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去行政化 不能高官又高薪 受益股可期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海国资去行政化 不能高官又高薪 受益股可期

加入日期:2013-12-18 8:05:2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上海公布国资改革20条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将提高
  上海公布国资国企改革20条
  将国企分类管理鼓励企业海外“觅食”
  上海市政府昨天公布了《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国资国企改革20条”,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国资监管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作出部署。上海国资在地方国资系统中体量最大,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第一家推出改革方案的。意见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三个方面确立未来3-5年改革主要目标。上海对国有企业按照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个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记者祝剑禾报道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关键词
  分类监管
  意见要求】上海国有企业将优化国资流动平台机制,以分类监管为基础,按照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解读避免公益性国企损害百姓福利
  在现实中,人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一家垄断型国有企业,如果亏损了,外界会指责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果赚钱了,而且赚得很多,外界又会认为它凭借垄断地位与民争利。
  这个困惑,实际上是国企功能定位不清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具有垄断性质、本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企,却存在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对于这类企业,考核它的指标不应该是赚多少钱,而是能否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此,上海市提出,要明确国企功能定位并实施分类管理。竞争类国企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功能类国企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公共服务类国企以确保城市稳定运行、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并引入社会评价。
  显然,实施分类监管后,国企不再是简单地追求“资产保值增值或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谋求“百姓福利最大化”。这也是国企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意。
  申银万国分析指出,新一轮的上海国资改革在分类监管基础上,将竞争类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
  在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看来,改革将使公益性行业加大国家投入,自然垄断行业将把自然垄断环节和可引入竞争环节分开,一般性竞争领域完全放开。除“供水、供气、供电、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业和“电网、油气管网、铁路路网、电信网络”等网络型垄断环节外,其他领域政府均鼓励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当然,就目前的分类而言,各个类别间的界限不一定那么清楚,这就需要对国有资产布局进行再调整。
  上海国企将被分为三类竞争类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功能类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公共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服务类目标。
  □关键词
  走出去
  意见要求】将优化国资结构与产业布局,加强国际化导向,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上海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解读出海“觅食”民企国企应结伴
  分析人士透露,上海国资未来或将组建2-3家国有投资公司,不排除在海外市场进行资本运作。
  专家认为,国资国企出海“觅食”面临机遇与挑战,除了要适应国际市场的规则,培养和吸纳国际化人才团队,还要不断探索和优化最适应当地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并且符合企业实际的商业模式。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认为,企业国际化战略分为三个层面,产品走出去、资本走出去以及经营能力走出去,以前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出国门,经过多层次代理才能接触到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定价权和利润空间被中间商控制,这种国际化的竞争力并不强。中国企业真正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这三个层面有所突破。
  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总裁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政府都应鼓励其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但必须是通过企业自身出海“觅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更容易走出去,因此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应适时“结伴而行”。
  □关键词
  去行政化
  意见要求】要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国企领导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
  ■解读不能既当高官又拿高薪
  国企改革,最难改的其实是人。公众比较深切的感受是,很多国企领导人更像官员而不是企业家。事实上他们也是有行政级别的:很多中央企业负责人是“副部级”,地方重点国企负责人是“副局级”……
  国企行政化色彩过浓的弊病,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比如,企业家强调冒险和创新精神,而官员则趋于保守。一个国企负责人,如果在任时不犯大的错误,基本可以舒舒服服干到退休。
  还有一些国企负责人,一边享受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各种资源,一边还拿着市场化的高薪,公众对此颇有意见。
  上海此次出台的国
  资改革意见中,国企“去行政化”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去行政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国企一把手,短期内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可能有点难。但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有人不适合干企业,就让他退回政府行政岗位。有的临近退休,退休后再用市场化选聘来招才。总之这个方向一定要坚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王建铆认为。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在通过“去行政化”、让国企负责人完成“身份转换”后,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上日程。
  □关键词
  国资上缴
  意见要求】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30%。上缴收益按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各三分之一支出。
  ■解读国企赚了钱红利全民共享
  “不能让国企赚了钱成为一小部分人的超额福利,而应该成为全民共享的红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王建铆说。
  不过,国资领域研究者、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表示,此次上海国资改革方案里有关国资上缴比例的说法在之前十八届三中全会里已经明确提出。当时央企普遍反映压力很大,此次上海又提出后,上海的地方国企压力无疑更大。理论上,红利上缴比例的提高,会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但这会牵扯到复杂的行政管理体制。钱收上来之后,怎么花,拿去做了些什么事,这个更重要更关键,所以提高上缴比例之后需要更好的监管体系。
  对于此次上海国资改革方案,祝波善表示总体来看有着积极的意义,上海先行先试对全国其他地方的国资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这仍然掩盖不了缺乏新意、未能触及核心改革的流弊,突破的力度不是太大。(京.华.时.报.)

