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新旧交替过程,正给投资者带来不同于以往的投资机遇。抛开旧观念、抓住新机遇,可能是未来继续投资中国的必要条件。
“中国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过去10多年都是靠出口、投资和房地产这些旧马车拉动,现在到了需要新马车的时候——消费、服务和高端制造业,经济随之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麦格理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对表示。
在香港,外资金融机构对胡伟俊所提及的新、旧马车,还有另外一套名字——“新经济”和“旧经济”,前者指消费、服务等经济转型后将成为主要动力的新兴行业,后者则指那些存在产能过剩、污染等问题而需要重点调整的行业和领域。
“市场仍然相信,2016年,大部分投资机遇都将由中国的新经济带来。”富达国际中国焦点基金经理宁静认为,中国的改革决心将带来新的投资机遇,这些新机遇甚至可能抵消整体经济放缓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宁静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投资A股的海外投资者。高盛在其近期的报告中也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投资者原有的传统投资框架已经不再适用,以健康医疗、科技为主体的新经济才是投资者需要紧跟的脉搏。高盛给投资者的建议是:持有“新兴中国”,交易“传统中国”。
持有“新兴中国”,沾边也好
近年来,高盛等众多外资投行对中国经济往往看空多过看多。不过,高盛在最新报告《“新常态”下的“新中国”经济投资》中,明确阐述了持有“新兴中国”,交易“传统中国”的观点。中国经济“新”与“旧”的转换,已是国际投资界关注的趋势。
具体而言,高盛挑出了671家中国企业作为样本,将其称为“新兴中国”,区别于其他中国企业代表的“传统中国”。这些“新兴中国”企业,涉及卫星光缆、电子商务、教育服务等30个领域,其中相对于“传统中国”,健康医疗、科技行业的比例大幅提升。
而在所谓的“传统中国”投资框架中,投资者往往习惯于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来判断中国经济,高盛认为,这些指标固然能够体现工业和制造业的状况,但随着消费等部门的兴起,它们已经无法全面地反映中国经济的面貌。
高盛在报告中分析称,过去3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10%,这主要得益于成本竞争力、改革红利和政府强势主导。如今这种增长模式已经达到极限,“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增速中长期将面临震荡下行的过程。”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但是诸如科技、新能源、教育、传媒和娱乐等行业的表现仍然超出了传统的经济引擎,即所谓的“传统中国”。
一组由高盛追踪的20只“新兴中国股”在2015年上半年取得了23%的收益,创2010年来新高。这也意味着“新兴中国”对于宏观经济放缓的敏感性较“传统中国”要低。“‘传统中国’概念的最优选项中,2015年上半年的收益增幅仅2%。”高盛首席中国策略师刘劲津(KingerLau)表示。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ChinaIndex)中,消费者非必需品、医疗保健和IT板块,与能源、材料和工业板块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中国“新经济”的表现要远超“旧经济”。如2015年第三季度,前三者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2%、15%和20%,后三者的营收分别同比下降了32%、1%和16%。
“不久前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Top200独角兽公司榜,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80%以上的公司都是2009、2010年和之后创立的。”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近日表示,“从互联网到机器人、无人机、影视动漫、O2O、大健康、3D打印,等等,几乎没有一个公司曾被列入政府计划,它们也很少使用银行贷款,但你也很少听它们抱怨政策不给力、市场已饱和。”
随着业内对“新兴中国”的进一步关注,一些有望在中国经济演进过程中受益的非中国企业也迎来了利好。例如,受益于中国“运动热”的美国耐克公司,受益于中国“美容热”的韩国化妆品公司爱茉莉太平洋,乃至受益于中国“马桶盖热”和“电饭煲热”的日本老字号电器连锁企业乐购仕(LAOX),都受到了投资者的注视。
而和“传统中国”沾边的企业,往往“躺着中枪”,此前股价暴跌的商品巨头瑞士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伦敦、香港上市的嘉能可9月29日收盘暴跌近30%,创历史最大跌幅,引发“大宗商品的雷曼时刻”恐慌。此外,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此前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商来宝集团可能被下调评级,穆迪也表示,该集团或将失去投资级评级。在这些“中枪者”背后,中国消化产能、经济增速放缓所引起的需求放缓,是其投资风险的触发因素之一。
谁能代表“新兴中国”
“最近大宗商品消耗的数据显示,中国正在转向一个消费主导的经济。”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认为,中国经济也将转向更依赖高端制造业,“新兴中国”很快将会浮现,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逐渐放缓至一个可持续的中高速水平,在此过程中,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上升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结构调整趋势。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放缓。”他表示,中国的消费率大约是52%,全世界平均是75%,这是全球罕见的低消费率,因此仍具很大上行潜力,这也将是推动创新的过程。
当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转变,接下来,就轮到投资者需要改变观念了。宁静说,认识到由消费主导的经济模式正在到来非常重要,“它带来的是经济的更高效和更透明。”
“2016年及以后,投资者们或许该把注意力转向新经济行业了。”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太区投资主管陈敏兰称,市场期待已久的中国经济转型或许终于步入轨道,经济正从固定资产投资主导转向本土消费主导。但对投资者而言,这一转变带来的问题是,到底谁才是“新经济”,谁能代表“新兴中国”?
刘劲津曾对表示,若以“新经济”和“旧经济”来粗略划分,上证所的传统行业和蓝筹股更多代表了“旧经济”,而深圳则有更多科技、医疗等“新经济”的成分。在前述报告中,高盛从143个行业、3636家公司中,挑选出671家上市公司作为追踪“新兴中国”的参照物。与“传统中国”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在“新兴中国”中,健康医疗、科技行业的占比大幅提升到60%以上。
“我仍然喜欢‘可选消费’行业,尤其是受益于城镇化带来的结构型需求增长的企业。”宁静称,“可选消费”也是投资“新兴中国”的一个通道。
不过在投资上,向来没有标准答案。胡伟俊认为,虽然“新兴中国”更有发展潜力,但站在投资角度,“新兴中国”的表现不一定优于“传统中国”,新经济的周期性不是很强,在经济处于平稳状态时,也就是上行/下行压力不是很大时,新经济能成为较好的投资标的。”
政府搭台“新兴中国”上位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近日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从具体行业数据来看,新旧行业的发展鸿沟正在加大,传统过剩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而新兴产业却以超预期的速度在飞速发展。
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在投资和外贸均疲软的背景下,消费依旧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此外,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不仅在巴西、泰国等发展中国家落地,更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展开越来越密集的合作。与此同时,中国的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精技术发展迅猛,一场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的浪潮正在掀起。
尽管“新兴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有国家发改委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龙头效应,行业动力轮换也比较频繁,总的来看,上升动力有待提升,这就要求从新旧两方面入手,在加速“新兴中国”发展的同时,更要注意“传统中国”的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动能的转换争取时间和空间。
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差异较大。资源型行业、过剩产能行业、高污染行业下行压力巨大,“新兴中国”中,尤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较好。同时,中国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艰难进程中,旧动能正在迅速消退,新动能尚在发育、成长,经济增长的困境显而易见。
为实现新旧动能的衔接,政府近期的政策布局已经有了明显的倾向。例如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格局,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服务业等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措施,可以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国务院同时强调,要抓紧政策和项目落地,精准增加短板投资,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组合,形成发展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创新等五大理念主导的发展思路将更多体现在宏观调控中。前述发改委人士告诉本报,政府做好搭台和兜底工作,让市场进一步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制定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