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回归15周年之际,粤港澳的“金三角”关系进一步升温。
2014年12月19日,商务部代表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广东与香港、澳门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这是内地与香港、澳门推进《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来的第11次政策升级。
根据此次协议安排,广东对港澳开放的服务贸易部门将达153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160个部门总数的95.6%,这标志着广东率先与港澳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这次协议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和国际接轨,使广东突破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升级发展更多种经济驱动模式;另一方面盘活存量,促进广东传统产业转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早在2003年,内地就开始了与港澳签署CEPA协议实现服贸自由化的进程。其后,广东省作为“先锋省份”屡次与港澳签署相关补充协议,并借助CEPA带来的便利,极大地推动区域服贸合作。
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1~9月,粤港澳服务进出口占广东全省服务进出口比重超过四成;2014年1~10月,广东承接香港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40.18%,占全省离岸业务总量的34.55%。
最新签署的服贸协议,显然有意加强类似合作,该政策包括支持港澳人才北上创业,对个体工商户开放了更多领域;并就开放领域做出具体承诺,除列明具体限制性措施外,对港澳服务提供者实行与内地企业同等的待遇。
据分析,相比港澳,广东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还是依靠传统制造业和进出口,而通过服贸自由化以及自贸区政策,引入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服务业和投资,是改善广东经济健康程度的出路之一。
广东省港澳办主任廖京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随着CEPA及先行先试政策的实施,粤港澳服务业合作快速增长,且合作领域已从传统的房地产、商业、餐饮、交通运输业拓宽到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业、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
林江认为,港澳地区拥有接近国际水平的金融、会展服务业,正好可以通过服贸自由化,与广东的传统制造业对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共享,进而拉升广东传统产业水平。
“另一方面,广东企业还可以通过复制港澳甚至东南亚国家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港口管理等方面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自我转型升级。举个例子,新加坡和香港的港口管理很有成效,可以把它运用对接到南沙的港口,未来还能通过消化吸收之后,将这套管理模式向内地输送。”林江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份协议是内地首次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这两份协议虽然落脚点在全广东省,但是突破点无疑落在了政策更加宽松、更加具备探索性的三大自贸区,三大自贸区成为了先行先试的试验场。
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表示,自贸区接下来会有六大方面的配套措施,包括负面清单更加开放、落实细化政府权责正面清单、改革商事制度、打通社会信用系统、规范行业标准以及制定医疗事故、金融风险等应急方案。
张光南强调负面清单将进一步升级。他告诉记者:“负面清单将更加开放。三大自贸区会根据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升级负面清单,例如深圳的金融行业可能会开放至97%;南沙会在服务业方面放开负面清单;横琴会在休闲娱乐方面放开负面清单。”
(责任编辑:HF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