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周一清仓工行H股 7年狂赚约430亿元 市场解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高盛周一清仓工行H股 7年狂赚约430亿元 市场解读

加入日期:2013-5-21 8:01:0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高盛清仓工行 套现11亿美元
  高盛11亿美元出清工行H股
  高盛抛空工行H股 7年狂赚65.1亿美元
  高盛周一清仓工行H股 7年狂赚约430亿元
  消息人士称高盛或因资本压力清空工行
  A股银行股持续走强 未被外资唱空左右
  银行H股获资金流入 市场淡看浑水唱空
  银行同业业务激增潜藏何种风险

  高盛清仓工行 套现11亿美元
  昨日港股收市后,有消息称高盛以每股5.47港元至5.5港元的价格,以大宗交易方式售罄所持工行H股,出售价格较当天收盘价折让约3%,套现约11亿美元(折合约67.5亿元人民币)。至此,高盛已不再持有工行股票。消息传出后,记者第一时间通过市场人士证实了该交易。
  昨日有市场消息称,高盛当天减持所剩的工商银行H股持股,记者通过多方了解确认了该消息。有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并不代表高盛看空中国银行业。
  昨日港股收市后,有消息称高盛以每股5.47港元至5.5港元的价格,以大宗交易方式售罄所持工行H股,出售价格较当天收盘价折让约3%,套现约11亿美元(折合约67.5亿元人民币)。至此,高盛已不再持有工行股票。消息传出后,记者第一时间通过市场人士证实了该交易。
  这已是高盛12个月内第二次减持工行H股股份,前一次是今年1月28日,当时也是以大宗交易形式出售了约10亿美元的工行H股股票。这样,从2009年6月到昨日,高盛以同一方式先后6次减持工行股份,直至完全退出工行。市场人士称,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是最低限度减少市场波动的有效手段。
  2006年,高盛及旗下基金出资25.8亿美元,购入工行7%的股份。市场人士认为,高盛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及中国银行业,减持本身只是作为其投资7年的投资风险管理的安排,不可一味解读为外界所称的看空中国银行业发展。
  市场对于此次减持还有不同的解读。有机构人士表示,近年来全球经济走势复杂,各国监管层对银行资本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高盛带来一定财务压力,这也可能是其选择减持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中资券商对中资银行股仍持续看好。记者发现,近期中银国际、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均发布了看好中资银行股的研究报告。而被减持的工行今年以来股价稳定,年初至昨日收盘工行H股价格从5.5港元升至5.64港元,A股价格从4.15元升至4.19元。(.证.券.时.报)

 

  高盛11亿美元出清工行H股
  多名消息人士昨日透露,5月20日收市后,高盛通过场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工行(601398.SH,01398.HK)H股股份,套现约11.2亿美元(约68.75亿元人民币)。这亦是高盛第六次减持工行H股,本次减持之后,高盛不再持有工行股票。
  据接近交易的人说,高盛从2006年开始一直是工行的投资者,慢慢减持是高盛出于风险管理和资本金的考虑,因每个季度对其他银行的投资都要按市价调整,以市场价格定价反映在当季高盛的盈利状况上。
  “一段时间以来外资投行对中国的银行股都在做减持的动作,高盛此次操作也难说只有一个主要因素,可能基于自身和市场的考虑。”一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本报分析称,减持有可能也是因为高盛有更好的资产配置。
  5月20日工行H股收盘价为5.64港元,上涨0.08港元,涨幅为1.439%。
  高盛折价出清工行
  高盛此次在场外市场以每股5.47至5.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大约15.8亿工行H股,价格比当日收盘价折让约2.5%至3%。
  高盛自2006年投资工行股份,此前共进行了5次减持。今年1月份,高盛就减持了工行13.5亿股,套现10亿美元。此后就有消息称高盛在积极寻找下一步减持工行的接盘者,摩根大通和黑石正是高盛的接触方。对于此次高盛出清工行的接盘者是不是上述两家机构,尚不得而知。
  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称,没有在今年1月的销售中完全清空工行股份,是考虑到希望减少对市场和对工行股份价格的影响。
  “外资投行投资中国的银行股,钱肯定是赚了的。所以只要不亏钱,外资投行在资金头寸可能比较紧张的时候减持银行股还是比较划算的。”上述银行分析人士称,高盛在这个时候减持工行,选择的点位还是比较高的。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高盛此前5次分别是:2009年6月,高盛减持工行30.33亿H股;2010年10月,高盛出售工行30.41亿H股;2011年11月,高盛再次出售工行17.52亿H股;2012年4月,高盛减持工行38.58亿H股;2013年1月,高盛减持工行13.5亿H股。
  按照工行在减持时间点的港股价格粗略估算,高盛对工行的投资累计获益98.2亿美元。对于此次高盛折价出清工行的H股,有消息称,原因之一可能是全球监管提高银行业资本质量,高盛也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有这个可能,但是减持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银行股再遭“唱空”
  今年以来,银行股再遭外资投行“唱空”。
  3月份,摩根大通更是以报告形式,将中国股票评级降为“减持”。同时还建议购买看空中国四大行的金融衍生品。
  根据相关信息,4月12日,摩根大通在场内减持了农行4235.77万股H股,套现1.5亿港元。当天花旗也出售了农行9259万农行H股。4月17日,美国基金The Capital Group场内减持农行1亿股H股,套现3.422亿港元。今年5月4日,淡马锡也减持了建行16.11亿H股。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被外资投行看作是中国股市不利的因素。而唱空银行股,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上述银行业分析人士称,中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多重因素下,其盈利的压力确实存在,而不良率的上升则是市场最为担忧的。不过,如果从目前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来做减持银行股的判断,理由尚显单薄。
  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4382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103亿元;不良贷款率由去年四季度的1.0%下降至0.9%。
  在一边唱空中国银行股的同时,外资投行也在见机买入。以摩根大通为例,在今年4月30日,其增持农行3275.6372万股H股,每股平均3.71港元,涉资1.215亿港元。(.第.一.财.经.日.报)