 

  多地上演国资改革升级版借力资本市场寻新发展
  编者按: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以及上海、广东、海南、深圳等地方国资管理部门先后透露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思路。综合来看,加快推进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上市,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仍是各地国资改革的主导路线和重要抓手。对A股市场而言,也将从过去国资改革版图式炒作,向制度红利引发的全面性、系统性、趋势性机会改变。
  上海“打头阵”带领各地掀起国资改革浪潮
  十八大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企分类管理、提高资本收益上缴比例等内容,可谓是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拉开了国企改革的新篇章,也为地方国资改革奠定了基调。在市场化的改革大旗下,各具特色的地方国资改革大戏正陆续登台。
  上海:尽快实现整体上市
  一直走在改革前列的上海,在此次新一轮的国资改革中再次冲当先锋。
  上海昨日公布了《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20条改革举措。根据改革目标,上海将形成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和一批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据悉,明年要有一到两家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转。
  在分类监管方面,上海国企将被分为三类:即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其中竞争类企业将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功能类企业则是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而公共服务类企业将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对于未来的国资调整和布局,此次“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据介绍,对竞争类国企,上海要求“能整体上市的要尽快上市”,不能整体上市的,也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国企,也要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能力。”“将国资委系统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在国企激励机制方面,上海提出“符合法定条件、发展目标明确、具备再融资能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可实施科技成果入股、专利奖励等激励方案”。
  “上海国资是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又面临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浪潮,率先破冰将点燃区域国资整合的导火索。”华泰证券(8.88, -0.02, -0.22%)分析师冯伟指出,未来上海的国资整合将走向“纵深”,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上海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中有一些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的类型,因避免同业竞争和整合产业链业务的缘故,后续推进集团资产注入的概率较大;从改善公司经营和治理、国企分类监管的角度来讲,竞争性企业先行试点股权激励有望改善公司经营的手段,而竞争性国企也是改善空间最大的。
  广东:资产证券化提速
  近日,接掌广东国资委主任3个月后的吕业升首次对外界表明了未来广东国资改革思路及方向。“要加大力度完善国资监管模式,重点是实施两个转变:一是促进监管工作以审批审核为主向优化布局和调整结构转变,二是监管职能尽快由现在的以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吕业升表示,广东将推进资产同质、市场同向、逻辑关联的国有资产重组,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
  按照广东国资委的规划,广东将着力打造国有企业不同层次的功能平台。一是做大要素平台,以产权交易集团为载体,构建金融、产权交易、药品交易等要素整合平台;二是打造省级资本运营和融资平台,整合省属保险、期货、银行股权、产权交易等资产,着力培育省国资金融资产板块;三是根据省属大型建筑企业规模实力的现状,研究整合设计、规划、融资、建设、服务、管理等资源,创新城镇、园区建设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业态,助推城镇化发展,打造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平台。
  此外,根据广东省政府规划,广东国资将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20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80%以上集团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省属企业证券化率突破60%,而目前广东国资证券化率在20%左右。
  “广东国资改革,由于有短期内大幅提高证券化率的硬性指标,将比上海的精细化重组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资产注入和借壳上市,可能是未来两年内广东推进国资证券化的主要方式。”金证财富通分析师孙武林认为,对市场而言,短时间内,大量的国有资产集中注入有限的几个上市平台,毫无疑问,会带来相关上市公司价值的颠覆性重估。
  重庆:建立市场化补充机制
  作为地方国企改革的旗帜与样板的重庆,其新一轮的国资改革正悄然提速。
  有消息称,重庆正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整体方案,目前仍须就初稿作出修改,及递交重庆市政府批示。该方案的“顶层设计”有六个关键词——推进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推行职工持股、组建国资运营公司、实施战略减持。
