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25日电(记者 王俊禄)东海渔区是中国渔业资源最丰富、产量最高的渔区。然而,由于多年高强度的捕捞作业,及陆源污染等因素,令传统的春季鱼汛已消失不再,鱼类营养级下降明显。
这几个月,浙江台州渔民徐再国将渔船靠在了码头,给渔工放了长假。3月份的一次出海捕捞,让他对现在的渔业资源十分失望。“大海捞鱼像捞针一样”,徐再国抱怨说,“最惨的时候,出海6个小时,捕上来的鱼价值不过千元,而柴油成本就要6000元。”
记者近期在一些东海渔业重点地区看到,为避免亏本,大批渔船选择宁愿驻守码头,也不愿出海作业。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春季则是东海捕鱼的黄金季节。“随便撒上几网,便鱼虾满仓”,台州椒江海义海洋渔业公司书记周财国打了个比方,当时渔区有句俗话叫“欠债如牛毛,只消海水一夜潮”,以此形容当时渔业资源的繁盛。
令周财国十分怀念的那个时代,还是中国传统的“生计渔业”,两三个人出海作业,赚的钱能够糊口就满足了。即便是十几年前,春季的东海,大小黄鱼、鲳鱼、鳓鱼等鱼种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月光下安静的“渔光曲”被轰鸣的大型船舶取代,商业捕捞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数万条渔船像篦子一样把东海梳了一遍又一遍。高强度捕捞下,很多幼鱼根本没有长大的机会。
渔民一面抱怨成本高,收益少,产值低得可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加入这种掠夺式捕捞。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仅浙江的在册渔船马力数就增加了4倍以上,意味着捕捞强度成倍加大;此外,捕捞技术更加先进,原来渔民靠海水观测鱼群,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起锚要手工,现在则都被先进的机器、仪器取代。
这样的现状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警觉。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东勇表示,说“东海无鱼”有些言过其实。然而,东海渔业资源在衰减,却是不争的事实。从浙江省海洋研究所十几年的研究结果来看,这几年的渔业资源状况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鱼种间表现不一,有些鱼类数量骤减,也有鱼类在增加。
据介绍,近十来年,东海渔业资源的整体质量在下降,鱼类的营养级已从3.8降低到3.5。从具体鱼类来说,带鱼、小黄鱼、鳓鱼、马鲛鱼、大黄鱼等在逐步衰退,而营养级较低的鱼类在大量增加,如虾类、蟹类、墨鱼类等。
针对渔民反映的“无鱼可捕”的说法,林东勇说,从近20年看,东海渔业已经形不成春季鱼汛,“春汛”期都是“春荒“,三四五六这几个月份捕捞状况都不理想,除了虾和蟹,基本无鱼可捕。目前,东海主要捕捞季节是冬汛。
来自渔业部门的分析称,东海渔业资源衰减的原因多重,除了陆源污水、各类船只的排放外,无节制的高强度捕捞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少渔船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捕捞,比如电脉冲捕鱼、灯光围网、帆张网等,带有极大的破坏性。
“目前东海渔业最大的矛盾,是日趋强大的捕捞能力,与日益衰减的渔业资源之间的矛盾,一切政策的制订都应当从这个实际出发。”林东勇认为。
好在政府和民间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进行系统性修复。为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每年投入3000万元增补鱼苗,部分鱼种紧缺现象有所缓解。
而浙闽两地近百名船老大也自发联名建议,延长灯光围网的禁渔期。这被各界看做是着眼长远利益、自觉保护渔业生态的行为。
与此同时,东海部分省份的渔业主管部门正加紧研究对策,探索捕捞配额制度,并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同时,着力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理顺体制机制,改善执法环境,并强化对陆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
作者:王俊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