 

  高盛抛空工行H股 7年狂赚65.1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昨日(5月20日),知名投行高盛悉数售出其持有的工行H股,交易价格为每股5.47~5.5港元,较工行H股昨天收盘价5.64港元低2.5%~3%。一位接近高盛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消息属实。
  据了解,高盛自入股工行后,先后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投资7年累计获利约65.1亿美元。
  “如果接盘的企业也在港交所上市,工行有披露上述信息的义务,包括交易的具体价格。从工行并未披露来看,外界只能在一个季度后,查阅港交所股权登记披露中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和主要持股人信息变化情况,才能看出交易的有关信息。”另一位资深投行界人士表示。
  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
  自2006年高盛斥资25.8亿美元入股工行7%的股份以来,高盛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近12个月已经减持了3次,投资7年累计获利约65.1亿美元,是其初始投资金额的2.5倍。
  “和以往几次减持一样,此次高盛亦是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不同的是,这次已经悉数出清工行股份。”上述接近高盛的投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出售股票是对现有投资的管理,在损益平衡上进行技术性调整,毕竟这笔投资已经存续了很长时间。”
  “工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高盛出售工行持股不影响其对中国银行业健康成长的看法,高盛亦看好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上述投行人士强调指出。
  2011年11月10日,高盛减持工行时,时任工行行长杨凯生曾回应称,减持是高盛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需要,并不意味着高盛对工行投资价值认可的改变。2006年高盛入股工行时,外界普遍对中国银行业缺乏信心,唱空中国银行业的悲观言论甚嚣尘上。但截至2012年末,工行总市值升至全球第三,并入选全球资产规模最大银行。
  仍将与工行继续合作
  “高盛对工行的投资成长很快,双方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财务、内控、投资者关系、投资银行业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虽然高盛不再对工行持股,但双方仍将在广泛领域展开合作。”上述接近高盛的投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悉,高盛等国际投行既有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的投行团队,又通过旗下离岸基金运作投资事项。“在其服务的公司上市前,这类投行通过离岸基金参与持股,其投资银行团队跟进公司上市,上市一段时间后再退出获利,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方式一样。”一位资深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换句话说,上市公司既是投行的客户,投行又通过旗下基金作为上市公司的投资人。”
  高盛此次悉数抛售工行H股,正值中国GDP增速下行,外界唱空中国银行业论调盛行之际,抛售的时间点颇为耐人寻味。
  “对高盛此次退出时间点不宜过分解读,”上述投行人士称,“高盛充当的是战略性财务投资人角色,早晚要退出。业内这类投资周期普遍是3年~5年,退出后再投其他回报更高的项目。高盛的获利回报不算惊人,赚10倍、8倍很正常,如果是科技类公司赚100倍的也有。”(.每.日.经.济.新.闻)

 

