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已近尾声,尽管2013年的A股市场给投资者留下了“大熊与小牛并存”的纠结回忆,但对于“经历了风雨”的万千股民而言,如何寻觅2014年的“A股彩虹”,才是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报特意采访了几位资本市场知名人士以及曾获得重庆商报评出的“金手指”称号的实战型投资顾问。专家普遍认为,2014年的A股市场仍将呈现较强的结构型特征,利好题材所孕育的阶段性股价爆发,以及业绩增长带来的估值修复将是2014年A股市场最值得关注的两大“掘金点”。
水皮:
蓝筹股有望否极泰来
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明年市场预期更明确,结构性机会会比2013年要多,但能不能落实到指数上要打一个问号。他分析,明年更多机会将是结构性的。从目前来看,虽然政策层面对蓝筹股有所倾斜和有所发力,但以现在资金面和流通市值的体量来看,想要出现从指数到个股全覆盖的行情,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有增量资金、重大政策性的利好或者货币政策出现比较大力度的调整。
他预计,2014年股市的机会在于定向爆破给蓝筹股带来的机会。比如优先股、T+0等政策的推动和实施、比如中国版401K计划等,将给部分蓝筹股提供上涨动力。同时境外指数基金对A股市场的兴趣的增加,将进一步增加对A股成份指数的配置,其巨大资金能量未来将对A股产生深远影响。“前不久QFII调仓,带动了蓝筹股杀跌,而下一次QFII的调仓,也许会大涨。”相比较而言,今年暴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其巨大的涨幅背后孕育着很大的风险,希望投资者谨慎对待。
但斌[微博]:
低估值+题材=2014牛股
深圳东方港湾投资公司董事长但斌在和商报记者的对话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注册制。他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种情况下注册制渐行渐近。
“注册制将是一把双刃剑,将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大量的新股上市,将募集更多的资金,可能会对市场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好的企业更容易上市,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机会。”
但斌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注册制推进比较快,但光有注册制没有相应的退市制度的配合也不行,希望管理层加强相应制度法规的建设,对内幕交易、造假上市进行严厉打击,同时积极推动T+0、取消涨跌停等政策的设立,以便市场更快走向正规。
但斌认为,明年作为一个变革年,A股市场仍将是震荡市的行情,市场只会青睐两种股票,一是有足够想象力的股票,一种是估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
张军:
主要掘金低价成长股
江浙私募大佬、重庆红珊瑚投资张军向商报记者表示,市场总是变化莫测,时常打乱刚刚聚集的人气,虽然近期市场频频杀跌,但投资者无须恐慌。“等明年第一只新股为市场指明操作方向后,会择机发动春季个股行情。目前是布局,明年是收割。耐心的低吸和等待就是我们目前最好的策略。”
张军认为,明年行情并不乐观,投资者不要看大盘,更多从个股着手。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具有高送转题材的成长股,第二种是受益国企改革的低价央企股票。“从资金面的情况来看,缺乏资金支持蓝筹股反弹高度有限;明年继续看好成长股,部分创业板个股仍将牛气冲天。”
蔡生俭:
“高富帅”、“屌丝”都有机会
重庆穿石投资董事长蔡生俭对重庆商报记者表示,2014年机会可以从三个部分把握:一是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一大批“高富帅”个股将脱颖而出,首先是消费升级,这种升级不止是吃穿住,而是更健康、更方便、更娱乐的全方位消费;其次是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机会,以前的中国制造,正在向服务性转移,那么它带来核心点就是制造业的软件化和一体化;最后移动互联网的运用,将会带来更大价值终端,加之4G马上要出来,网速得到提升,大家消费体验更好,终端上的运用会更普及,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批企业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其投资机会巨大,不容忽视。
蔡生俭认为,明年部分周期股将见底回升,上演“屌丝逆袭”的剧目。虽然周期股逆袭很难把握,但是度过严寒的公司,将实现“剩者为王”。今年草甘膦、染料等价格大涨带来的投资机会,已经为投资者上演了一部逆袭的好戏。而明年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随着投资理念的成熟,证券市场改革的推进,垃圾股可能会开始漫长的冬天,仙股时代将来临。
左小洪:
适当把握“打新”机会
“金手指”、安信证券重庆中华路营业部总经理左小洪认为,2014年的宏观经济仍会维持今年弱复苏的态势,企业盈利水平仍处于恢复状态,在此背景下周期股会有反弹,但反弹空间并不确定;而成长题材股的估值泡沫也较高,加之机构投资者对盈利将有兑现的压力,其投资也不会太明显。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业绩较稳定的防御性个股,比如估值已经回归正常的医药、白酒类品种,另外随着IPO重启,投资者也可适当参与明年上半年的新股发行,从中寻找获得超额收益的路径。
邓丹:
两条路径抓取明年潜力股
“金手指”、华龙证券重庆营业部副总经理邓丹表示,2014年的市场机会将分成两部分。一是业绩增长有确定性的传统行业,在国家经济会议之后,未来经济转型过程中,还是要保持GDP不能降得太多,这种情况下基建方面投资肯定不会少,在不能继续投资房地产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只会选择国家导向相关的行业,如以高铁为主的轨道交通,另外水利、4G通信基建等。二是在新兴行业中,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消费依然是重要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消费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机会更大一些,其中确定性很强的生物医药行业也会有所表现,而新兴消费中高端的移动通信、电子消费也将受到关注,同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环保这一块仍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