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增收、职工涨薪、就业稳定——江苏百姓收入账本晒出“获得感”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农户增收、职工涨薪、就业稳定——江苏百姓收入账本晒出“获得感”

加入日期:2015-10-12 20:11:58

  新华网南京10月12日电(记者陈刚、杨绍功)企业帮扶贫困农户增收,员工与企业协商涨薪,职工收入每年稳步增长……5年来,从乡村到城市,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成为江苏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从老百姓的一本本收入账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江苏以百姓得实惠为依据,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现在家里的收入有了保障,今年万把块钱没问题。”江苏新沂市港头镇付庄村贫困老农刘冰山告诉记者,他腰椎不好,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儿子儿媳又身患残疾,去年以来,依靠当地的产业化结对帮扶项目,一家企业帮其建造猪圈并无偿提供4头苗猪,还负责高于市场价收购。该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干部袁冬梅说,通过8家龙头企业对32户低收入农户的帮扶,预计今年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这只是江苏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瞄准贫困短板重点发力的一个缩影。江苏省居民收入在全国拥有较高水平,去年人均达2.7万元,列全国第4位。此前的2011年,该省率先基本消除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该省今年的目标是,消除年收入4000元的省定贫困线以下人口。

  江苏调查总队总统计师庄龙德分析,当前尽管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居民收入已形成相对稳定增长的机制,确保了经济发展成果与居民分享。

  在帮助居民增收的众多机制中,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作用日益显现。自今年1月起,南京月牙湖街道餐饮等5个行业集体涨了工资,涉及69家企业4000名员工。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达成的区域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规定,街道服务行业每个工种月工资增加200元,工龄月工资增加50元。

  南京市民刘女士在一事业单位工作,5年来她的职称提升了半级,年工资收入从6万多元增长到10多万元,工资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3元,同比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9123元,增长8.5%。五年来,工资性收入增长是江苏居民收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

  江苏居民增收格局因渠道日益多元而更加稳固,除了工资性收入,来自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性收入、来自财政转移支付的转移性收入以及来自居民理财的财产性收入,也“全面开花”。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2351元,增长4.3%;财产净收入1310元,增长11.1%;转移净收入2659元,增长12.3%。

  收入的稳定增长与就业的稳定和增加密不可分。“江苏已连续多年每年新增100万人就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下,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江苏省统计局局长夏心旻表示,充分就业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江苏今年的新增就业目标仍是100万。

  让百姓有“获得感”,更需要在具体工作中精准发力、落到实处。面向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围绕“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目标,近年来,江苏省以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引领各项工作,并适时丰富完善提升,以百姓得实惠为依据,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目前形成了5大类、22项、36个指标,大多数小康指标都与群众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如2013年修订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超过50%的新指标,解决“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的问题。

  江苏省统计局监测处处长王义兴说,江苏省的指标体系还新增了住房、公共交通、现代教育等内容,监测时也更着重核实这些情况。仅从财政投入看,去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保障,省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0%,各级财政对社保、医疗、教育等支持、补助标准也继续提高。

  作者:陈刚 杨绍功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