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泰大股东抛售筹码 抢壳者露面紫江不松口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威尔泰大股东抛售筹码 抢壳者露面紫江不松口

加入日期:2014-1-13 9:27:57

威尔泰也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现在重组的条件跟IPO的条件是一样的,壳就没啥吸引力了。”

2013年12月,威尔泰(002058.SZ)大股东紫江集团突然减持上市公司1434.48万股股份,套现近1亿元。理财周报记者从接近威尔泰人士处证实,此次套现背后是机构接盘。

早在2013年9月份,市场上已疯传众机构在争夺威尔泰这一优质壳资源,大股东减持让此事看起来更加扑朔迷离。理财周报记者目前从多方获悉了解到,“上市公司不愿意卖壳,大股东紫江集团也一直没有松口”。

作为上海鼎鼎有名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外界评价紫江集团资本运作能力高超,旗下已拥有2家上市公司,不过其经营能力则一般,威尔泰自2006年上市以来经营情况不甚突出。

大股东套现1亿元,机构接盘

每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背后似乎都有故事。

2013年12月27日晚间,威尔泰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紫江集团”)于12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票717.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减持后,紫江集团仍持威尔泰2338.0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30%,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值得指出的是,自2013年12月初公开减持计划以来,紫江集团已不只一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早在2013年12月12日,紫江集团已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同样减持了威尔泰717.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据理财周报记者计算,紫江集团通过上述两次减持抛售10%股份,共套现约9955.45万元。

这也是紫江集团自2009年8月3日解禁以来首度减持威尔泰股份。而紫江集团控股另一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威尔泰的第二大股东)——紫江企业(600210.SH)则曾在2009年11月16日减持威尔泰118.3万股股份,套现约1717.72万元。

威尔泰公告,紫江集团减持是“因自身资金需要”。2014年1月9日,理财周报记者致电威尔泰董秘殷骏希望了解大股东进一步计划,他的回应是,“这个我们该披露的已经披露了,其他的我也不清楚。”

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大宗交易数据发现,紫江集团2013年12月12日进行的大宗交易共分两笔(折价率均为0),卖方营业部均为“申银万国证券上海关岳西路证券营业部”,而买方营业部则包括招商证券交易单元(353800)和东吴证券上海西藏南路证券营业部;2013年12月27日的大宗交易同样分两笔(折价率均为0.88%),卖方营业部也都是“申银万国证券上海关岳西路证券营业部”,而买方营业部除了同样包括招商证券交易单元(353800)外,还有招商证券上海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

公开资料显示,所谓交易单元,就是券商本身作为会员在证交所的一个业务单位,享有使用权。华南某券商老总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这个股权卖给了机构,第一买卖转让的席位就是机构席位;第二是折扣,一般机构买过去折扣都是比较少的。”

随后理财周报记者从接近威尔泰的人士处证实到,“问过公司权威人士,确实是卖给了机构,它的减持量比较大,怕影响股价,所以它就找了个机构,机构刚好想建仓配置这个股票。这样紫江集团卖出的股权就直接跑到机构的账户,不会对二级市场的股价产生影响,这是对上市公司最好的选择,既达到了减持,机构又完成了建仓,而且成本都低,利空变利好。”

不过,当记者就机构接盘一事向威尔泰董秘殷骏求证时,其表示,“这个问题你要去问大股东,我不清楚。”记者进而致电紫江集团,但前台人员以实名转接为由不予通传,至截稿日未能取得联系。

值得指出的是,尾随紫江集团其后,任副总工程师的威尔泰高管人员李程生也于2013年12月31日抛售威尔泰1.8万股股份,套现约12.8万元。而据记者统计,自解禁后李程生共计24次减持威尔泰16.98万股股份,套现约195.09万元。

“目前没有重组计划”

而随着大股东抛售威尔泰股权,近年来市场上关于“威尔泰卖壳”的传言则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资本市场人士表示看不清,这是紫江集团在应买壳方要求于重组前进行减持,还是大股东根本没有卖壳打算转而套现。

早在2013年9月,有华东投行并购部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我们看上了一个好壳威尔泰,找公司的同行都踏破门槛了,挤不进去。压力太大了,好壳竞争太激烈了。”

彼时,IPO已停滞11个月,一壳难求,好壳更难。求壳者众,买壳者和投行中介使出浑身解数找壳。

投行看壳,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看壳市值,因为市值决定重组后新股东的持股比例。

在借壳市场,投行找壳的市值标准是“市值最好不好超过15亿,股本2亿以下,”10亿市值以下的壳最为珍贵,注入资产的体量最好控制。

而记者根据统计,当时整个A股2467家公司中,市值10亿以下的公司仅有16个,其中就包括威尔泰。并且,威尔泰的总股本也仅有1.43亿股。

“市值意味着重组后的持股比例,意味着钱。对买方而言,持股比例非常重要,关系到注入资产被别人分享的问题,壳越小,借壳后新股东持股比例越大。”深圳某投行并购部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第二步是判断壳的干净程度。一般而言,干净的壳账面资产负债表比较简单,负债少,没有官司或纠纷。截至2013年3季度末,威尔泰总负债仅5503.88万元,净资产只有1.88亿元,也较符合这条标准。

