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势 加快推动证券监管转型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突破思维定势 加快推动证券监管转型

加入日期:2014-3-10 6:52:13

张常春/制图

  监管转型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市场各方各尽其职、归位尽责,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备案登记等事项,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松前端,加强中后端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证监局局长潘学先和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万玲玲昨日在做客新华网“2014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表示,监管转型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市场各方各尽其职、归位尽责。作为一线监管机构,地方证监局要突破思维定势,将在放松管制、推动行政许可的阳光审核,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等方面推动监管转型。

  放松管制 加强监管

  潘学先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这个问题,证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坚持事前放松管制,把很多东西放给市场,事中事后加强监管,提出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新要求。监管转型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备案登记等事项,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证券期货机构自主创新,同时确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

  “监管转型我理解最核心的内容就应该是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放松管制就是放松前端,减少审批,降低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就是中端后端要跟上,宽进要严管。如果没有严格执法、从严监管,对投资者的保护、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就很难落实到位。”万玲玲说。

  万玲玲结合一线监管工作谈到,深化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必然导致监管理念、内容、模式、方法从质到量的深刻变化,监管工作将面临转型的巨大挑战,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方法甚至思维定势、路径依赖都有可能不灵甚至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了,都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因此可以说监管转型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要求。

  潘学先介绍说,去年以来,辽宁证监局从两个方面推动监管转型。一方面是放松管制,推动行政许可的阳光审核。对行政许可事项及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梳理,废止了过去制定的三个指导意见,取消了对辖区经纪人制度的限制,鼓励各机构有序竞争,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务公开,阳光化办理行政许可,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前提下,将全部制度、程序、条件以及要求对市场都公开。以公开、民主的工作机制保证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强化监管的效果,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采取以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信息披露事中事后监管为工作重点;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为抓手,对证券期货机构进行监管;以事后查处为着力点强化检查效果。

  据潘学先介绍,辽宁证监局去年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有80件,批复69件,对1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年报专项现场检查,共查出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和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主要问题223个。

  监管转型是

  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万玲玲表示,今后围绕监管转型,将进一步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监管取向向注重投融资和风险管理功能均衡、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转变;监管重心向强化监管执法、规模结构和质量并重转变;监管方法向加强事中事后,实施全程监管转变;监管模式向共享式、功能型监管转变;监管手段向多样性、协商性、开放性转变;监管运行向公正透明严谨高效转变,也就是肖主席提出的六个转变。但无论怎么变,“两维护一促进”的核心职责不会变,监管的刚性要求不会变,监管执法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万玲玲还表示,“监管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市场各方各尽其职、归位尽责。审计机构落实好审计责任,保荐机构把好保荐的关口,我们的职责就是对市场不尽责、不守信的行为加以惩戒。监管转型不仅是监管部门的任务和使命,也会对市场监管各方产生深刻影响,希望市场各方给予理解和支持,也需要市场各方积极参与配合”。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