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注册制改革方案年前推出 解聘一发审委员 鼓励证券公司IPO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注册制改革方案年前推出 解聘一发审委员 鼓励证券公司IPO

加入日期:2014-9-19 17:07:0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证监会:沪港通技术测试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沪港通试点可能推迟启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目前方案已经成熟,技术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各项功能总体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具体启动时间还未定。(中.证.网.顾.鑫)
  

 

  证监会:加强对两委委员的教育提醒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证监会将加强对主板发审委委员、创业板发审委两委委员的教育提醒,从严管理和要求,切实防范利益冲突,对违法违纪者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证监会:解聘16届发审委委员邓瑞祥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今日证监会将发布公告,解聘16届主板发审委委员邓瑞祥,由于邓瑞祥在担任发审委委员前,存在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情况,目前已经立案调查,邓瑞祥已不适合担任发审会委员,所以证监会解聘其职务,予以公告。

 

  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进一步补充资本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证监会发布通知,鼓励证券公司进一步补充资本,并清理取消有关证券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限制性规定;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IPO上市。(中.证.网.顾.鑫)

 

  证监会发文鼓励证券公司多渠道补充注册资本
  证监会近日下发通知,鼓励证券公司多渠道补充注册资本。其中包括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IPO上市,取消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成长性两项额外的审慎性要求。(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将进行修订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将进行修订。修订之后,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中.证.网.顾.鑫)

 

  证监会:将修改并购管理办法的要约收购
  改《证券法》的决定,取消要约收购等,证监会据此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条文进行修改并予以发布。
  张晓军表示,本次证券法对个别条款的修改,与证券法修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证监会:证券法修订正积极推进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全国人大财经委对于证券法修订正在积极推进。(中.证.网.顾.鑫)
  


  证监会:将强化市场诚信监督约束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以诚信数据库为基础,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为依据,建立违法失信信息的互联网公示平台,也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的诚信监督约束。
  

 

  证监会修改诚信管理办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证监会关于修改诚信管理办法的主席令正式发布。下一步,将以诚信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互联网查询平台。今后的重大违法失信信息将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平台查阅到。(中.证.网.顾.鑫)

 


  证监会:市场禁入等重大违法信息的效力期限为5年
  证监会今日(9月19日)正式发布关于修改后《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本次修改调整完善了一般违法信息的效力期限,一般违法信息的效力期限为3年,市场禁入等重大违法信息的效力期限为5年。超过了违法信息效力期限的违法信息不再进行公开。(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证监会今日发布《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此次修改主要明确证监会专门建立违法失信信息的互联网公示平台,重大失实信息会在这个平台查询到。(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称证券法修订正 积极推进修订路径明晰
  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人大财经委对于证券法修订正在积极推进。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证券法》的决定,按照此前2014年的立法工作计划,《证券法》修订稿将在今年12月份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接近修改起草小组人士透露,本月中旬全国人大财经委、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将召开《证券法》、《期货法》两法研讨班,计划再逐字逐句审议个中条款,到时两法的雏形将定。
  《证券法》争取明年6月份过三审。该人士指出,根据中国的立法程序,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要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审程序,才能最后获得通过。
  目前,市场对于《证券法》修订的预期主要集中在新股发行注册制的设置、证监会监管转型以及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接受记者采访的学界专家建议,修订后的《证券法》要具有前瞻性,把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未来可能遇到的新情况尽量纳入其中,在注册制引入方面,应符合我国实际,不能直接去掉审核环节,否则会使投资者受到更大损失。
  众所周知,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是《证券法》的修改。而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证券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国家主席签署第1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虽然这次涉及的内容只是要约收购不再事先审核报告的内容,但这一小改还是给未来的大改版《证券法》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市场普遍认为,新版《证券法》最终确定之日,也就是牛市正式确立之时。(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鼓励符合条件券商IPO上市 行业迎5重利好
  证监会近日下发通知,鼓励证券公司多渠道补充注册资本。其中包括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IPO上市,取消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成长性两项额外的审慎性要求。
  近期券商行业迎来多重利好。8月份市场交易活跃度继续回暖,月度换手率环比继续回升近14%。从上市公司业绩数据来看,8 月份证券行业整体的表现依然良好,其中IPO 项目的陆续发行对券商投行业务的持续回暖形成了有力支持。而受益于股市的整体回暖,不少券商的月度自营业务业绩也保持了良好表现。
  目前板块主要有三大利好逻辑:沪港通越来越近,推出之后将使板块尤其大券商实质受益,并且留有后续想象空间;新三板做市商业务自开展以来稳步发展,而券商融资渠道和杠杆的进一步放开也将全面利好此项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据报道,资产证券化业务转为备案制的规则修订稿已经起草完毕,乐观估计最早将在10月份推出,预计届时将打开行业的新一片蓝海。
  另外,9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公布关于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相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的通知,根据通知,上交所将原396只两融标的股票扩大为500支,原9只两融标的ETF基金维持不变;深交所将原299只两融标的股票扩大到400只,维持原6只两融标的ETF基金不变。本次扩容后投资者融资融券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增加,将激活两融市场活力,对快速增长的券商两融业务收入再次形成重要支撑作用。
  两融标的股票第4次扩容,8月融资买入额已占A股交易量12%,供给端再次打开空间。2010年两融开始试点期间,共计90只标的股票,在结构上较为偏重大型蓝筹股,对于试点初期的运行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随着两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两融业务的需求一直受到供给端偏少的抑制,标的扩容成为在供给端打开业务空间的主要途径。2011年11月沪深两市两融标的股票扩容至278只,2013年1月扩容至500只,2013年9月扩容至700只,2014年9月再次扩容至900只股票,再次打开两融业务空间。目前两融余额已突破5500亿元关口,9月11日两融余额5564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6500亿元。8月份融资买入额7310亿元,占A股总交易量12%,成为市场交易活跃的重要推动力量。(证.券.时.报.网)

 

  注册制改革方案年前推出 中小盘壳价值将逐步归零
  针对注册制改革的情况,证监会[微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预期年底前推出注册制改革方案,相关工作在正常进行中。
  安信证券研究了AH股的相对溢价和公司市值的关系,并据此估计了A股上市公司由于稀缺性带来的壳价值约为20亿元人民币(6.1397, -0.0003, -0.00%)。市值越小的公司壳价值占比越大,对大盘蓝筹股其占比是可以忽略的。以这一估计为基础,推算壳价值大约占到目前A股总市值的20%。随着注册制的逐步推进,壳价值将逐步归零。因为壳价值相对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而股票指数主要由大盘蓝筹组成,所以指数受到影响并不会那么大。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股东回报和优先股的试点,A股上市公司特别是大盘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将逐步提升。
  长期以来A股市场上由于IPO供应限制造成的溢价将逐步消失。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向市场化发行制度推进的重要标志。中长期看注册制有利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尤其利于风险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较强的公司。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融资成本下降有望驱动2014年证券行业业绩高增长。考虑到2014年是资本市场改革显著加速的一年,证券行业将是最为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行业。(证.券.时.报.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