第三步是判断股本大小和股东构成。同等市值下,股本越小,机构投资者股东越少越好。而就威尔泰而言,截至2013年3季度末,威尔泰前十大股东中并无机构股东。

鉴于壳资源优质,重组预期已让市场闻风而动。

威尔泰2013年中报显示,早在2013年2季度已有众多超级牛散提前集结其中,南京香水大王周信钢(同名)与其夫人李欣(同名)都是新进股东,分别位列第9、第4,周信钢的女儿周晨(同名)则是加仓26.55万股,为威尔泰第5大股东;一家三口合计持有401.84万股。另外多次联手炒作的超级牛散周爽(同名)和周宇光也合计持有577.50万股。

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 money-week)记者查阅披露在全景网(微博)互动平台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时还发现,自2012年8月23日后未有机构光顾的威尔泰今年共有2次调研记录,让市场浮想联翩。

2013年10月23日,广州罗尔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姜绪荣、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晓辉以及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柳菁曾到威尔泰调研。

2013年11月25日,东兴证券侯建峰也曾登门造访威尔泰

“像律所会去调研,应该是受人委托。”记者从接触到这些调研人员的人士处了解到,“他们也是因为听到借壳传言想去了解情况的,但上市公司本身好像没有那个意思。”

这与前述华东投行并购部人士的说法同出一辙,“是去过很多机构谈借壳,但是这个企业好像一直没松口,对卖壳不同意。我们也通过内部人士了解过,公司说不重组,但如果有消息会披露。”

2014年1月9日记者就卖壳一事向威尔泰董秘殷骏求证时,他的回应也是,“目前我们没有卖壳的计划,比较明确。”当被问到大股东减持是否为了进一步卖壳,他表示,“这个是大股东自己的安排,它只是减持了之后通知我们。”

接近威尔泰的人士则认为,“11月证监会就提出了注册制,现在就算是想谈借壳,威尔泰也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现在重组的条件跟IPO的条件是一样的,壳就没啥吸引力了,想上市还不如自己去排队好了。”

背后操手沈雯:重资本轻经营

“紫江集团下面有两家上市公司,一个威尔泰,一个紫江企业,它是民营企业,不知道怎么想的,应该不会借壳。”前述接近威尔泰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熟悉紫江集团的市场人士也认为,“沈雯(紫江集团董事长,威尔泰实际控制人)自己就是资本运作高手,会愿意卖壳吗?他自己还要玩,不太可能卖。”

在上海,紫江集团是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蛮大的,是那种都听说过的企业。”就职于上海的一位资深律师告诉记者。

公开资料显示,紫江集团创始于1981年(成立于1991年),是上海地区一家以实业投资为主的民营企业。其资本运作能力在市场上皆有口碑,早在1999年紫江集团旗下即有一家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紫江企业,主营新型材料包装。

“紫江集团是从一个小小的包装厂以3万块发家的,发展到现在以包装业(对应紫江企业)为核心,涵盖高新区、房产置业、仪器仪表(对应威尔泰)等行业的一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沈雯的资本运作能力可见一斑。”

目前紫江集团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紫江企业威尔泰,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紫竹高新区,一家五星级酒店——万豪虹桥大酒店,控制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整个紫江帝国十分庞大。

不过,在外界人士看来,沈雯的经营能力远不如资本运作高明。“沈雯很少插手经营的事情,也不怎么到上市公司去。”前述接近紫江集团的人士表示。

威尔泰2012年年报披露,截至2012年12月31日,紫江集团(母公司)总资产仅为2.83亿元,净资产为1.05亿元,净利润2783万元。主营包装业务的紫江企业尽管创收80.57亿元,但仅实现净利润1.62亿元,盈利能力不高。而从事通用仪器仪表制造和销售的威尔泰的经营形势最为严峻。

自2012年一季度起,威尔泰的业绩开始大幅下滑。2012年全年仅盈利515万元,同比下降近6成。到了今年,威尔泰依旧受下游行业影响严重,上半年净利润亏损61万,三季度才勉强扭亏,但净利润也只有97.87万元,同比下滑63.82%%。

而伴随业绩下滑,威尔泰高管离职的情况频频发生。

2012年3月27日威尔泰独立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集人、提名委员会委员顾洪涛离职。2013年1月7日,制造总监陆春亮离职。2013年3月29日,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梁怀喜离职。步入2014年,1月4日,威尔泰公告称,内部审计负责人陆荣也提出了辞职请求。

高管离职之频繁,实属罕见。不过当记者向威尔泰董秘殷骏了解为何高管纷纷离职时,其只是强调表示,“公司的经营没有任何问题。”

(理财周报)

编辑: 来源: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