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2014最佳证券分析师“疯了”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角逐2014最佳证券分析师“疯了”

加入日期:2014-9-25 6:27:37

  角逐2014最佳 证券分析师“疯了”

  本报讯 昨日,在诸多因素提振下,券商板块走出强势反弹行情上涨4.63%,长江证券(行情,问诊)、东吴证券(行情,问诊)、西部证券(行情,问诊)涨停,东北证券(行情,问诊)、兴业证券(行情,问诊)等个股大涨逾7%。不过,更让《投资快报》记者关注的是,眼下正在角逐着2014年度最佳分析师评选的不少策略分析师都在亮相总结,发神帖决战新财富,疯一般“讨好”广大投资者,其中突出的有“卖方研究员”华泰证券(行情,问诊)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一把辛酸泪的苦逼倾诉帖,“当分析师太屈才”了的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的偷欢体、玄幻体、文艺体多才“神贴”。

  2014最佳分析师究竟是谁?1500名分析师角逐

  “据前辈口口相传,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苦逼的策略分析师,日出而作,月落不息,苦练 《葵花宝典》和《屠龙刀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新财富’杯华山论剑中一举发威、技惊四座。”

  一年一度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早已是中国资本市场各方力量的大对决。

  据了解,目前“第十二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参评券商分析师和销售服务经理的候选人报名工作已完成。共有来自47家券商研究机构的近1500位分析师报名,参评券商研究所创历史最高;同时,本届评选共有千余家机构过万位机构投资者提交了投票权申请信息,目前投票机构的审核和整理工作已进入尾声。

  经统计,本届候选分析师、销售服务经理平均年龄为32岁,正值脱去稚气步入稳健的好年华。同时,名校毕业、硕士起步已成为分析师的入门门槛。其中复旦大学以占比10.56%在候选人数上力压一众名校。此外,越来越多的分析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6.24%的分析师选择了海外再深造,全球各大名校几乎被分析们刷遍,其中美国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之地,其次是英国。

  年度最佳分析师竞选已发展到有近30个领域,其中2013年度宏观经济领域、策略研究领域最佳分析师分别来自海通证券(行情,问诊)和兴业证券的研究小组,2012年度宏观经济领域、策略研究领域最佳分析师都是来自申银万国的研究小组,2011年度宏观经济领域、策略研究领域最佳分析师分别来自中信证券(行情,问诊)和兴业证券的研究小组。一年一度被改写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正是当年度各家券商研究业务发展布局的真实缩影。近年来历届最佳分析师评选结果则折射出更多的意味,其颠覆性的结果,也显露了更多研究转型方向的机锋(比如2000年转型卖方研究)。

  分析人士指出,其颠覆的资本可能来自所属券商平台的资金与业务支持,可能来自热点行业的前瞻性布局,也可能来自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合理调配,也可能来自还难以从榜单中解读的对互联网冲击的应对与拓展新客户的努力。

  券商强则研究强

  有报告指出,研究势力的格局之变始于2009年。当年,以国金证券(行情,问诊)成功逆袭、跻身“第七届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四名为标志,一路遥遥领先的优势大型券商开始真切感受到新锐中小券商的冲击力。《新财富》在当年12月以《中国研究新兴势力》为题,直指中国证券研究行业正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大变局。如今,百家争鸣的格局已然成形,这一行业的力量对比彻底改写。

  比如,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最能体现研究机构实力的奖项是“本土最佳研究团队”。本届评选中,其结果尤具颠覆性:曾经的“本土最佳研究团队”七冠王中信证券研究部被海通证券研究所拉下宝座,居于第二。

  投资者们读到的研报质量高低,最能展现的无疑是券商平台的实力。研究所的成绩不可能与所在券商的实力长期背离,尤其是在目前各家证券公司尝试转型、寻求业务突破的大背景下,券商研究已进入了“团队作战”、“平台优势为王”的时代,有母公司雄厚的平台支持,研究所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分析师,更全面地覆盖研究领域、中外市场和不同机构客户。

