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署6项改革 四领域享盛宴(附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央部署6项改革 四领域享盛宴(附股)

加入日期:2015-5-18 8:43:2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发改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决定今年出台
  发改委加快推进六大领域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再出新政 重新给医生定价
  中央部署六项体制改革任务 四领域概念股享改革“牛”
  为何经济下行压力大 股市却走出“改革牛”
  国企国资改革深化 概念股受市场热捧
  央企整合盛宴:中国神车只是头盘菜 十股最具重组潜力
  8只概念股手到擒来(名单)

  发改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决定今年出台
  将出台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 提出石油天然气改革方案
  发改委消息,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稳增长更需要向改革要动力,如何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如何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怎么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怎么使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结合,怎么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都需要在改革方面多想办法。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注重提振信心和稳定预期。切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保护产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增效益的改革措施及早出台、加快落地,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制定改革方案要接地气,要鼓励各地区积极主动、大胆探索,搞好改革试点。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三期叠加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比去年更大,任务比去年更艰巨,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紧迫感,稳增长、调结构要充分利用和依靠改革,深化改革也必须切实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来进行。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抓紧实施既能化解当前矛盾、又利于长远发展的改革。
  会议要求,今年既要抓好去年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又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新的形势,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举措。
  一是围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深化简政放权、投融资、价格等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再下放一批投资审批权限,再减少一批审批环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进投资领域法制化建设。进一步加大价格改革力度,稳步分批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加快完善价格监管制度,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
  二是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深化国企国资、重点行业、非公经济等改革。按照中央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气等改革方案。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法人财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
  三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继续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营改增、资源税等税制改革,研究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四是围绕优化经济结构,深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科技、生态文明等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户籍制度、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分类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和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在部分地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开展生态文明制度相关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国有林场林区改革。
  五是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对外开放。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深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改革。深化境外投资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体制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今年必须开好局、起好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加快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六是围绕保基本、兜底线,深化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打造成稳增长的新引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中.国.证.券.报)

 

  发改委加快推进六大领域改革
  又是5月的一个周末,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力求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城镇化、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六大领域改革。
  去年的同一时间,国家发改委也召开了同样的会议,提出推进投资体制、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等9大任务。
  整整一年时间,对比前后两次会议记者发现,改革在艰难地向前推进,尤其是国企改革提前至改革的第二项任务。
  此前,有权威人士曾透露,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可能以1+N形式发布,并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出台。然而时过多日,国企改革仍未落地,最新表述或意味着国企改革将提速。
  改革新思路凸显
  5月16日,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均到场并讲话。
  中国经济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比去年更大,任务比去年更艰巨,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紧迫感,稳增长、调结构要充分利用和依靠改革,深化改革也必须切实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来进行。徐绍史说。
  他在题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贯彻落实认真做好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讲话中要求,今年,既要抓好去年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又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新的形势,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举措。具体包括简政放权、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城镇化、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六大领域改革。
  考虑到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徐绍史给出了接下来推进改革的思路: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抓紧实施既能化解当前矛盾、又利于长远发展的改革,特别是推动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增效益的改革措施及早出台、加快落地,通过改革创新培育经济稳定增长动力源 ,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首当其冲的仍是围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深化简政放权、投融资、价格等改革。记者注意到,除了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再下放一批投资审批权限之外,接下来还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等。
  另外,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体制机制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就在同一天,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等12行业作为重点,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国企改革步伐或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国企改革的硬骨头提至议事日程表的前端。
  去年5月16日,国家发改委也召开了同样的会议,提出推进投资体制、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等9大任务。当时,国企改革被列为第四项改革任务项目。而今年的最新排列,国企改革提至改革的第二项。由此推测,接下来国企改革的步伐有望加快落地。
  事实上,早在去年岁末,就有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可能以1+N形式发布,并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出台。然而时过多日,国企改革仍未落地。
  对于具体的改革思路,有权威人士表示,在混改比例上,国企改革将进一步加大向民资开放力度,在竞争性领域,国资投资运营机构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根据投资收益最大化引入战略投资者,不要求绝对控股。
  目前来看,国企改革最终如何定稿,仍未可知。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国企改革是一面镜子,仅从这一块硬骨头就足以看出,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当然,俗话说好事多磨,一旦改革取得突破,必将给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上.证)

 

