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银监会近日下发通知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其中核心要点是:1)要求银行规范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定义为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上一审计年度披露总资产的4%;2)要求银行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一一对应,停止资产池运作模式,对2013年底仍未做到一一对应的理财产品,要比照自营贷款计入风险加权资产;3)商业银行不得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融资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
平安观点:
新规将导致流动性趋紧、社会融资成本上升:银行理财产品目前主要有三种投资渠道: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票据买入反售等业务)、融资类业务(目前银信合作业务已基本停止,各银行主要通过信托受益权、金融资产交易所、证券公司通道等方式开展),融资类业务属非标准化产品,受到35%的限制。我们测算,目前中国银行业融资类业务平均占比在30%左右,上市银行中兴业、民生占比较高,约50%,这项政策将制约部分已经超标银行此类业务的开展。同时,预计银行理财资金将更多流入债券市场,这将拉低债券市场及银行间市场整体收益率水平,降低企业发债成本。但另一方面,新政策将使类贷款市场资金可得性更差,利率上升,导致在类贷款市场上融资的企业财务成本上升。由于目前债券融资在社融总量中的占比远小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其他由银行理财资金支持的类贷款业务,因此我们预计类贷款市场利率的上升程度将超过债券市场利率的下降程度,从而带动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导致银行板块估值水平整体下降。
对银行净利润影响较小、但估值面临下行风险:我们认为,在银行基本面方面,本次理财监管新规对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上,我们维持目前对银行的盈利预测,不做调整。新规对银行的影响将更多体现在估值方面,尽管从中期来看,社会融资结构调整和金融脱媒都将继续,毕竟银监会的初衷是加强监管而并非给经济发展和企业融资带来困难,但短期内,新规推出后,市场对宏观经济复苏进程的担忧将重新被点燃,全社会融资成本的上升将带来市场估值中枢下移,同时,银行板块还将面临流动性相对紧缩以及潜在的资产质量风险,这四大因素将对银行板块估值水平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其中,融资类业务占比更高的兴业和民生估值水平承受的压力预计将更大。最后,我们注意到,此次理财新规将在市场产生心理层面的影响,即后续是否会出台限制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政策,若类似政策出台,则对银行的影响将不仅是中间业务层面,而且会对全行业规模扩张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对社会融资总额及宏观经济层面流动性产生更大影响。
风险提示:出台针对银行表内业务的更加严厉的监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