  据悉,重庆国资委将打造10家国有资本营运公司,并且希望以三至五年时间,推进20家重点国企整体上市。另外,重庆国资委亦有意让2、3的二级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以及让80%竞争类企业实施资本证券化。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10月份到市国资委调研时曾表示,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资本的重组,就是要建立企业资本的市场化补充机制,形成生生不息的资本循环。不仅要促进国有集团二三级子公司股权多元化,集团本身也要实现股份制,推动更多企业集团上市,从独资形态转化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资本补充的来源除通过股票上市募集资金外,还要通过吸引社保基金、商业保险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法人投资等资金进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补充渠道。股权融资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可以采取收购转让、增资扩股、购买企业可转股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入股资金也不限于现金、实物,还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方式入股。
  广发证券研究员陈果表示,结合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指导精神,本轮重庆国企改革的核心将是推进资本重组,降低国有企业债务,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股权多元化与混合所有制、完善国企人事任免机制与推进股权激励等等,预计本轮重庆国企改革将会有比较大的动作,非常看好重庆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机会。
  借资本市场东风并购重组或成未来改革“重头戏”
  自今年6月份至今,已有逾50家国资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从事后复牌公告看,涉及并购重组居多
  一场以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为目标,以市场化为手段的国资改革新戏将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新一轮国资改革以分类监管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市场手段退出落后产业、淘汰低效产能,以新的激励方式推动国企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以预见,随着国资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上关于国企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风起云涌,国企上市公司业绩释放和估值提升的浪潮将滚滚而来。”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按照国企分类监管的新思路,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商贸零售类公司必将面临着整合和转型,股权改革和市朝的激励机制或将成为突破点。
  今年11月份以来,仅沪市就有近10家国企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份至今,已有逾50家国资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从事后复牌公告看,涉及并购重组居多。可以预见,随着国资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上关于国企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更加风生水起,其在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也值得期待。
  国有资产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未来可能会推出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的模式,撬动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这种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的模式与国企改革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撬动的社会资本就包括国有资本。国资委所管理的数十家企业现在是以实业投资为主,未来会通过产业、集团等方式以资本作为纽带来增加对资本市场的参与。
  国资改革引发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区域投资热潮,分析人士表示,全国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方案将有望逐步出炉,因此将形成持续性的投资机会。申万研报显示,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公司中,中央和地方持股总市值可达14.5万亿元,其中重点等待盘活的竞争型行业持股总市值达到3.9万亿元。新一轮国资改革,就是要撬动这近4万亿元的市值,为经济转型增添推动力。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国资委根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将国企分为三类进行监管,一是公用类企业;二是保障类企业;三是商业类即竞争性企业,其中竞争性企业最值得关注,从国企分类监管的角度来讲,竞争性企业有望先行先试股权激励等有望改善公司经营的手段,而竞争性国企也是改善空间最大的。
  “国资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其重组动力和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来改善公司经营的意愿更强。”同信证券分析师胡红伟表示,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国资上市公司有一些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的类型,因避免同业竞争和整合产业链的缘故,后续推进资产注入的概率较大。
  “国企改革将给国企带来新的活力,特别是将有效提升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业绩,改革红利将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海润达资产总经理仇天镝强调,消费行业的国企值得关注,如食品、家电、商业、医药等行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国资改革要理顺两方面关系
  “国资改革需要理顺两方面关系,一方面是理顺国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将国企内部运作机制理顺成符合市场规律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刘瑞看来,国资改革要做到同步提升控制力、影响力和活力,而活力是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基础,要想激发国企活力,就需要着手解决两方面问题。
