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协议到期上海证券收回海际大和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合资协议到期上海证券收回海际大和

加入日期:2014-6-10 7:53:12

  脱去合资外衣的海际大和证券将面对整合之路

  财富里昂证券100%股权的整体出售,意味着一家合资券商将脱去合资外衣。如今又有一家合资券商面临回归,因为合资协议到期,上海证券将收回海际大和证券。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获悉,海际大和证券日前正在进行股权变更审批,手续完成后,海际大和证券将变身成为上海证券全资子公司。

  合资期已满

  “我们签署的合资期限为10年,今年期限已满,上海证券将收回投行牌照。”上海证券一位相关负责人称。

  上海证券另一消息人士也透露,上海证券收回海际大和证券外资股权,一方面是因为海际大和证券近年来业务开展不见起色,未达到股东既定预期;另一原因是协议约定的10年合资期限已经到期。

  “并非外界所说的,外资方日本大和证券意欲撤资才被迫收回股权。”上述消息人士称,就收回海际大和证券股权事宜,上海证券早于去年就已做出决定,也与外资方日本大和证券进行了沟通。

  上海证券内部的一致看法是,从研究所、资产管理到经纪业务,上海证券近年来各项业务发展不错,唯独投行业务没有起色,难与其他业务互动,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短板。

  证监会网站资料显示,海际大和证券现有投行从业人员59人,其中保荐代表人7人。海际大和证券成功发行且处于持续督导期的投行项目有5个,分别为东土科技(行情,问诊)、冠福家用(行情,问诊)、康耐特(行情,问诊)、依米康(行情,问诊)和我武生物(行情,问诊)。其中,冠福家用为非公开发行项目,其余4个为首发项目。

  前不久承销保荐的创业板项目我武生物,因为在新股发行中存在违规配售、涉嫌“中签返点”,海际大和证券被处以“3个月暂不受理证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责令处分有关人员”和“责令公开说明”的处罚;证监会还对海际大和证券高管计静波、陈永阳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海际大和整合尚未开始

  在上海证监局网站上,海际大和证券股权变更赫然在列。不出意外,6月25日就会见到初审结果。

  海际大和证券是由上海证券与日本大和证券株式会社于2004年合资创建,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为5亿元,其中上海证券持股67%,日本大和证券株式会社持股33%。

  海际大和证券的中方股东上海证券系上海国际集团控股的国有性质券商,而上海国际集团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金融投资集团。随着国泰君安证券股权划归上海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已控股两家全牌照证券公司,这与证监会要求回避的“一参一控”显然不符。

  基于此,日前上海国际集团以35.7亿元向国泰君安证券转让所持上海证券51%股权,借此解决“一参一控”及未来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为国泰君安证券A股上市扫清政策障碍。

  而海际大和证券股权回归上海证券之后,海际大和证券是继续以全资子公司形式存在,还是注销后以投行部形式存在,上海证券相关负责人称一切还存在变数,相关业务整合尚未开始。

  上海另一家券商研究所研究员则持不同看法,海际大和证券未来如果不注销,那将意味着国泰君安证券在整合上海证券后,还要将投行业务注入进去,以回避同业竞争问题,而这显然不太可能,“我的判断是,海际大和证券牌照以后可能不复存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