  公立医院改革再出新政 重新给医生定价
  公立医院的改革尝试再进一步。
  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通过外部治理以及内部管理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将成为工作重点,改革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进一步降低个人卫生支出。
  医生是整个医疗体系核心的资源,但此前这个关键群体的价值却被大大低估。此次公立医院改革或许能够改善医生群体的处境。
  医生出院
  《意见》指出,将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完善相关的考核评价体制以及监督机制。在该指导意见下,长期被抑制的公立医院服务人员、医生待遇有望得到大幅改进。
  公立医院医生待遇欠佳被直指为以药养医、医疗腐败的根本原因,而最近几年在民营医院的高薪邀请下,不少公立医院的医生也开始尝试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不少如张强医生集团的新型医生组织诞生,这些在公立医院已有一定声誉的医生通过与民营医院合作等多种方式来运营。
  除此之外,多点执医政策的试点也为提升医生待遇提供了可能,但现状并不容乐观。以浙江为例,根据政策,自2012年2月1日,该省各大医院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医生,不用跳槽,就允许去民营医院执业行医。但一年后在相关卫生机构登记兼职的医生数量却仅为44人。
  谈了几位在大医院工作的医生,我们双方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充分利用专家休息时间来这里坐诊和开刀,可最后都卡在医院不鼓励,不了了之。现在,医生基本上是用会诊的形式,临时来客串一下。一位民营医院的院长告知记者。
  实际上,包括去年建成开业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内,多点执医的政策落实并不容易,专家出院,公立医院并不愿意,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公立医院并不愿核心医疗资源外流。
  在此前提下,以公立医院为核心的医生薪酬制度改革便成为了关切重点。此次《意见》明确指出具体落实方式:根据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点,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改革方案,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公立医院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自助进行收入分配,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差距。
  破除以药养医
  此前3月30日,《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通知》中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提出要求:县级原则上只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院,其余的将会转身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是引入社会资本共同经营,并提出发展远程医疗设施,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而在本次的《意见》中,进一步对城市公立医院提出要求与之呼应:一方面通过分级转诊下沉三级医院患者至一二级医院,另一方面推进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协助基层医疗的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从面上来看已经覆盖1400多个县,有12个省全部推行了公立改革。而且取消以药补医的机制,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县市实现。其实公立医院的改革大家都清楚,它已经在我们新一轮改革中列为重中之重,无论是医疗保障制度还是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药品流通改革,进展非常快。中国农工党中央研究室副主任石光对记者表示。
  在本次《意见》中明确指出,将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流通领域出了这么多事,好多医生开药是带回扣的,这样的生产流通的情况,完全扭曲了医生的行为。石光表示。
  破除以药补医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在这一轮改革扩展到破除药价背后的相关利益链条。在此之前,试点地区在降低药占比上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要集中表现为: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全省统一配送,实行两票制和医务人员年薪制,总体来看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第.一.财.经.日.报.)

  


   中央部署六项体制改革任务 四领域概念股享改革“牛”
  “改革”是本轮牛市的主旋律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二级市场也屡有出色表现。在本月16日,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安排了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为“改革牛”再添活力。
  具体来看,会议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部署了六项改革任务。记者通过采访、梳理市场主要观点,发现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在当前市场充斥着震荡预期、量能衰减以及新股集中申购等不利因素的背景下,六项改革任务的部署有望成为市场的稳定器以及强心剂,不仅为改革方向做出了指引,也为A股市场走向“慢牛”、“健康牛”提供了资本和上涨动力。
  那么,有哪些板块个股将站在改革的风口上呢?分析人士表示,根据对管理层部署的六项改革任务进行梳理,四大类改革概念股有望在后市脱颖而出,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具体来看,第一,金改概念股,会议部署:围绕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金改主题中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无疑便是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而金融混业经营不仅是金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金融发展的趋势使然。受益股中首推业绩大增且走在混业经营潮头的券商板块,个股中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具备先发优势,此外,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个股亦值得关注。
  第二,电、气价改概念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价格改革力度,稳步分批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加快完善价格监管制度,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以及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气等改革方案。其中,电改方面,受益于电价改革的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长江电力等水电股以及有望率先获得售电牌照的郴电国际文山电力申能股份上海电力等地方发电企业值得关注。气改方面,国新能源深圳燃气永泰能源大通燃气等个股有望受益。
  第三,“一带一路”以及自贸区等深化改革开放概念股。相关概念股主要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中国建筑陆家嘴上港集团等。
  第四,民生概念股,会议提出要围绕保基本、兜底线,深化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涉及板块较多,其中养老产业、保障房建设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较易受到市场关注。具体来看,养老产业个股主要有:双箭股份上海三毛天宸股份等;保障房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中天城投城投控股华发股份云南城投天房发展等。水利建设方面:关注三峡水利钱江水利安徽水利、中国电建等。(.证.券.日.报.)