  首先,国企与政府的对接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国企的人事安排有着我国自己的特色,而这种安排,也成为掣肘国企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于西方国家大型企业负责人在企业间流转的模式,我国国企负责人有两条通道可选,一条是政治升迁,另一条道路是不同企业间角色转换。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企业负责人多数希望选择前一条道路,而市场流转道路的不通畅,导致了国有企业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
  如何解决人事变迁与企业长期规划发展的矛盾是国资改革首要面对的问题,“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或破解这一矛盾。”刘瑞表示,直接负责企业运营的职位由职业经理人担任,职业经理人没有政治通道,而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位依然可以保留过去的两条通道。在这种模式下,既保证了国有企业长期有效发展的问题,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又保留了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控制。
  “如果这个难点有突破,就有人老老实实地做企业了,就可以把我们的国企做成‘百年老店’了。”刘瑞说,在评估体系上要改变过去的思路,企业做得好不好,与企业的领头羊有关系。
  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将国企内部运作机制理顺成符合市场变化的机制。“我们国企应该学的内容基本已经学到了,但是学到现在,依然存在一些‘形似神不似’的问题。”刘瑞表示。
  要想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就必须实现资产的资本化,并让资本化后的国有资产通过资本纽带的方式吸引更多其他所有制资本,实现资本效率的最大化、资本功能的多样化、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完全市场化。
  对于国企来说,形式上的设置已经有所转变,基本转变成符合市场规律的模式,但是国企运作机制依旧不够灵活,这也是国资改革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在经营运作上,应该多授权给中层管理者,给他们一定权限,针对具体事件进行灵活处置,与授权相配套需要建立的就是责任制。
  “去行政化”对于国企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浓重的行政味道将会削弱国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不过,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是要看执行力度。单纯从文字表述看,此次改革方案与此前差别并不十分明显。虽然改革的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否,不过刘瑞认为,国资改革没有必要急在一时,可以一边做一边摸索判断,在一些地方国资改革试点经验成功的基础上可以全面推广,在这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也便于及时更改。
  刘瑞认为,在竞争性领域,下一步国企改革不是要“一家独大”,而是要着力构建一个与民营企业共赢发展的机制,把竞争者变成合作者。一方面保证已经形成的公平竞争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大股权多元化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竞争性领域国企改革。(李木子)
  用资本市场撬动国资垄断壁垒
  “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对于打破部分行业国资垄断的现状,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明确指示。
  12月10日,新一轮国资改革正在各地陆续上演。上海、深圳、山东、无锡等地在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改革的论述后,正在加紧制定改革方案。其中,上海已于12月17日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其他各地也将随后出台关于国资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上海国资改革确定的六个目标中,就包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业界认为资本市场将成为上海国资改革的重要平台。国资改革在短期内能明显收到成效的仍然在产业并购和重组层面,在这一进程中,其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的提升非常值得期待,因此,资本市场的国企改革主题投资题材会得到资金和投资者的持续关注。
  上海国资改革的思路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他各地也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因地制宜的制定具体改革方案。一位国资研究专家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未来的路径,既要通过开放来解决机制问题,又要依托资本市场解决投资资金来源,同时也要做好国有股权流转的相关工作。
  具体来说,国有大企业集团在体制机制上,包括股权激励、业绩考核、分配制度、风险管理体系、品牌建设等方面都要跟国际一流企业接轨,从而打造世界一流的大企业大集团。资本市场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推手,要为企业融资、股权多元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做好服务工作。
  “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是打破国资垄断的重要手段,使用这个手段的平台就是资本市场。通过产业的开放、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与股权的证券化、社会化与国际化这些手段,就能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是产权多元化。对于国企来说,就是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做到既有国有股权,又要引入民营资本、管理层和职工个人股份等。这项改革将有效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也将引领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阎岳)