  高盛周一清仓工行H股 7年狂赚约430亿元
  对全球市值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的战略性投资昨日画上了句号。据5月20日消息,高盛按每股作价5.47港元至5.50港元沽出总值11亿美元的工行H股股份。
  无独有偶,全球最大的上市基金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的子公司,邓普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邓普顿)亦于5月16日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601857.SH/00857.HK)实施了减持动作,涉资6656.53万港元。
  持股7载 高盛获利72.7亿美元
  彭博社5月20日引述一名因资讯不公开而婉拒具名的消息人士报道,高盛正以每股5.47港元至5.50港元兜售工行的剩余持股。路透社援引销售文件内容称,该部分持股市值11亿美元,相当于85.8亿港元的股份。路透社并称,配售价较当日工行H股收市价5.64港元折价约2.5%至3%,消息令市场反应激烈。
  作为工行的战略性投资者,高盛自工行上市以来持续减持。最近一次公开沽货为今年1月28日,涉资近10亿美元,配售价5.77港元,较当日工行H股收盘价5.95港元折价3%,以配售价格计算,涉及约13.5亿股(详见成都晚报2013年1月29日第19版)。
  高盛于2006年1月27日首度投资工行,彼时斥资25.8亿美元买入164.76亿股。按本报统计,不算此次在内,高盛之前五次共计抛售130亿至150亿股工行H股。按昨日配售价上限5.50港元计算,高盛此次所涉约15.6亿股。前后六次共计套现98.5亿美元,获利72.7亿美元。
  邓普顿减持中石油678.2万股至5.98%
  与高盛步调一致,邓普顿日前亦减持了其所持中石油H股股份。根据香港联交所周一的资料显示,邓普顿于5月16日(编注:上周四)减持中石油678.2万股H股,平均每股9.815港元,涉资约6,657万港元;本次减持后,其持股比例由6.01%降至5.98%。这是邓普顿自2007年底以来首度减持中石油的股份,该基金于2010-11年间两度增持中石油H股股份至逾6%。
  前述二者之外,机构投资者近期频繁减持中资金融股。据港交所数据,5月7日社保基金以每股18.211港元减持中信证券29.5万股,持股量减至5.99%。农业银行4月17日遭美资大型基金The Capital Group场内减持1亿股H股,套现3.422亿港元,持该股多头头寸比例由11.24%降至10.91%股。统计显示,国际投行4月份在香港市场净减持的中资银行股总计高达6.4亿股。
  浑水近日唱空中资银行股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著名沽空机构浑水研究(Muddy Waters)质疑渣打(HK.02888)的内地贷款质素后,近日开始唱空内银股。浑水研究创办人Carson Block指出,内地银行持有的有毒资产比起2008年金融海啸时西方银行持有的更多,但未列出沽空内银清单。
  内地银行体系混乱(mess),又有巨额坏账或者潜在坏账。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引述Block表示,内地银行体系风险较西方银行更严峻,内银是由国家持有,中央政府可能透过印钞解决问题,将会对内地经济构成打击。
  高盛持有工行的七年轨迹
  公布日期 买入或卖出价格 金额
  2006.1.27 买入164.76亿股 1.26元/股* 投入25.8亿美元
  2009.6.4 卖出30.33亿股 4.88港元/股套现19.0亿美元
  2010.10.5 卖出30.41亿股 5.74港元/股套现22.5亿美元
  2011.11.14 卖出17.52亿股 4.88港元/股套现11亿美元
  2012.4.16 卖出38.5亿股 5.05亿港元/股套现25亿美元
  2013.1.28 卖出13.5亿股 5.77港元/股套现10亿美元
  2013.5.20 卖出15.6亿股 5.47-5.50港元/股套现11亿美元
  备注:*为估算值,资料据香港联交所公告及公开报道,持股数存一定偏差
  邓普顿持有中石油的权益变动
  公布日期 买入或卖出价格 金额 权益
  2006.6.29 买入4677.4万股 7.9港元/股3.69亿港元4.92%增至5.15%
  2007.12.10 卖出50.6万股 15.02港元/股760万港元5%降至4.99%
  2010.10.14 买入1888.4万股 9.774港元/股1.85亿港元4.94%增至5.03%
  2011.1.25 买入3365.4万股 10.50港元/股3.53亿港元5.86%增至6.02%
  2013.5.20 卖出678.2万股 9.815港元/股6656.53万港元6.01%降至5.98%
  备注:资料据香港联交所公告及公开报道
  央行官员:
  中国不会出现类似发达国家的财政金融危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中国财政金融风险仍可控,不会出现与发达国家类似的财政、金融危机。目前各方面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担忧很多,但即使考虑地方政府性债务,与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政府债务负担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5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25%,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拨备覆盖率295.5%,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我国银行体系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强。纪志宏说。(.中.国.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