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各大央企的管理层而言,今年的中秋似乎并非一个“花好月圆”的日子。连日来,他们纷纷召开内部会议,商讨一个“牙疼”的问题——薪酬改革,外界普遍理解为“大幅降薪”。
促使央企高管们紧锣密鼓商讨“对策”的是一份日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方案——《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部分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将大幅降低。这将涉及72家中央管理企业的负责人。
由此,民间反映多年的绝大多数央企高管薪酬过高的“呼声”,终于有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回响。这也被看成是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一环的国企系列改革中“最动真格”的举措。
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相关经济数据显示,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实现同比增长,但近三分之一的央企和近一半省份的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或亏损。
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些企业的高管薪酬依然“旱涝保收”。因此,社会上关于提高国企上缴红利以补充社保资金缺口和用于民生支出的呼声一直不减。
根据薪酬改革方案,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将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调整为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同时取消职务消费。舆论普遍认为,绝大多数央企高管的收入会有较大幅度降低。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解读,增加任期激励收入,将引导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企业长远发展,防止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开始“真刀真枪”是中共官员“整风”的延续,也是开始啃国企改革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硬骨头”的标志。薪酬的“一波先动”带来的将是一系列改革的“万波相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因此,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是深化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专家认为,薪酬改革的宗旨是将央企管理层的薪酬增长更多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挂钩,缩小过去与普通员工过大的薪酬差距,其最终目标要增强国企活力与效率,让央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培育和提升央企市场竞争力。
可以预见,建立长效约束激励机制、推动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都将紧随其后,比如扩大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范围等。
据了解,由财政部主导的国有金融企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方案已经完成最后一轮征求意见,即将正式试点。
股权激励方案将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推行用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一定比例的薪酬购买所在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持股目的。试点成熟后,将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开。
央企薪酬制度改革启动之后,得到了广泛的民意支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电网省级公司中层干部表示,基层员工对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利益分配十分期待。
人社部工资所所长刘学民表示,此次改革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单纯地对一小部分人的经济利益调整本身,它直接关乎正确引导社会价值体系包括价值理念、价值取向的重塑,在收入分配领域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中国各大央企老板纷纷表态支持改革方案,并表示将根据各自公司的实际情况,加紧制定从高管到中层直至一般员工的新的薪酬方案。
舆论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决策层将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作为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十分必要,而它将成为“撬动”整个国企改革乃至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