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融资潮来临11月已宣布融资额超1100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券业融资潮来临11月已宣布融资额超1100亿

加入日期:2014-11-24 20:52:32

  监管层刚刚放开券商融资和杠杆率,一波融资浪潮已经汹涌而至。

  嘉欣丝绸11月24日披露,将以3000万元自有资金,通过认购有限合伙基金份额,参与财通证券增资扩股。此前,物产中大九牧王两家上市公司,也已宣布参与财通证券增资。根据测算,财通证券此次融资规模约为48亿元。

  财通证券并非第一家进行融资的券商。梳理发现,包括该公司在内,最近一个月已有5家券商进行股权融资。加上短融、短债、次级债等融资工具,十余家券商近期计划融资规模已超过1100亿元,各家券商的融资手段也是各显神通。

  “通过外部融资,券商可以改善资金需求,进而提高资产收益率。”业内人士向分析,受资本制约,目前券商杠杆率不高。随着资本补充到位,券商业绩有望提升。

  十余家券商融资超1100亿

  据嘉欣丝绸公告,该公司将以自有资金 3000 万元,认购浙江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基金份额,定向投资于财通证券,双方已于11月20日签署协议。

  而在此之前的11月10日和17日,物产中大九牧王已分别宣布,以现金出资3.9亿元、2.02亿元,参与财通证券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这两家公司将分别持有财通证券约3%、2%的股份。

  公开信息显示,财通证券注册资本18亿元,控股股东为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96%。截至今年六月底,合并报表总资产279.66 亿元,净资产 48.37 亿元;营业收入 13.23 亿元,归净利润 2.76 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净利润的80%左右。

  在相关公告中,上述三家公司均未披露财通证券增资规模。而据九牧王披露,其入认购价为 2.98 元/股,认购数量为6800 万股。据此计算,此次财通证券新增股本16亿股,融资规模达到48亿元左右。

  近期宣布增资扩股的券商不仅是财通证券一家。梳理发现,从10月下旬以来的一个月里,包括财通证券在内,至少已有4家券商启动融资计划。

  根据光大证券11月20日披露,将向第二大股东光大控股在内的不超过十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

  广发证券也在11月21日宣布,其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议案》及H股发行相关的系列议案,计划发行交易完成后不超过总股本20%的H 股(超额配售权执行前。按广发证券目前超过800亿元的总市值计算,发行总股本20%的H股,其融资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而在非上市、拟上市券商中,天源证券也在10月下旬获得九鼎投资3.64亿元增资。据中纺投资收购安信证券方案,除了支付对价,中纺投资还将定增不超过9.79亿股,募集配套资金60.91亿元,用于补充证券业务资本金。

  实际上,进入11月份以来,券商融资步伐似乎骤然加快,券商融资潮亦将来临。除了股权融资,不少券商还通过发债补充资本。

  粗略统计发现,11月份以来,包括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等在内的11家券商,公布的已发行和待发行的的各类融资规模,已经超过920亿元,其中已发行规模约170亿元。加上定增和增资扩股,11月份券商各类融资规模亦达到1150亿元左右。

  补充渠道各显神通

  今年11月13日,中证协发布《关于证券公司报送资本补充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年内必须通过董事会批准的三年资本补充规划,并在12月31日之前向中证协报送。

  根据《通知》规定,除了鼓励券商通过IPO、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外,还将降低持股5%以上入股股东及信托公司、有限合伙企业入股证券公司的要求,并支通过优先股、减记债、可转债等新型工具补充资本。

  在此情况下,券商补充资本的方式也各显神通。如财通证券,其增资扩股中就出现了有限合伙企业的身影。据嘉欣丝绸公告,其入股财通证券,就是通过认购浙江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设立的有限合伙基金,而后者是由浙江省政府牵头组建的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企业。

  此外, 证券公司短债放行之后,获批的20家券商中,已有部分立即发行或即将发行。其中,国泰君安已于11月13日,在上交所备案发行10亿元短债。

  而已上市的券商,则是多途并举,融资能力也更强。如广发证券,除上述约200亿元的H股融资计划外,近期还推出了短融、短债等一系列融资计划。公告显示,11月17日,该公司已在深交所备案发行40亿元短债。此外,还在11月18日获得央行最高124亿元的短融额度。

  此外,华泰证券近日完成的融资也已达到70亿元规模。11月17日好21日,该公司分别发行了40亿元短融和30亿元次级债。

  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要求券商补充资本,实际上就是加杠杆,杠杆是净资产收益率驱动力。”华南某券商人士对分析,通过外部融资,券商可以改善资金需求,进而提高杠杆率,推动资产收益率和盈利能力。

  据申银万国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上市券商总体杠杆率为3.5倍,同比增加0.91倍,剔除客户保证金之后为2.58倍,同比增加0.7倍。剔除自营业务中债券抵押产生的负债和客户保证金之后,则为1.83倍,同比增加0.33倍。

  而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此前表示,普通券商杠杆倍数可以放大到5倍,优秀券商则可达到8倍左右。但根据《通知》规定,资本实力不足、风险覆盖率低于200%,或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低于120%,杠杆倍数不得超过5倍。

  “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就是资本补充渠道狭窄。”深圳某券商人士称,在此情况下,补充资本提高杠杆率,已是必然需求,另一方面,从业发展角度来看,加杠杆也是未来趋势,券商亦对资本充满渴求。

  根据公告信息,在宣布上述融资前,广发证券就已宣布,将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将由不超过500亿元提高至不超过70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两融余额已达7592.59亿元,已比6月底接近翻番。有分析认为,年内两融余额有望冲击万亿大关。而截至去年底,证券业净资产为7538.55亿元,净资本仅有5204.58亿元。

  “融资融券是券商未来主要增长点,但非常需要资本储备。但现在全行业净资产和融资融券规模接近1:1,根本不敷使用,况且其他业务也要消耗资本。”她说。

  除此之外,券商收购、增资也需要消耗大量资本。如国金证券西南证券东吴证券等多家券商,近期均已公布收购资产或向子公司增资计划。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