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两市探底回升,题材股炒作风云再起。沪指盘中最低探至2029点,后震荡盘升。深成指盘中探至7752点后掉头向上,跌幅缩小。创业板盘中涨逾2%,延续近期强势风格。板块方面,充电桩、医疗保健、智能穿戴、智能电网等题材炒作风云再起,涨幅居前。金融、农业、煤炭、地产走势疲软,拖累大盘。 华讯财经监测数据显示,今日上证综指开盘2034.22点,最高2052.28点,最低2029.25点,收报2047.32点,上涨1.61点,涨幅0.08%,成交546.39亿;沪市610家上涨,345家下跌;今日深证成指开盘7760.96点,最高7848.36点,最低7752.56点,收报7806.31点,下跌12.15点,涨幅0.16%,成交862.41亿;深市1047家上涨,575下跌。 【观点】 华讯财经认为,消息方面, 1、据东方早报,仅上周五和本周一这两个交易日,中央汇金已耗资逾20亿元买入ETF。2、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将逐步建立现金分红、股份回购、以股代息等综合回报体系。3、民营银行首批试点3至5家,阿里苏宁等4家呼声高。 华讯视点:经过近期大幅调整之后,市场已逐渐消化了各种利空消息。更重要的是,汇金入市、证监会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都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大盘短期在2000点上方有企稳的迹象。建议关注大农业、大消费、大信息服务产业等潜力板块和各项政策利好导向主题机会,回避短期涨幅较大但无业绩支撑的题材炒作。 弱市做多谨慎 融资布局分化 最近一个月,两融市场的融资情况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统计显示,在去年12月融资净买入额前50位的个股中,共出现了16张“新面孔”,这些个股共同的特征是基本面有了新变化或者涉及热门概念;而同时,多个大盘蓝筹股在时隔多个月之后重新进入融资净买入额前50之列。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凸显出融资客观望布局的心态:在经济趋弱、IPO开闸等因素影响下,蓝筹股估值渐显吸引力;与此同时,转型和改革概念仍是市场焦点,导致融资布局出现分化。 融资市场两极分化 在融资净买入额前50位的个股中,共出现了16张“新面孔”,这些个股行业较为分散,但多属于新兴行业,其共同的特征是基本面有了新变化或者涉及热门概念。例如,传媒行业的北纬通信、时代出版、奥飞动漫;电子行业的国民技术和有研硅股;医药生物行业的力生制药和恒康医疗;化工行业的闰土股份和上海石化;计算机行业的佳都科技和通信行业的中天科技等。 整体看来,这些新面孔大多受基本面转型优化或热门概念的带动。如12月涨幅超过七成的正和股份,拟增发募资31亿元收购马腾石油95%股权;涨幅近15%的国民技术,则受到大股东出售股权“卖壳”刺激,同时还有北纬通信受到4G业务和移动转售等方面的进展带动;涨幅超过三成的中福实业则是受到自贸区、土地流转等概念的带动;而恒康医疗则受到民营医院概念的带动。 类似的,包括华谊兄弟、华闻传媒、中兴通讯、电广传媒、网宿科技等在内的多个前期热门股也依然在融资净买入额的榜单前列。 而同时,不少大盘蓝筹股融资情况回升,时隔多个月之后重新出现在榜单前列。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金融股几乎霸占融资净买入额前十的席位,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东吴证券、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均聚集在榜单前列。实际上这种情况仅在2013年一季度出现过,此后各种成长和概念股的涌现,使得金融股难以聚集在榜单前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股普遍在去年12月末融资买入额明显增加。同时,贵州茅台、万科A、格力电器、中国建筑、大秦铁路、中国神华、华侨城A、中国铁建等大盘蓝筹股时隔多个月之后,也再度进入融资净买入额前50之列,且其中不少个股目前的融资额依然呈现逐步放大趋势。 实际上,融资市场上的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与A股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去年12月跌幅较大的行业除了采掘、有色、钢铁、交运、银行等蓝筹板块外,还有传媒、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商业贸易等前期热门板块。 融资纠结 布局两端 随着IPO开闸的临近,近期多个公司连续获得上市批文,显示出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再加上新三板扩容、海外资金流出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市场对资金分流的恐慌情绪使得市场普遍出现了连续阴跌。当前,即便被认为受益于IPO重启的券商板块也难以避免下跌,融资客的布局显示出其对后市持谨慎观望态度。 当前IPO对市场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新股发行速度与资金流入速度相适应,那么对券商的业绩、对创业板挤泡沫均会带来帮助;而如果新股发行速度过快,资金跟不上,那么很可能导致市场走弱,券商的收益也就无法保障。 而在IPO影响难预料、二级市场恐慌情绪升温的背景下,股价不断下跌的蓝筹板块的投资价值逐步凸显。在炒新预期下,不少前景不被看好的大盘蓝筹板块出现连续下跌,拖累了市场行情。大多数上市银行股股价“破净”,但依然“跌跌不休”;同时,传统经济模式下的周期股如采掘、钢铁、水泥等也集体下跌。但是,这也使得这些板块的安全性提升,投资价值逐步凸显。 不过,从经济面、资金面和政策面总体来看,转型、改革趋势意味着创新型行业和公司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量新股上市,炒新热情将使得市场对中小盘创新型公司的挖掘力度和炒作变得更热烈,从而使其依然是市场中最能吸金的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