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开年之后沪指可能挑战3361点 2014年行情已完美收官,沪指年涨52.87%牛冠全球,一扫近五年的阴霾;深综指年涨33.8%、中小板综指年涨27.04%、创业板综指年涨25.88%也取得不俗战绩。展望2015年行情,我们仍充满期待。 展望2015年,是中国经济继续步入“新常态”的一年,基建投资将继续发挥稳增长托底作用。2015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或有降息,全面降准,直接融资规模增加。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攻坚,创新驱动,改革创新激发增长动力。金融改革等加快推进,产业规划和区域规划密集出台,制度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受益于改革与政策扶持的大消费、基建、高科技、现代服务业和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的部分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 技术面看,沪指日线延19日均线、中长线延61日均线保持良好上升态势;周线形态看,沪指八周阳临近2007年大牛市3月23日至5月25日创造的十周阳,后市能否创造新的历史,今年元月拭目以待。月线形态看,去年12月暴涨20.57%收出近七年半最大“光头”月阳线,月成交11.48万亿创历史记录(高出之前2009年7月最大月成交量达6.75万亿,增加幅度高达143%),涨幅52.87%的“光头”年线更是24年来的第七大年阳线。 3361、3478、3786高点是沪指今年上升行情面临的“三座大山”。从波浪理论看,如将始于1849点的上升看作1664点上升趋势之后的第三浪即第二上升浪,则本轮行情上升目标位可能至3663-3864点,见高时间可能在今年六月或十月。从历史走势看,巨量成交以及“光头”年线下,2015年沪指至少将挑战3478高点。开年之后可能挑战的“拦路虎”是3361点,短线支撑3126点及19日线。 相比之下深综指去年12月K线形成高位“倒射十字星”小阴线且SKD指标高位呈现死叉,显示技术面有调整要求,今年春节前走势可能不太理想,强支撑1284点(既是双头理论下跌目标位又是去年10.27调整低点),但短线超跌的创业板已显露反弹征兆。 中长期看,银行、非银行金融、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房地产、钢铁、石化、有色、煤炭等大盘板块以及国防军工、计算机、次新股等板块仍值得重点关注,国资改革、一带一路、自贸区、高铁等主题投资仍将继续引领风骚。 兴业证券:震荡中布局春季攻势 调整是加仓良机 回顾:《尊重市场趋势,利用市场风格》 (1)20141129《痛苦来自于比较》:流动性改善和风险溢价回落对大盘周期风格弹性更大,且周期内部股价的联动性强,从大资金运作股价的角度,具有得天独厚优势。(2)20141206《价格比时间重要》:降息之后市场持续演绎“结构性逼空”,风格切换是系统性工程,一旦切换成功不轻言结束。(3)20141220《尊重市场趋势,利用市场风格》:增量资金主导的行情下,指数震荡时,不是考虑风格切换,而是关注增量资金攻击的新方向,关注银行、保险、机械等。 展望:大涨之后短期多震荡,赢家的惯性将主导春季攻势 分母驱动是行情持续逼空的原因。回顾以往经济周期驱动的牛市,投资者会发现指数的上涨有两个驱动因素。一是经济预期和流动性的改善先作用于分母,估值修复。二是周期股的股价和基本面,按照经典的先周期、同步周期和后周期的轮动上行。而本轮牛市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券商等极个别行业景气向好外,绝大多数周期股的分子都乏善可陈,而行情主要驱动力在于分母的风险溢价(即改革预期和赚钱效应带动的存量财富再配臵),由此导致了以往周期股因行业景气周期不同导致的板块之间的股价分化被明显弱化,大盘周期风格内部的联动性较以往显著增强,从而引发指数超常态强势。 展望1月行情,12月大涨过后指数难免震荡加大,震荡中布局春季攻势。(1)12月上证综指涨幅超过20%,是实行涨跌停制度以来的第四次,前三次(1999年6月、2006年12月和2007年4月)的次月均呈现宽幅震荡,但都不改上行趋势。(2)10日融资融券净买入/融资融券余额均值回落,与指数背离。(3)12月净减持金额历史新高,产业资本套现意愿较强。 投资策略:震荡中布局春季攻势 价值重估的大盘风格短期仍主导市场,上行趋势仍在,但波动风险加大,表现为震荡上升。交易策略上,对于没有考核压力的资金,此轮牛市仍处于初期,每次调整都是加仓的时机,关注重点在于增量资金的攻击方向。对于考核久期较短的投资者,考虑到1月份波动加大,可以保持仓位灵活性。 投资机会:(1)赢家的惯性,继续围绕资产证券化、价值重估的主线:继续看好银行、保险、地产及低价低估低配的“三低”板块,波段操作券商股;(2)主题投资,寻找新变化:ETF期权、国企改革、西安武汉等内地自贸区、后市场(汽车、电影、建筑)等。(3)量化角度构建国企改革和并购重组股票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