 

  为何经济下行压力大 股市却走出“改革牛”
  10%以上的年均增速,与现在的7%左右年均增速都有合理性,这两个阶段不能相互否定。有了之前年均1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才可能有现在7%的高质量增长
  2014年7月下旬以来,中国股市势如破竹,连续上涨。但对于此次股市上涨的逻辑,全社会却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资金推动型,甚至冠上了“杠杆牛”的帽子;也有人认为是“改革牛”;还有人认为中国股市根本就不该牛。
  我们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产业结构、市场化进展、统筹国内外资源的机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股票市场作为我国资产的定价、流通、整合、提质的重要平台,作为连接投融资双方的重要枢纽,也必将反映这些深刻变化。中国股市作为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双重晴雨表”,走出一轮持续向上的行情,自在情理之中。
  在5·19行情16周年之际,本报自即日起,以《十问中国股市“改革牛”》为题,刊发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评述,既揭示改革牛的内在逻辑,也提示其中固有的风险。欢迎广大读者、投资者参与。
  “当这轮牛市刚刚启动时,一开始我是拒绝相信的。因为实体经济遇到了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你不能说股市走牛就会牛起来。但事实很快证明我看错了,因为我只是认为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却没有意识到股市也是宏观经济的‘天气预报’,同时,这轮行情有一个属于它的名字,叫‘改革牛’。”套用这句网络流行语对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走势的感言,或许能表达大部分投资者的心声。
  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已经被投资者认同,但股市与宏观经济并不总是同步运行,投资股市实际上就是投资未来。因此,当前几年经济增速在10%左右时,股市却走得步履蹒跚,因为高速增长时各种矛盾在逐步显现;相反,当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滑向7%时,股市却牛头高昂,因为经济的下行必然带来政策的宽松和转型的动力,“见底回升”预期强烈。
  去年率先喊出“5000点不是梦”的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市是经济、政策、资金和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增速在2014年二季度以来快速下滑,内外需两大增长引擎先后换档。预计到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的出口、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等主要的增长动力指标都将探明底部,中国经济可能会露出它中长期的增长平台。这就意味着政策底、市场底和经济底先后出现,2015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速换挡期的最后一跌,前期积累的风险将集中暴露,并促使货币放水、财政加码、改革提速,同时引爆大牛市。
  多少的经济增速比较合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同时如果注重质量和效益,就能促进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一位在股市中浸润多年的资深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过去的中国经济由于体量较小,需要保持较高增速以实现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现在经济体量已经较大,更需要有质量的增长。因此,以前的年均10%以上增速和现在的7%增速都有其合理性,不能相互否定,有了以前的年均1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才可能有现在7%的高质量增长。
  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不过如果经济增速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政府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李克强总理关于“政策回旋余地还比较大”、“‘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的表述,给了市场明确的政策信号。事实上,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出台。
  2014年11月22日,央行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降息,之后的近半年时间内,央行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保证金率,货币政策发出明显信号。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并从财政货币政策、投资、房地产等方面开出了诸多稳增长“药方”。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房地产,近年来并不多见。
  政策给出积极的信号,改革与创新则是促进经济回暖的直接动力,也必然在股市上体现出来,而历史上中国股市的几次大行情,基本上都与改革有直接关联。2014年12月6日,首次提出“改革牛”概念,认为此轮行情是强劲改革的产物,中国股市迎来了“改革牛”。 两日后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新常态下这一年》,对近期股市上涨予以积极评价。文章说,股市走牛,“密码”是什么?有人说是“资金牛”,更多人认为是“改革牛”、“预期牛”:改革全面深化、经济总体平稳,市场信心自然提振。又过了3个月,在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也表态赞同A股上涨是“改革牛”,他说,本轮股市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改革与转型的预期在股市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上涨了一倍多,远远高于同期的上证综合指数,创业板公司集中分布于电子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了一批A股市场此前没有的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群体代表了中国新兴产业的群体,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亮点,也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未来。
  不过,上述资深投资人士也表示,股市中历来风险与收益并存,熊市中有获利的机会,牛市也做不到“包赚不赔”,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风险。他认为,中国股市总体乐观,伴随着改革与转型,中速高质运行的中国经济将力挺股市。(证.券.日.报.)

