股市看涨的信号。
  外资精准逃顶并抄底
  基金追踪机构EPFR发布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反映了外资对短期内市场波动的预判,资金的进出往往和随后市场涨跌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这一次外资在A股调整中的表现就是一个例证。6月12日,沪指创下7年半新高,以5166点收盘,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A股在随后迎来一轮深度调整,不足四周时间,沪指跌幅超3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EPFR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10日的一周里,新兴市场基金资金流出总量达93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71亿美元资金流出了跟踪中国股市的基金。而此前三周中国股票则出现了强劲的资金流入,5月最后一周甚至创下了流入46亿美元的纪录。这些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已获利并成功逃顶。
  截至6月17日的一周时间里,追踪中国股票的基金继续外流,规模达到21亿美元。算上此前一周,两周时间内外流资金的规模达92亿美元。
  不过,这种局面在近期发生了逆转。从6月19日起,购买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呈现回升趋势,如今已连续两周呈流入局面。
  EPFR数据显示,7月1日当周,约49亿美元资金流入了中国ETF,暗示着海外投资者正在逢低吸纳;截至7月8日当周,流入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规模达到130亿美元,规模创纪录。7月8日是A股市场这轮调整的最后一天,当日千股跌停,上千家上市公司停牌。
  正所谓绝处逢生,7月9日、10日两天,A股跌停个股纷纷绝地反弹,大盘连续两日收涨。显然,提前介入的海外资金又一次成功抄底。
  公司高管擅长确认底部
  除了外资资金流变动情况外,企业高管增减持情况也是一个判断市场不错的参考指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来自内部交易数据提供商2iQ Research的报告显示,追踪中国企业高管交易自家公司股票动态的一项比率数据显示,企业高管看涨自家公司股票的程度达到了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2iQ Research研究覆盖全球1万2000多只股票。该机构搜集的数据显示,内部人士买/卖比率过去一周(7月第一周)升至4.3,买入量占总交易量比例已升至大约70%。而就在市场触顶前的5月份,公司高管以抛售为主,买入/卖出比率降至0.02,6月抛售还在持续。2006年以来,上述比率的月度均值为0.7。2008年10月,该比率曾升至8.8,上证综指在随后9个月里几乎翻了一番。
  2iQ执行合伙人Patrick Hable表示,看上去中国企业内部人士看到了买入机会。该数据逆势传递出看涨信号。从历史上看,公司高管很擅长确认底部。
  数据显示,7月6日~7月9日,两市就有151家上市公司获得重要股东增持,增持金额合计达59亿元。也就是说,在上一周,内部人士买/卖比率较7月第一周进一步上升。显示出底部信号愈发明确。
  美银美林在7月8日的策略报告中表示,美银美林全球广度规则(Global Breadth Rule)已触发买入信号,因为全球多数股市跌破200天和50天移动均线,显示风险资产逆势看涨。平均而言,全球股市在买入信号发出后的三个月会上涨6.5%;此外,该行提醒,近期希腊公投结束,建议增加风险敞口。(每日经济新闻 孙宇婷)



  备战A股史上最强保卫战 公募84份自购计划曝建仓目标
  上周,力度罕见的多部门联合护盘,使得A股在最后两个交易日实现惊天反转。市场主力之一的银行、券商、上市公司、公募、私募等机构,也纷纷展开了提供流动性支持、增持、自购旗下基金等手段来共同维护市场稳定,这一来自多层面的护盘行动堪称史上最强A股保卫战。
  其中,公募基金启动了亿元购基计划,券商、基金子公司等机构也竞相成立资管产品,为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提供便利。在这一片买买买之声中,普通投资者又能寻得哪些投资良机呢?且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
  7月4日以来,公募基金联手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自购浪潮。据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84家基金公司准备出资26.87亿元,积极申购旗下的偏股型基金。
  自掏真金白银,且购买产品锁定1年甚至3年,基金公司自然要从中长期角度来考虑投入产出比,那么这84家基金公司的自购计划中,有哪些产品值得投资者关注甚至跟随?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又在扫货哪类产品呢?经过深入调查和梳理,《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公众号:火山财富huoshan5188)为您全方位呈现这一罕见的自购计划。
  自购新基金占近两成
  仔细梳理这84家基金公司的自购方案不难发现,其对近期新发或正在发行的基金格外热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除尚未公布具体申购方案的公司外,共有19家基金公司的方案中,涉及公司近期发行的新基金或成立不久仍处建仓期的次新基金,申购金额不少于4.85亿元,占总金额的比重不少于18%。
  率先推出自购方案的广发基金,就拟购买最新发行的广发改革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另外,还将申购刚在6月25日成立的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联接基金。
  管理规模最大的天弘基金,在其1.6亿元的自购计划中明确,将出资1.1亿元固有资金认购容易宝系列指数基金即将陆续发售的11只,每只基金各认购1000万元,并承诺至少持有三年以上,新基金自购资金占比接近7成。
  今年势头强劲的汇添富基金,在其5000万元的自购计划中,将用2500万元申购汇添富国企创新成长基金。银华基金在拟自购的9000万元基金中,拿出4000万元认购近期拟发行或设立的偏股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一年以上。
  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中,九泰基金打算认购新发的九泰锐智和九泰锐富等权益类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一年以上。创金合信和永赢基金公司也将自有资金投向了公司即将发行的第一只偏股型基金。
