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近日发表《不要倒在黎明前——“展望下半年经济和改革形势”》电话会议纪要,金时君整理了该报告的内容,今天分享给大家:此轮经济回调主要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原因,因此,市场已经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即:只有改革才能走出困局,开启新未来,造就大牛市。因此,关键是要看到政府改革的诚意和出清去杠杆进程的开启。
经过先锋学者对增速换挡的思想启蒙、公共政策领域的反复辩论、市场投资者的漫长等待,近期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改革提速的脚步临近了。无论是方案准备、政治保障、舆论引导还是形势倒逼,改革提速的“势”已趋形成,我们可能正站在大时代的转折点上。未来需要敏锐地捕捉改革和出清进程,这一过程将蕴藏着重大的风险与机遇。
1.经济虽回调但有底,9月将现托底式政策宽松
当前宏观形势最关键的两个变量是:经济回调和改革提速,一个是负能量,一个是正能量。经济回调正在成为现实。我们在之前报告中反复强调:6月是政策顶,之后政策不会再加码,7-8月政策放松的力度开始边际回收。一般政策顶部领先经济顶部1至2个月,预示着这一轮刺激推动下的反弹已结束。
关于经济是否复苏,市场一度存在争议,部分观察者因为6月政策和经济的反弹而乐观地表示经济即将复苏,我们仍坚持之前对经济是反弹而不是复苏的判断。原因是传统周期行业已在8月现出原形,近期的高频数据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虽然短期存在回调压力,但我们也再次强调,无须以这个逻辑看空中期未来,这次回调有底。这次经济回调在市场预期之内,不确定性在于回调将会有多深、新增的改革变量又能带来多少红利和机会。单一地过度强调经济反弹结束是缺少宏观大局观的表现,是选择性记忆。
从近期看,本届政府希望一边稳增长一边改革,不希望出现危机倒逼式的改革。因此政策将在9月托底,届时将会有一波政策再度放松,力度虽不6月,但比7-8月要大。10月1日是建国65周年小庆,同时10月将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在经济要求托底和政治要求和谐的情况下,预计9月政策放松的方式主要是财政上加快铁路、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国十条中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将会推进,货币政策似乎在8-9月份打开了降息窗口,我们认为通胀幅度不会太高,不会成为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的掣肘。原因有三:一、房价在持续回调,在房价底部尚未出现的情况下,物价很难真正见底;二、PPI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在回调,存在输入性通缩。最近猪价和菜价的上涨被工业品和房价下跌对冲掉;三、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是8月份的翘尾因素降0.6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将大幅消失,通胀仍然无须担忧。
2.改革即将提速,时间表路线图已明确
今年5月之后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改革提速。2012年是换届之年,不大可能有大力度的改革推进。2013-2014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树立权威之年,大力度反腐、整顿吏治。我们认为,改革是政治经济学,改革的方向和技术性方案大家大致都清楚,但相当一部分改革必须要触动利益,这就十分需要中央权威和领导人强势,软弱的领导人是不可能推动改革的。回顾30年改革历程,无非受益于两任领导人,而习近平主席具备这样的改革权威,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权威也得到空前的树立,这为推动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
近期从上海路演回到北京后,我们观察,8月上旬的北戴河会议上党内各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老同志可能对改革进度、反腐、党建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北戴河会议后,第四次深改组会议传达出的信号和前三次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调要真刀真枪的落实改革。回顾前三次会议,第一次重在建立改革推进机制,第二次讨论经济、生态、文化和司法的具体改革方案,第三次则重点在讨论财税和户籍改革方案,第四次已经明确给出改革规划,改革提速的信号越来越明确。
3.四中全会前瞻:为改革攻坚提供政治保障
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主题是依法治国,主要讨论三个议题:首先是阶段性总结反腐。进入制度化反腐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央继续高悬反腐利剑,保障改革的执行力;第二是司法独立,中央上收司法事权,加强中央权威,保障司法公正;第三是纪检双重领导,中央上收纪检事权,加强中央权威,保障反腐制度化。预计四中全会不会讨论具体经济改革方案,但此次会议将极大提高新一届中央领导权威,为改革攻坚提供政治保障。我们预计下半年到15年,司司法、财税、国企、户籍、土地、教育、文化等重大改革方案将陆续公布实施改革已经进入提速期,那么哪些改革会超预期?我认为是司法改革、财税改革和国企改革,这些改革方案将会陆续公布,包括重大的法律法规也会陆续出台,比如《预算法》、《消费税法》、《环境税法》、《资源税法》、《房产税法》、《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细则》等。
4.我们的核心逻辑:只有改革才能降低无风险利率,造就大牛市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我们的逻辑,也是和同行不一样的看法。相当一部分同行认为未来只有经济复苏,股市才会走牛,我们不太赞成这样一个逻辑,因为这种逻辑可能不适合这个时代。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年里,恐怕都看不到经济趋势性复苏,中长期经济仍然在寻底。如果要判断明年经济复苏,意味着GDP将升至8%以上,这就只能靠刺激,如果非要靠重走老路,这就不是复苏而是危机的节奏了,甚至将会秒停。
我们的逻辑是长期底部看到5%,但新5%比旧8%好,经济增速到5%,无风险收益率降将一半,股市走牛可上5000点。经济往下走,股市就不会走牛吗?不是的,这正是增速换挡期的特点,韩国2000年之后经济增速只有1992-1996年的一半,但股市迭创新高,日本、台湾在上世纪70、80年代经济增速换挡,但股市走牛。股市走牛核心看企业利润,而企业利润取决于破旧立新无风险收益下沉。
近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关键是无风险收益率过高,这样会产生两个负面效果,一是抑制企业利润,二是没有增量资金来到股市。无风险收益率过高的原因是旧增长模式拒绝出清,形成了三大资金黑洞,如果地产、融资平台、产能过剩重化工业未来开启出清和去杠杆进程,融资需求收缩,无风险收益率将会出现趋势性下降。从近期看,这种情景似乎在逐渐明朗化,负债率的攀升导致资金运行进入敏感区,高杠杆部门的“子弹”似乎已经接近打光了,加杠杆已经接近走到尽头甚至开始被迫去杠杆。
毫无疑问,市场化程度高的房地产部门率先展开了出清,并倒逼体制内两大领域的出清:重化工业过剩产能收缩,地方债务收缩。这就应证了经济史上的一句名言,“十次危机九次地产”,房地产要往下走,谁都扛不住,房地产长周期调整开启将倒逼其他两个部门的出清加快。我们现在看到地产销量大幅萎缩之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已经倒逼地方债务收缩,房地产投资下滑已经倒逼产能过剩重化工业产能收缩。虽然融资平台和重化工业相当一部分是体制内的领域,存在一定的出清刚性,但是中央已经用“新三大战役”破“三旧”,即:用财税改革破地方融资平台的无效资金需求,用京津冀一体化破河北的过剩产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归长周期调整新常态。
可以预见,未来确定的是,改革提速和出清加快,不能确定的是,高杠杆部门风险可能显露,我们将如何应对?最近决策部门有债务货币化之倾向,创设PSL工具,在风险显露的时候转化为QE把不良资产背走,通过扩张中央的资产负债表来背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
未来经济有三种前景:
第一种是快改革,大出清,风险显露,经济深蹲起跳,债牛之后股牛;
第二种是快改革,有效控局,经济直接起跳,股债双牛;
第三种改革低于预期,旧势力反扑,仅靠微刺激托底,加杠杆,慢出清,经济匍匐前进,没有未来,危机倒逼,股债双熊。
我给这三种前景分配的概率分布是5:3:2,改革提速后,道路曲折,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