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走出系统性上涨行情的条件尚不具备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国信证券:走出系统性上涨行情的条件尚不具备

加入日期:2014-3-26 7:44:40

正如商品价格是由商品的供需决定一样,股票价格也是由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股价趋势也就自然地由股票供需双方的变动强弱决定。股市供给即上市股票规模,股市需求即能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总量。

第一、从内资看,4万亿投资后遗症决定了货币政策不可能宽松。4万亿投资在加剧产能过剩、资产价格膨胀等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流动性在实体经济体系外空转,因而,“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成了金融调控的主要内容。盘活存量就意味着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终结,偏紧货币政策的来临,春节以来央行不断正回购就是佐证。预计在地方政府、房地产以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资金的吸虹效应被遏制住之前流动性整体中性偏紧,利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股市资金面难言宽松。

第二、从外资来看,QE退出将导致资金外流。美联储公布的3月FOMC议息会议声明显示,美联储将维持每月缩减100亿美元的货币政策,并取消6.5%失业率的政策指引。同时耶伦暗示QE可能今秋结束,结束后6个月开始加息。这次议息会议声明比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任何一次美央行声明都有更强的收紧意义,一旦量化宽松退出,全球近20年来货币放水、流动性泛滥、廉价货币时代将宣告结束,资金将从新兴市场流出,回流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这是不可逆转的,只是不同的新兴国家由于资本管制的不同,流出规模、速度有别而已。这在印度、南非、印尼、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中已经得到了演绎。

第三、从供给来看,优先股试点、IPO再次重启、创业板改革将助推股市扩容。当前在沪深交易所排队的拟上市企业已达685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优先股试点、IPO再次重启、创业板改革等都有利于破解新股堰塞湖这个世纪难题。但是优先股不论其发行的目的是并购、回购还是补充资本金,都是扩容。IPO再次重启也只是在原有方案基础上打了些补丁,其市值配售规定会对二级市场产生抽血效应。创业板改革降低IPO门槛虽有利于抑制创业板的高估值,推进风格转换,但说到底也是扩容。

第四,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换挡转型阵痛期。1-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无论需求端、供给端都呈现幅度较大的下行,都超出了市场预期。中国3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意外降至48.1,创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且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中国经济放缓态势明显。国际投行也纷纷下调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高盛还将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速预期从原先的6.7%大幅调降至5%。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尽管当前股市已 “熊”到了2000点附近,破净个股上百,但当前A股市场走出系统性上涨行情的条件尚不具备。投资者宜以防御为主,动态把握改革带来的结构性主题投资机会,如国企改革、城镇化、新能源、节能环保、国家安全、消费升级等。

编辑: 来源:上海证券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