  上海率先发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模式势不可挡
  国企改革正在提速,或将走“先地方后中央”的线路。
  昨日,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正式下发了《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经过3-5年推进,努力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国资监管体系、国资布局、公众公司及国际化等被写入目标。
  在国资改革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善波看来,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关键,不只是提高国资证券化率,而是通过上市和股权多元化,切实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明确,在国资布局方面,上海80%以上的国资将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未来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包括2家至3家资本管理公司、5家至8家跨国集团、8家至10家国内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
  上海是我国地方国资国企的“重镇”。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64万亿元(含金融保险企业),其中,地方国有企业国有权益1.41万亿元。去年,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约占全国地方省自治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的1/9、1/4、1/8。
  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表示,对于下一步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也有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市场人士认为,这有助于实现国资委由管企业到管资产、管资本的转变。
  许保利认为有三种模式,一是通过改革现有央企集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二是组建资本运营公司专门持有这些整体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三是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央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表示,这一轮的国企改革是对此前国企改革方向的进一步延伸,进一步启动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
  文宗瑜认为,进一步启动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将会在产权多元化、股份制改造、产业有进有出等方面实现突破。同时,下一步改革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制,打破垄断。(证.券.日.报.刘.丽.靓.左.永.刚.)

 

  上海敲定国资改革路径区域 国企板块重组或掀高潮
  17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层面分别确立了目标,改革方案涉及国企分类监管、国资流动平台搭建、股权激励扩容等20条细则。这预示着,体量上仅次于央企国资系统的上海国资,在经过五年前的改革后开始启动深层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颇受市场关注的上海国资概念股早盘纷纷走强,界龙实业涨停,中华企业第一医药兰生股份上海钢联涨幅逾3%。
  据了解,这份被称为“二十条”的改革方案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已基本敲定,并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进一步完善之后向社会发布。“二十条”与此前改革方向一脉相承,定下六大目标,强调四个重点,分别是完善市国资委系统企业分类监管、深化市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注重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观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政府对国企的监管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并在对国企进行明确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监管,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日前,上海市市长杨雄在国资改革会议上表示,上海国资新一轮改革方案具体目标之一是:建成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国资监管体系。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分类推进改革调整和管理,完善管控模式、考评体系,形成规则统一、分类分层、权责明确、运转高效、规范透明的国资监管体系“把国资分为突出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的竞争类企业,承担政府特定功能和任务的功能类企业,主要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保公益惠民生的保障类企业等三大类。”杨雄说。
  根据改革方案,上海将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推进国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领域集聚。
