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逐渐退出证券交易舞台_理财热点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热点 >> 文章正文

做市商逐渐退出证券交易舞台

加入日期:2014-4-3 5:44:52

  张华君

  在技术创新的新时代,市场规则就是“优胜劣汰,胜者为王”。银行有计划地退出做市业务亦凸显了美国股票交易业务的变迁。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电子交易系统以其透明度高、公平、成本低和高效的特点,日益成为交易所交易系统的主流模式,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从1792年24个经纪商订立“梧桐树协议”起,纽交所就形成了以会员制自律监管为基础、以专家和大厅经纪商制度为核心的生存方式。上市证券的撮合由位于交易大厅的专家(指定交易商)进行,其在纽交所的双向竞价市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目前,纽交所仍采取双重交易方式,在推行电子交易的同时,仍保留已有222年历史的人工交易方式,即使用公开喊价、人工撮合的大厅交易方式。

  在10年前纽交所宣布大力推行电子交易的时候,纽交所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John Thain)就表示电子交易系统与人工撮合方式的有效结合,将大大加强市场的公平性和完整性,人工撮合方式对避免股价大幅波动还有一定帮助。

  “以前计算机没那么发达,就需要有做市商保持股票流动性,而现在电子系统基本都可以完成。不过,纽交所双重交易系统在大单交易方面更具优势。人工撮合方式更灵活,可减少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降低交易成本。”童红学对本报记者表示。

  举例来说,如果每天只有100万的股票成交量,客户要卖500万,通过正常的电子交易需要很多天才能卖完。此时通过做市商经纪私下推销,寻找潜在客户(即愿意接盘的基金),成交后再报进系统。“有时候找人接盘是个技术活,高级交易员才有资格处理这种交易。”童红学表示。

  不过对于证券交易界的老牌权贵纽交所而言,股票交易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的业务。其不仅要与纳斯达克[微博]这样的老牌竞争对手抢生意,众多较小规模的交易所新力军不断崛起,正在不断掠夺其市场份额,股票交易的盈利空间正受挤压,交易费用和佣金承受了巨大压力。而去年11月,纽交所也宣布正式“投奔”洲际交易所(ICE)。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