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董事长:互联网金融做得更好不如做得不同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德邦证券董事长:互联网金融做得更好不如做得不同

加入日期:2014-1-28 6:40:41

  一场金融变革因互联网的介入而加速,券商股票交易佣金战几年前便已打响,但真正的冲击可能刚刚到来。德邦证券董事长姚文平表示,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对券商交易佣金费率的保护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养在温室里反而降低了免疫力。

  他表示,过去几年来券商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佣金收入不再像以往占比那么高。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之际,与其一味苦思如何“做得更好”,不如考虑如何“做得不同”。

  1月15日,余额宝规模突破2500亿元,天弘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随即超过行业龙头华夏基金,这让券业人士不再敢轻视互联网金融。

  “我原本看不懂也看不起互联网金融,可最近我很担心金融机构就这么被玩死了。”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互联网加速了行业革命,而金融机构必须拥抱这种变革,否则如果继续不以为然,将会被淘汰。

  近日,德邦证券董事长姚文平撰写的《互联网金融》一书面世,他在一次读书会上分享了他个人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看法。他表示,互联网金融例如余额宝,首先与公募基金合作而非券商,那主要是因为券商资产管理有着私募的性质,目前对券商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来自交易佣金方面的压力。

  姚文平说,回过头来看,券商佣金率水平迟早都会分化。一方面,对于不需要提供额外服务的活跃交易客户,佣金总体上存在下降的可能;另一方面,对于需要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高端客户而言,交易佣金可能不仅不会下降,还存在上升的可能。因此,简单地对交易佣金进行保护并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就像小孩早晚要经历风雨,养在温室里反而降低免疫力。这是选择短期忍受痛苦还是“温水煮青蛙”的问题。

  他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第二类是创业公司,如网贷(P2P)、众筹等;第三类则是金融机构。“但未来将分不清彼此和你我,互联网和金融相互融合,分不清边界。监管其实好办,只需要监管金融机构主体本身,而不管股东是谁”。

  虽然互联网金融还未进入券商资管领域,但未来并非没有可能,甚至还会出现线上的撮合交易平台。

  为什么互联网能跑到金融领域搅局?对此问题,姚文平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国内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加上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互联网金融违规的成本远比拿着牌照的金融机构小得多。这也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可以冲击金融,却没有在电子商务等自身拥有明显优势的领域引发新一轮大变革原因之一。

  外来者的闯入往往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姚文平认为,这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老想着做得更好,其实是个误区。”他认为,以往金融机构总费尽心思想着在别人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却比较少考虑怎样做得不同。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到来,与其一味地苦思如何“做得更好”,不如考虑如何“做得不同”。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