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简述: 两市股指午后维持早盘强势,沪指一度涨逾5%后小幅回落。建筑板块个股午后继续强势,盘面上,马歇尔计划、银行、保险、证券、软件、高铁、机场航运、一带一路等板块涨幅居前。 午后两市较中午收盘略微有所回调,整体仍处强势区间,创业板基本维持在昨日收盘点位附近。 消息面上,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决定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2.2014年人民币贷款投放即将冲击10万亿元大关;央行未宣布降准,但创新货币工具使用,从“酸辣粉”(SLF)到“麻辣粉”(MLF)煞费苦心;11月扣动降息扳机,推动资本市场迎来快牛;流动性加速涌入金融市场,又让货币政策身处两难境地。 整体来看,随着金融板块以及机械板块联手走强,指数再度转变为二八行情。不过早盘指数的上涨存在几个隐忧,一来5日均线仍未冲过,上方高位抛压重,二来量能放大不明显,三来金融板块资金流入量并不惊人且个股涨幅参差不齐,虽然市场今日上午表现出强势反包,但究竟缩量的蓝筹行情能走多远,尚无法通过单日阳线得知,短期在量能不明显放大之前暂勿过分乐观。 【观点】 华讯财经认为,两市高开,沪指冲击3000点,技术面看,MACD技术指标刚刚形成死叉格局,短期下行的走势动能还是较为充沛的,虽然20日均线仍有一定支撑度,短线股指或将出现反弹,但量能萎缩,弹幅度有限,预计将在10日与20日均线之间展开震荡整理。尽管市场的涨势不俗,但是从整体成交量来看,大资金仍然处于观望的态势。这样对于走势提出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如果市场能够继续维持强势,那么观望资金的进场将带来指数在当前平台的突破拉升,如果之后熄火,则大概率会形成更加长周期的震荡,这也是对于未来,投资者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操作上投资者还是要做到不追高操作、回调敢吸。特别是在年底,改革政策频发、产业资金密集运作,部分符合政策方向、具有产业资本运作预期的个股还是具有较强的上涨弹性。目前的市场状态下,大金融是龙头,因此要持续关注,拿住筹码。近期的投资标的,可继续关注保险、煤炭、电器等近期的强势题材。 机构:资金持续进场 跨年行情可期 近期市场跌宕起伏,大幅波动令各方投资者在宽幅震荡的走势中倍感纠结,在注册制改革、证券法修订、转板制度理顺等制度性改革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市场热切关注改革牛市行情的到来。深圳国诚投资总监黄道林认为,跨年行情仍然值得期待,蓝筹股和成长股板块之间的跷跷板也会逐步转变但将会集中表现在个股的活跃上。深圳东方平昇投资研究总监尹国红表示,未来大盘指数仍会处于阶段性休整阶段,但部分超跌及滞涨的板块及相关个股将存在短线机会,场外资金也会不断涌入,明年市场仍将会涌现牛股。 个股料活跃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近期市场的宽幅震荡? 黄道林:今年市场表现活跃主要集中在权重板块,助推上证指数不断上行,但行情的“二八分化”非常突出,80%股票在震荡走平或下跌,只有20%股票在上涨。这主要是因为本轮行情仍是结构性牛市表现,指数震荡幅度增加也体现了结构性特征,去年是大盘股跌小盘股涨;今年则是小盘股跌大盘股涨,这是板块轮动的节奏。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如果没有准确把握指数行情的节奏,就会错失投资机会。 尹国红:从市场表现看,今年是大盘权重股上涨,而去年则是小盘股上涨,目前的状况本身就是去年结构化牛市的延伸,今年的牛市结构化特征非常明显。比如在2006、2007年是普涨性的,经济复苏使得所有上市公司获益,并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而今年经济复苏相对来说是一个L型的筑底走势,不同上市公司获益时间点拉得比较长远一些,造成不同板块的股票表现不同。 中国证券报:跨年之际,市场走势会如何演绎? 黄道林:此前波澜壮阔行情的出现实际上也预示着未来行情的向好,大量资金仍会推动市场往上走,这也会令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依然强劲。我认为跨年度行情里面,更多将趋向于个股演绎,经历不同板块轮动之后,未来市场就会出现个股分化。实际上这种分化,从这几日的表现也可以看到,尽管指数深度下跌,但仍有近千只个股在上涨,这就表明个股表现分化将是未来趋势,投资者需要轻指数重个股。 尹国红:前期大盘权重股出现暴涨,接下来也会进入一个休整阶段,这也会令股指步入震荡期。在震荡期间,个股的活跃度将会增加,前期滞涨的小票可能会有表现,而在大盘调整过程中,大盘股的短线超跌也会带来机会。整体上看,市场环境转好、千亿成交量垫底、场外资金不断涌入的情况下,从2014到2015年,肯定还会有更牛股票出现。我认为明年成长类股票机会还会慢慢到来,但其中分化也会更为明显,小部分股票会崛起。 跷跷板现象或减弱 中国证券报:不少投资者认为此轮行情由资金驱动,明年资金牛市会否持续? 黄道林:今年以来,资金推动的牛市实际上从万亿成交量上的确可以体现出来。从进场资金性质看,海外资金、房地产资金以及产业资金等均会从原来的市场流出,并看中A股的价值洼地优势而不断涌入。2015年,这批资金仍将会持续进场,这是因为相比国外成熟市场,类似银行、券商等估值仍相对处于低位,指数也尚未走到顶端,资金依然看中A股投资价值,但资金可能不会像2014年一样跑步进场,而是根据市场的节奏陆续进来。 尹国红:可以预计,明年资金面会比今年更好,一方面是整体货币政策趋于放松,财政政策将会更有力度,市场的资金状况会比较好。另一方面,整个股市财富效应凸显,尤其是进入12月份,资金跑步进场的迹象非常明显,市场成交量也在不断放大,伴随第一波资金进入,后续还会有更多后知后觉资金进场。此外,无风险收益率下降,令房地产类资金、信托类资金对股市兴趣大增,A股将成为这批资金更好的投资通道。 中国证券报:从去年到今年,蓝筹股和成长股之间的“跷跷板”表现突出,这种状况明年会否持续? 黄道林:今年这种跷跷板效应,比如蓝筹股涨小盘股就跌,小盘股涨蓝筹股就跌,实际上是受市场情绪驱动。而从单纯基本面考虑,投资小盘股和大盘股取得收益并不冲突。明年一旦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市场资金将会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中同时选择优质的具有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这样就不会出现那么明显跷跷板行情,明年这种情况可能会减弱。 尹国红:去年和今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即从成长股转换到大盘蓝筹股,而到了明年,市场很可能会风格切换,一方面市场重心还是转移到成长股方面,但会集中在成长性个股上。新股的补充也会令市场资金发生转移到新的成长股。另一方面是权重股表现也会出现分化,今年券商基建等蓝筹股涨幅比较大,但银行、保险、有色、煤炭、钢铁等涨幅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大,可能存在波段性机会。这也意味着蓝筹股和成长股的机会可能在明年会同时出现,只要有业绩支撑,这些品种都会受到市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