 

  国企国资改革深化 概念股受市场热捧
  日前召开的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深化国企国资、重点行业等改革。分析认为,一段时间以来,上级要求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声音不断,这或预示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渐行渐近,相关概念股将很大可能将卷土重来。
  国企国资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渐行渐近
  记者16日从发改委网站获悉,5月15—16日,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贯彻落实认真做好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讲话。
  会议要求,今年既要抓好去年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又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新的形势,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举措。深化国企国资、重点行业、非公经济等改革。要按照中央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有关要求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声音不断,这或预示着市场预期“两会 ”后推出的国企国资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渐行渐近,国企国资改革概念股将很大可能再次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风口。
  事实上,种种迹象显示,国企改革顶层方案出台在即。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国企活力,打造向全球竞争新优势。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今年的“两会”上透露,“国企改革是今年工作的要点,现在正在有计划地推进,可以期待今年的国企改革系列实施方案不久后将与社会见面。”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涉及的相关文件进一步修订,原市场预期两会后推出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推迟了出台。目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被定义为“1+N”,“1”是有关国企改革全局的指导意见,是整体性的大框框大原则,“N”是在国企改革中或将涉及各方面的方案和细则。
  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表示,通过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国有资本运营、更加市场化的国有企业管理,这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业内人士眼里,2015年将为国企改革元年,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会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的进程,由此萌发的国企改革概念股无疑是2015年A股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概念股将卷土重来
  事实上,国企改革概念自去年以来就持续受到了市场的热捧。统计显示,国企改革指数自2014年4月1日创立以来,已经累计大涨超过六成。银河国际的研究显示,2014年末A股市场国有企业总市值为25.24万亿元,占整体A股市场的60.4%。报告认为,尽管中国已经进行改革超过36年,但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国企仍有很大空间改善其表现。
  “去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国企改革试点落地已经引发市场投资者的注目,预计随着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国企改革将全面铺开,今年将成为国企改革元年,在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提升A股国企上市平台估值水平,国企改革概念股将成为资本市场重大机遇。”分析人士称。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渐行渐近,相关概念股将卷土重来。
  业内人士据记者表示,未来随着顶层制度设计的出台,国企国资改革将进入改革深水区,改革速度将显著加快,国企的整体上市、壳资源的转让等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给实体及资本市场带来巨大活力。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此前,央企合并的思路更多的是合并同类项,进行国资体系的瘦身和力量的集中。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等要求下,更多的是考虑去除过剩产能、集中央企力量,建筑、电力、铁路等行业可能都将面临合并。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监吴洪鹏认为,国企改革带来的巨额收益引发市场极大的投资热情。而且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在即,作为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方案的出台将加速国家及地方国企改革的速度。
  在标的选择上,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很多机构都有不同的角度和线路图。但据当前政策的逻辑和国企改革进程的情况,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先试先行的动态,由此伸展出投资脉络。
  此外,不应仅仅只是关注央企的合并,还可以关注混改、分类改革预期,比如央企中的医药、食品等领域将受益激励机制变革,军工、基建、核电、信息技术 、科研院所改制、基础建设等领域。
  个股点将台
  国药股份 (600511)
  公司为首批六家试点改革央企之一国药集团的旗下上市企业。分析认为,2015年公司面临国企改革、解决同业竞争、外延并购三大机遇。1、公司被确定为中国医药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体制的改变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2、2011年3月,国药集团承诺争取5年内全面解决同业竞争,随着2016年3月的临近,公司将面临资产整合机遇;3、在2014年年报中国药股份首次出现“积极寻找适宜的投资项目和并购目标”的论述,意味着公司开始考虑外延并购,有可能带来额外弹性。
  中信建投大会报称,作为国药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公司国有法人所持限售A股比例占总股本42%,且大股东承诺于2016年3月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有望借本次国药混改试点,进一步深化市场化经营和管理机制,降低限售股比例;通过集团内资产整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中国中铁 (601390)
  公司为市场预期有较大可能与其他同行业央企强强整合的标的之一。日前,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旗下的中铁二院集团工程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已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正式协议有望于5月底签署。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基建先行,公司海外高铁爆发增长可期,2015年公司海外新签订单占比有望快速提升至10%左右。
  券商指出,中国高铁走向海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务院多次举行会议部署多项措施支持中国高铁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全球未来规划建设高铁里程超过3万公里,国际市场空间大。而中国高铁在建设成本、运营经验、运营速度、技术标准整合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提供从工程设计、建造、设备制造及运营管理整套解决方案,由此,包括中国中铁在内的整个中国高铁产业链有望分享到海外高铁市场的大蛋糕。(投资快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