  显然,经过三周的大幅调整,不少个股已经跌出价值,新基金6个月的建仓期,将有足够时间判断未来市场动向,从而迅速建仓更为有利的品种。除基金以外的其他实力机构和顶尖牛人也会瞄准这些品种,为披露其持仓最新变动,打好A股反击战,微信公众号 鑫火山财富(xinhs5188)已于7月11号推出《决战牛市下半场》系列资讯产品,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新基金建仓的时机比较好,可能借机抄底。不过,也有部分基金市场人士认为,新基金发行在上半年狂飙突进后,近期遭遇困境,部分新基金已延长募集期,上海一基金公司更将旗下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9月22日,用足3个月的发行期。
  基金公司自购新发产品,往往被视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一种决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对后市看法,因此也具有较强的广告效应。此外,从历史来看,一些投研实力不强的新基金公司自购新品也未必有好的业绩效果。
  蓝筹指数基金成主要目标
  从投资风格来看,蓝筹指数基金及主打蓝筹风格的基金同样是基金公司本次申购的重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共有24家基金公司申购了自家的蓝筹ETF;申购的热门品种多集中在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等。
  大型基金公司方面,广发基金自购名单包含了广发沪深300ETF、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ETF联接基金等,合计耗资3000万元。南方和银华基金均耗资5000万元,分别投资南方沪深300ETF联接基金和银华上证50等权ETF联接基金。工银瑞信的5000万元自购计划中,拟将2000万元分给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基金。嘉实也出资1000万元购买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华夏则自购华夏上证50ETF联接和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
  拥有蓝筹ETF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也不例外,申万菱信的4000万元自购计划中,拟拿出3000万元申购申万菱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国金通用的1800万元自购额度,则由国金通用沪深300指数和国金通用上证50指数基金平分。另外,中海、长安、长城、富国等多家基金的自购名单也有蓝筹ETF身影。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公募人士表示,由于前期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流动性近乎衰竭,有些基金为备足流动性,被迫卖出流动性较好的蓝筹股,导致其跌幅不小。部分AH股品种,原本H股估值比A股更便宜,但经过前期下跌,两边股价发生逆转甚至持平,A股蓝筹股机会显现。
  有沪上公募基金经理指出,经过本轮深度下跌后,中小创一定会进入分化阶段,很难再现价值与泡沫齐飞,而蓝筹股也具备很强的估值优势,可以和中小创在未来的市场风格中争取一席之地。主打蓝筹股的指数基金将会是很好的抢反弹利器。就目前点位来看,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已经显现。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表示。
  大公司青睐医疗主题
  在主题型基金方面,84家基金公司的自购方案中,医疗、国企改革、互联网+等三大主题位居申购前列。
  在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有一半都申购旗下的医药主题型基金。具体来看,嘉实基金耗费10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了嘉实医疗保健;天弘4000万元申购的4只指数型基金中,包含天弘中证医药100指数基金;华夏7000万元申购的老基金中,有华夏医疗健康混合;南方使用1000万元申购了南方医保基金。
  此外,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基金被纳入招商基金的自购对象;国泰基金投入1000万元申购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基金;德邦基金出资的1000万元,则在德邦优化配置和德邦大健康基金中二选一。
  从A股历史来看,医药股向来是牛股集中营之一,鉴于人口老龄化及健康产业未来发展,医药股前景也一直备受基金公司重视。
  而对上半年热炒的互联网+概念,多家基金公司也纳入自购计划,工银瑞信和国泰就申购了旗下的互联网+概念基金。此外,广发和汇添富申购了自家的国企改革主题基金,国投瑞银则用1000万元申购国投瑞银锐意改革基金。
  从公司来看,南方基金对主题型基金颇为看好。在其1亿元的自购方案中,分别有1000万元用于申购南方医疗、南方中国梦、南方创新经济、南方新优享和南方高端装备基金,共计5000万元。
  可跟进蓝筹+绩优+主题组合
  通过对上述自购方案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可归纳为:蓝筹指数基金+绩优基金+主题型基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为工银瑞信、南方、嘉实、国泰等。
  显然,自购基金的选择来源于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的判断,投资者也可依据这一组合构建自己的权益类基金投资方案。在蓝筹指数基金方面,除沪深300、上证50等传统指数基金外,近年来一些蓝筹风格的行业主题基金也逐渐增多,如金融、地产、煤炭等,投资者可根据市场风格选择相应的指数基金。一旦市场转暖,指数上扬,该类基金可视为抢反弹的理想工具。
  此外,作为各家基金公司的精品,绩优基金也是本次申购的重点之一。比如,近两年业绩突出的宝盈基金,在其5000万元的自购额中,1000万元申购旗下明星产品宝盈新价值。国投瑞银则申购旗下老牌绩优基金国投瑞银策略精选和今年业绩较为突出的国投瑞银美丽中国。益民基金通过其子公司申购旗下优质基金益民服务领先。不过,富国基金并未选择今年领跑的富国低碳环保,而是从长期业绩角度出发选择了富国研究精选。
  比较来看,这类优质基金往往有较为突出的长期业绩参考,或是基金经理过去有更突出的管理能力,以及对不同市场风格更强的适应性。那么,在热点转换时,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和顶尖牛人有着怎样的持股变化,投资者可关注公众号鑫火山财富(xinhs5188)推出的《决战牛市下半场》系列资讯产品。
  主题基金方面,近年来国企改革、高端装备制造、一带一路等主题都十分受投资者欢迎。在主题基金的挑选中,投资者更应从大方向来把握,特别是本次基金公司自购方案中偏爱的医疗、国企改革和互联网+三大主题,应给予足够重视。
  投资者通过构建蓝筹指数基金+绩优基金+主题基金的组合,进可攻退可守,有望获得较为稳健且乐观的收益。(每日经济新闻 李娜)


编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