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执掌证监会放弃百万年薪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肖钢执掌证监会放弃百万年薪

加入日期:2013-3-27 17:25:16

肖钢履新一周唯一一次公开露面是会见梁振英

  到昨天,证监会主席肖钢正好履新一周。与前任郭树清不同,肖钢异常低调,沉默应对来自股民、专家的隔空“提醒”和建议。面对肖钢的沉默,来自券商等业内人士均持观望态度。巧合的是,昨天中国银行公布了2012年年报。年报显示,作为中行前任董事长,肖钢2012年的税前年薪是110.31万元。就任“万众瞩目”的证监会主席一职,意味着肖钢放弃了百万元年薪。

  肖钢首次露面“低调”应对关注

  证监会主席肖钢上任,颇受媒体和投资者关注,但肖钢则选择低调应对。

  肖钢首次公开露面是在3月20日,他在北京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双方就继续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交换了意见。但这一消息直到两天后才在证监会官网上发布出来,而且只有一张图片和一句话消息。一媒体记者感叹,新主席果然风格不一样。

  面对肖钢的低调,媒体记者也十分无奈,只能针对“只字片语”给予各种猜测。有记者分析,这次露面,或将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度合作,包括RQFII、跨境ETF和IPO等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多项合作将加速推进。这与肖钢就任证监会主席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的表述相符。

  证监会内部也在观望

  与上一任主席郭树清不同,肖钢曾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但观点多集中于银行系统,对A股市场看法尚不为外界所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由于肖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格,证券行业人士心里着实摸不着底,大多只能选择观望和猜测。

  肖钢“第一把火”即烧向上市公司违规。上周,青鸟华光、SST华塑海联讯(300277,股吧)接连遭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如此密集的调查,尚不多见。”沪上一家券商的负责人表示,“肖钢似乎在用行动表明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这也打消了一些拟上市企业的侥幸心理。”

  对于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IPO财务核查,两位投行人士表示,肖钢上任应该不会放松财务核查工作,“他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物,很可能会新官上任烧把火”。

  安信证券资深分析师薛滨表示,新主席上任之后没有公开发表过讲话,也未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对其“施政纲领”找不到半点踪迹,大家都在观望。

  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券商,连一些证监会内部人士也都在观望。面对记者询问肖钢印象,大多回答“没有见到他”,“不知道”,“只能观望”。

  股民期待肖钢给出重启IPO时间表

  根据某网站近万人的调查统计,近七成人认为“肖钢上任后会加快IPO重启”。显然,市场对于“重启IPO”之事仍然十分疑虑。有股民表示,虽然肖钢主席已经声明“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在“IPO是否重启”这件事情上,肖主席实在很有必要再次为市场进行一个准确无误的说明。

  在股民对证监会肖主席的建言中,围绕IPO与退市的相关问题始终热度较高。股民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当前的IPO与退市状况,类似于开源节流,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但质量却越来越差,希望管理层能对市场的进出平衡问题适当多考虑一些”。认为如果退市与上市同样严格,市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惧怕”IPO“开闸”。

  人物故事

  收入一直赶不上同行贤妻

  55岁的肖钢,在执掌证监会之前的经历全部都与银行有关,其中有22年都在人民银行。

  年龄是肖钢的招牌优势

  肖钢的职业生涯中,坐拥一连串“最年轻”的头衔:36岁即成为央行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40岁成为最年轻的副部级领导;2003年他入主中行时,是四大行最年轻的掌门人,现在坐镇证监会,依然是“一行三会”最年轻的首脑。

  难怪2003年肖钢担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兼行长,中组部对其评价的第一条就是“年富力强”。

  对于肖钢来说,22年的央行从业经历看似顺风顺水,其实也充满挑战。上世纪90年代广东国投事件发生后,肖钢临危受命,空降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致力于广东省金融业重创后的修复工作,外界评价为“成效显著”。

  带领百年中行华丽转身

  2003年,肖钢从央行副行长的位置走向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前线:掌舵中国银行。当时的中行不仅资产不良率较高,还频频曝出大案要案,比如中行广东开平支行前行长许超凡、余振东监守自盗案,涉案金额近40亿元, 还有中行前副董事长刘金宝案、前行长王雪冰案都是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人说,肖钢接手的是块烫手山芋。

  2003年底,肖钢到任未满一年,中行获得汇金225亿美元注资,波澜壮阔的国有银行改革大幕就此拉开。2006年,中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对于当年的股改上市,中行员工感受最深的是人事制度改革。中行率先取消所有员工的行政级别,全面实行岗位聘用制,由员工和部门主管进行双向选择。当时被换岗的处级干部多达近200名。与其他银行不同,中行在这次人事改革中坚持了“三不政策”:不搞大规模裁员,不搞强迫“提前退休”,不搞买断工龄。

  时至今日,肖钢仍很自豪当年中行股改人事方面处理妥当,不用担心在自家门外被前员工拦截。

  危机后大胆转型引起争议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以外汇业务为特色的中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2009年一季度,中行税后利润185.7亿元,同比下降14.41%。

  面对危机,肖钢果断决定,迅速将业务重心转向境内市场。那一年,中行与各地方政府和大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但中行的这一激进战略引来市场颇多非议,有人认为中行转战境内市场已经埋下了不小的资产质量隐患。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能简单地将中行与其他大行相提并论。中行外汇资产规模较大,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行外汇的利润一折成人民币就面临贬值。此外,境外利率已经市场化,这种资产结构也会拉低全行的净息差水平。因此,2009年肖钢转战境内市场,应该也是识时务的选择。

  收入一直赶不上贤妻

  领导岗位上的肖钢处事果断、敢于创新,但在生活中,他却亲切随和。中行的员工会看到他在中午吃完饭后,绕着中行总部大楼溜达散步。1998年离开广东时,肖钢专门请相熟的记者们聚餐话别,吃完饭还主动与大家打扑克牌,一点儿都没有副部级的架子。

  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成功男性来说,很少会当着别人的面夸奖自己的妻子,即使称赞,也仅限于温柔贤淑、支持丈夫、照顾家庭等女性特质。而肖钢对妻子吴透红发自内心的欣赏着实让大部分职业女性羡慕不已。

  肖钢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妻子的照片。去年,肖钢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拿起一张照片十分骄傲地对主持人说:“看,我夫人漂亮吧。不仅漂亮,而且有才,才貌双全。在大学时候一眼就看上她,然后我就勇敢地追求她,现在看幸福是要靠追求来得到的。”他还把太太的著作赠给主持人,并笑呵呵地说:“我这一生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她。”

  肖钢的妻子吴透红也的确值得他骄傲。吴透红是肖钢当年在湖南财经学院的同学,目前任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纪委书记,曾任民生银行财务总监。由于民生银行高管薪酬远高于国有大行,所以肖钢的收入一直与妻子相差甚远。比如2009年,肖钢的年薪是76万,而吴透红高达426万;2008年,肖钢的薪酬是151万,吴透红更是高达590万。昨天公布的2012年中行年报显示,肖钢2012年的税前年薪是110.31万元。就任证监会主席后,肖钢和妻子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根据此前报道,部级干部的月薪可能仅在万元左右。因此,肖钢就任证监会主席后,工资收入肯定比任中行董事长时少了很多。文/本报记者 程婕

  年龄是招牌优势

  23岁(1981年)供职于央行

  31岁(1989年)担任央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36岁(1994年)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

  37岁到45岁(1995年到2003年)担任央行

  司长、行助、分行行长、央行副行长

  45岁(2003年)担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55岁(2013年)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编辑: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