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沪港通短期利好中期是双刃剑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兴业证券:沪港通短期利好中期是双刃剑

加入日期:2014-8-11 15:36:14

  兴业证券报告称,如果2014年10月美联储退出QE、明确加息进程,那么海外资金将可能阶段性撤离新兴市场回到欧美市场,从而导致沪港通开启后,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反而没有三季度那么大。

  沪港通的脚步越来越近,资本市场翘首以盼。近期兴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由于A股市场的相对配置价值优势明显,短期沪港通对于外资配置A股将是锦上添花。中期,沪港通则是一把双刃剑,A股市场水位将更容易受到国外资本流动影响。

  “如果2014年10月美联储退出QE、明确加息进程,那么海外资金将可能阶段性撤离新兴市场回到欧美市场,从而导致沪港通开启后,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反而没有三季度那么大。”报告称。

  兴业证券表示,若沪港通完全利用,将给A股带来3000亿的增量资金,对于自由流通市值规模4.7万亿元的可投资标的股票,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财富效应。预期不远的将来,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还将不断加大,比如深港通、基金互认、加入MSCI等,标的范围和投资额度将进一步放开。

  兴业证券报告称,沪港通有助于提升A股对海外资金的配置价值,沪港通对于QFII和RQFII项目是有力补充。沪港通的试点规模为3000亿人民币,数量级上已经和发展了12年之久的QFII规模(565亿美金)一致,并且多于RQFII目前获批额度(2500亿人民币),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投资配额增加50%,未来投资额度还有希望进一步放大。

  相对QFII/RQFII,沪港通受众更广,灵活性更强,额度利用率将更高。兴业证券认为,沪港通面向包括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所有境外投资者,理论上只要有港股通账户,就可以通过沪港通投资A股,且投资主动性更强。另外,留存资金还可原路返回,无锁定期,提高了资金的灵活度,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占用成本和汇兑风险。

  报告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流通市值在全球排名第五,但除了与港股恒生指数外,A股与发达市场估值以及新兴市场指数的相关性都较低,因此A股可作为海外资金寻求风险分散既多元化投资的良好标的。

  “近几个月,全球资金从欧美市场撤资而投向新兴市场,尤其是除日本之外的亚洲股市纷纷创新高,在此大背景下,A股市场成为落后补涨的资金洼地,而沪港通的标的也备受内外资共同追逐。”报告称。

  报告还指出,香港投资者对沪港通响应积极,从港交所反馈的信息看,约有110家券商对参与沪港通表达兴趣并递交了登记表格,这110家机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1%。近期RQFII的ETF基金出现连续大额净申购,热钱流入为沪港通预热做准备。

  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散户化,截至2014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初估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仅仅约为10%,回到近十年的最低点。而港股是以机构为主,机构投资者比例始终保持在60%以上,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过去十年呈现下降趋势。

  “沪港通将逐步改变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兴业证券表示,沪港通启动后,假设全部用完,且QFII(含RQFII)全部投资于A股,海外投资者投资规模理论上最大可达到9000亿元,相当于3.5%左右的A股总市值,相当于目前所有基金投资A股市值的77%。

  报告提示,沪港通有助于提升A股大盘指数及蓝筹股的活跃性,当前A股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小盘成长股、题材股,而海外投资者还注重估值、股东回报率和公司治理。随着外资占比提升,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也会被放大,“市值管理”“抱团取暖”背后的潜规则需要当心。

  “海外投资者可以利用沪港通买入蓝筹股进行利差套利。”兴业证券报告称,一旦沪港通将上海和香港股市联在一起,海外投资者就可以充分利用低价的海外资金来配置高分红收益率的蓝筹股,稳赚利差,还可以有股价波动的看涨期权。

沪港通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