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奥尼尔离任再唱多中国“金砖四国”扩张之路存疑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高盛奥尼尔离任再唱多中国“金砖四国”扩张之路存疑

加入日期:2013-5-9 5:08:41

src=http://img.jrjimg.cn/2013/05/20130509045944405.jpg

  5 月7 日,周二。一周前,替“金砖四国”(BRICs)冠名因而无人不识的高盛资产管理主席奥尼尔(Jim ONeill),发表离任前的“告别作”,继续看好以中国为首新兴大国的经济前景。

  按其估算,中印两国在2011 至2020年间将并驾齐驱,各自以年均7.5%的步伐增长。

  奥尼尔的运气

  奥尼尔在分析界毁誉参半,批评者认为,他为了拼凑出一个掷地有声的简称,把四个异多同少的经济体硬生生地扯在一起,却幸运地因此而得享大名。然而,不容否认的是, 自“金砖四国”一词于1991年问世以来,不管以资源输入国、“世界工厂”姿态横扫全球的中国,抑或在商品牛市中大蒙其利的资源出口国巴西、俄罗斯,还是在全球化外判成风下获益匪浅的印度,经济于随后二十年皆欣欣向荣。

  从表中统计可见,中国在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两个十年期, GDP俱以年均10.5%的步伐增长;印度经济期间亦分别以5.6%和7.5%的幅度扩张。由此可见,奥尼尔纵使一如其批评者所指般“误打误撞”,由他拼凑出来的金砖四国,在环球经济中重要性与日俱增,却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就如乾隆盛世一样,历史是以过去式写成的,奥尼尔对金砖四国未来数年的增长预测,老毕不禁要打上老大一个问号。

  记得小时候,祖父尚在人间,老毕与爷爷闲来聊天,话题偶尔亦会触及“国家大事”。想来祖父在英治时代受过“红须绿眼”之辈欺负,是故常以中国有朝一日成为世界强国、跟美英平起平坐为念。虽说爷爷也有一个“中国梦”,但由于当时中国仍是一穷二白的第三世界国家,祖父“实事求是”,时常嗟叹中国、印度穷斗穷,两个人口大国加在一起,又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倘若爷爷在天有灵,应为中印两个“穷鬼”1980年加起来占全球GDP不足5%,跃升至去年的20%而大感安慰,加入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去年占环球经济产出更高达四分之一。

  然而,话得说回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字显示,中印两国2012年经济增长总和,却处于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金砖四国的未来

  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从无到有、国民生产力爆炸性增长、数以亿计百姓脱贫,另有逾亿群众跨进中产小康门槛,这个翻天覆地的过程,到了今天大概已走到尽头,中国今后迎来的是人口老化劳动力后劲不继,经济转型增长模式改变,高速扩张的日子可能一去不返的现实。同样,印度经济改革蹒跚不前,加上全球化逐渐不得人心,印度能否继续享受产业外判衍生的“红利”数在未知,这意味着印度这个国家跟持续高增长恐怕亦对不上口。

  许多专家相信,2020年前,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登上世界首位;金砖四国总产出则从目前占环球GDP四分之一,进一步攀升至三分之一水平。不过,由5%跃升至20%容易,从20%增至35%却可能阻力重重,原因正如前述。

  彭博早前报道,中共最高决策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25日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自2004年以来首次集中讨论经济问题。重点是,内地首季GDP增幅只有7.7%,逊于市场预期,引起一些人不安。然而,在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官方声明仍强调必须高度提防金融风险,同时突显刺激消费实现经济再平衡的重要性。

  部分中南海观察家对此的解读是,中共最高领导层已就容许增长减速达成共识,为总理李克强抗衡宽松要求凝聚政治能量。

  中国告别由投资、出口带动的高速增长,对资源需求将产生什么影响,从近期商品价格走势也许可窥一斑,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对巴西、俄罗斯以至澳洲等商品大国意味的又是什么?这些均是给投资者出的一道足以左右今后十年八载棋局布置的问题。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