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第12次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在老挝巴色召开。老挝总理通邢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和老挝公共工程和运输部部长宋玛共同主持会议。东盟十国交通部部长、副部长和东盟秘书处代表出席会议。
杨传堂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2013年是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机制进入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11年来,得益于双方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与东盟各国联合自强,合作取得累累硕果,得到双方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召开的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要用好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机制,发挥好中国与东盟的各种合作基金的作用,支持开展以下合作:一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东盟东部增长区在内的次区域合作;二是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尽快启动泛亚铁路“旗舰项目”建设;三是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利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实施五大交通运输合作项目,分别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项目、建立中国—东盟海上紧急救助热线、中国—东盟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及实船演练、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以及在明年东亚峰会期间举行多边多任务的海上联合演练。
杨传堂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提出,既是“10+1”交通部长会议机制深耕厚植、厚积薄发的结果,也寄寓了双方领导人对这一合作机制的新期待。他进一步表示,双方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奋发有为,不辱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在推动今后十年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在审议会议各项议程环节,杨传堂根据双方当前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结合今年9月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交通部长特别会议关于优先支持东盟互联互通的倡议,提出了明年和今后双方的合作思路。
一是优先支持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全球互联互通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历史的潮流。优先发展东盟的互联互通是全球互联互通的必然,我们将加快合作,实现共赢,造福于中国和东盟地区的人民。
二是奋力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关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东盟、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地区各国的积极响应。亚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将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在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征程上书写壮丽篇章。
三是务实做成交通运输合作。加强做实规划,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加强做实现有项目的建设,让本地区人民得到实惠;加强人员、货物的便捷流动,提高本地区运输便利化水平;加强交通引领,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做实体制机制的完善,提高效率。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我们既有传统,也有优势和相互需求。双方可以努力开拓,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实现事半功倍之成效。
五是做实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与交流。中国与东盟文化相通,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潜力巨大,我们要加以培育,充分发掘、发现、发展并光大交通运输文化精神,加强人文交流。
杨传堂还提出了2014年合作建议和重点实施项目。
一是优先支持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加快建设曼谷—帕奇—呵叻—廊开铁路项目,同步推进中老铁路建设,启动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中缅瑞丽至腊戌段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柬埔寨境内23号和55号公路重建项目;加快建设凭祥(谅山)—河内高速公路、中越东兴—芒街北仑河二桥和水口—驮隆二桥跨境桥梁建设,启动东兴(芒街)—下龙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二是重点推进海上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加快完成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项目可研报告,为明年年底启动工程实施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加快建立中国—东盟海上紧急救助热线;实施中国—东盟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及实船演练;在明年东亚峰会期间举行多边多任务的海上联合演练;启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开展中国—东盟海上运输一揽子研究项目;启动越老柬缅泰内陆航道发展研究。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在天津举办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10次会议;在山东青岛举办以“海上搜救”和“防止溢油污染”为主题的培训班;鼓励东盟学员报名参加大连海事大学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研究生班。
东盟各国交通部长们积极回应杨传堂的各项倡议,特别是针对几项实化倡议的重点合作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方为推进中国—东盟陆路和海上互联互通建设的务实举措,必将促进中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各国之间基础设施联通能力的提升。
会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并发布了《部长联合声明》。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