  一把辛酸泪 卖方研究员吐槽三年苦逼经历

  “在被淘汰和成为工作狂之间,你只能选择一边。套用一句很老很老很老的台词:如果你爱他,送他来做卖方研究员吧,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来做卖方研究员吧,这里是地狱。”

  “新财富在即,大家都在拜票,俺也不能免俗。为了拜票而拜票又实在俗气,干脆码字一篇。”,24日,为了在新财富评选中再挣点人气,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发出一副令他自己“潸然泪下”的帖子。

  在帖中他指出,“股票这东西买入点很关键。非买点进去,第二天就给你跌5%(江湖传闻泽熙对研究员的要求就是最大回撤不得超过5%,越线的话停工三月),就算后面真能涨几倍,又有几人坚持得住?如果你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来提高人家听你建议买入后能赚到钱的概率,很快就会被贴上一个标签:无用,然后被轻轻扫到一边。做到‘有价值’是不是就算行业内大佬了呢?且慢,3段接力赛,还有最后一程,名曰‘有口碑’。”

  “口碑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价值’可以给你带来新财富和高薪,但口碑这东西则需要时间去积累。只有在某个行业做到食物链的顶端,别人搞不定的事情你能搞定,上市公司对行业的理解都没有你深刻,手里能够动用的一二级市场资源无人能敌,最后业内有谁想做个啥首先能想到你,才算‘有口碑’。金字塔顶端人太少,很寂寞。”

  从偷欢体到文艺体 证券分析师“抢”作家饭碗

  “二季度微刺激超预期,经济反弹,你与旧爱短暂偷欢,但天亮之后,各回各家,重回新欢怀抱。”“二至三季度就好像和旧爱(传统重化工周期行业、基建、房地产)偷欢。过去的一年,你的新欢(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恃宠而骄(估值过高),你有点受不了。2季度刺激政策超预期(万亿PSL,基建增长27%),就好像给本已色衰(需求收缩、成本上升)的旧爱打了一针肉毒杆菌,唤起了你对往事的美好回忆,相约共度良宵。只可惜这针肉毒杆菌只能维持短暂的效果,一觉醒来,她(他)现回原形,你大惊失色,夺门而逃。三季度末梦醒后各回各家。 你和旧爱没有未来,不能一起生孩子(利润)。而新欢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正茁壮成长。偷情(刺激政策)对新欢旧爱都是伤害。 旧爱本已开始调整,可是刺激延缓了她(他)的调整,加杠杆之后呢?将是更沉重的出清,甚至酝酿风险(揪头发?咬舌头?喝药?跳楼?刺激退出后资金断裂?)。……下半年核心看能否破旧立新,从刺激超预期转向改革超预期。 未来一年是改革关键年份,将决定经济和市场的方向。破掉旧增长模式,降低无风险收益率,放活新增长模式。三种前途:①真刺激、假改革、加杠杆、不出清、危机倒逼;②微刺激、真改革、慢出清、经济匍匐前进;③微刺激、快改革、大出清、经济深蹲起跳。”

  “《倾城之恋—新财富恋爱季(女士篇)》。那年冬天,这座城市下了一场少有的大雪。我背着沉重的行囊离去,在校门口遇见了你。你一袭布裙马靴,从我的目光中走来,又在漫天雪花中逶迤远去。初次见你,是在大草坪的English corner。你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远远向我招手,Welcome! 你是大一新生,充满着对象牙塔的美好向往。夏日清晨,我依窗读书,你一袭白裙,从楼下经过,风吹开了你的裙角,在风中旖旎,宛若夏花……”

  没有不好看的报告,只有想不到的报告。乍一看,还以为是一篇篇情色小说、校园小说,实际上是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亲手所写的一篇研报。作为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2011、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量化绩效考核排名第4、6位的“名家”,除了上述偷欢体报告,还写过文艺体、文革体和玄幻体等华丽丽的报告,而这位大神最近正带领国泰君安宏观团队积极参评新财富。业内人士表示,为了评上新财富、成为高帅富、赢取白富美,真是拼了,做个分析师也实在是太屈才了。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