  此前上海国企经历过两轮改革。最早一次是在1993年,上海都市型经济体成型,到了必须整体转制之时,当时的改革是直接把某主管局改为某控股公司。第二轮改革始于2008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后,上海开始了国资大整合。这次改革,最主要的变化是在开放性和市场化重组方面取得突破,此后几年内也一直朝此方向发力。按照上海“十二五”规划,国资证券化水平要达到40%以上,目前这一数字比例约为37%。经历两轮改革的上海国企一直以来有着引领国企改革的意义。上海国资系统企业占据了全国地方国资资产总额的1/9,净利润占全国的1/4。2008年金融危机时上海国企也为本市G D P贡献了四成。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对其他地区国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参与改革方案讨论的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对记者表示,这次上海国企深化改革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资委工作方式和内容。这次强调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就是要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为主,一字之差涉及国资管理内容、对象、行为方式等领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此外,分类监管模式的落地和激励约束机制是两个重点,关于前者上海已经探索多时,比如产业类、投资类、公益类、科研类等不同类型企业的监管模式,这有利于调动各类资本的积极性,整合各类资本的长处;而激励机制,是这次改革的一个亮点。此前上海也有探索,如绿地集团经营者团队持股的做法比较成功,但新改革具体还需要研究出一个比较科学的持股比例关系和分红标准。
  专家还表示,上海再启国资改革意味着上海国资重组整合大戏将渐入高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员认为,改革方案中有两方面政策导向将有利地促进上海国资国企重组。一是这一轮改革提出建立不同国资运营平台,按照市场化规则来经营国有资本。二是提出加快推进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畅通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渠道。
  记者从上海国资委了解到,在过去的改革中,上海有两个国资平台,一是以产业为主的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以金融资产为主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去年上海市国资委又成立了一个资本运作平台———上海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张晖明表示,“此次改革不一定需要再成立新的资本运作平台,可以在现有条件企业主体上重新规范功能,明确职责。”
  中信证券等机构最新的研究报告称,依托于资本市场和市场化的并购重组,上海的国资整合不仅包括了未完成整体上市的公司加速证券化进程,也包括了大产业集团进一步的“做大做强”。因此,未来将会呈现更多样化的整合方式和手段。研究报告认为,上海国资下一步除了对现有产业链的“延伸”和“挖掘”,对于拥有多个业务平台的产业公司,如何平衡各个业务板块关系,使上市平台更好地为集团所用,以实现产业链的发展和突破,也是各个产业集团未来的课题。此外,为实现大集团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升级,单一的产权结构亦无法满足实际发展之需要。因此,上海国资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也就成了重要的一方面。(.经.济.参.考.报 方.家.喜.张.彬.阳.建.)

 

  上海国资启动新一轮改革 受益股可期
  昨日,上海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分别确立了目标。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新一轮国资改革将引发A股市场从过去国资改革概念版图式炒作向制度红利引发的趋势性机会转变。
  国资改革红利可期进入十二月,拥有众多上市公司的上海国资系统的国资改革方案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此之前,一些国资改革的重要信号也不断被释放。继12月5日浦东金桥停牌之后,12月11日兰生股份也宣布停牌,12日发布公告称兰生股份大股东兰生集团与上海东浩实施联合重组。紧随其后的上海梅林也于15日晚间发布公告限制性股权激励草案。
  虽然在改革方案出炉前,兰生股份上海梅林上海九百自仪股份中华企业新世界等上海国资概念纷纷出现调整,整个概念有点“冷”,但证券分析人士对本次改革依然十分看好。
  “此次改革方案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的改革是在分类监管基础上,将竞争类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师刘佳章对商报记者表示,“政府管理企业的思路从管‘企业’到管‘资产’转变,这将大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上海证券相关分析人士也表示,政府逐渐将企业经营权委托给更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而政府作为出资人将更关注国有资本的投向和保值增值的能力,A股市场也将从过去国资改革版图式炒作,向制度红利引发趋势性机会转变。
  股权激励落到实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企普遍存在活力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激励所致。此次《意见》中就提出要完善注重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
  在上海国企中,目前只有光明乳业上海家化等少数公司推出过股权激励方案。随着平安的接盘,上海国资已从上海家化退出。随着新一轮国资改革揭开面纱,实际上相关的上市公司已经提前着手准备。
  在本月15日,上海国资旗下的上海梅林发布公告称,向包括公司高管在内的114名员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根据股权激励草案,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725.4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5.46元,为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公司标的股票均价10.92元的50%。
  无独有偶,在本月12日,百视通也率先推出了实施中长期激励基金方案,方案显示,每年年末,上市公司基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增量提取一定比例的激励基金,提取的数额不超过净利润增量的20%。
  虽然上述两家公司在提出股权激励之后,股价均出现向下调整,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国企将拥有更大的空间突破瓶颈,增强活力。
  改革受益股可掘金李小刚告诉商报记者,上海国资改革对相关上市公司而言会出现两个大的变化。首先,在激励上会做出变化,不同国有企业会探索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其次,大股东会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因为现在大部分国资手头还是有很多优质资产。
  投资者在关注股权激励受益股上要注意,由于股权激励是保证企业业绩未来增速,相关个股短期内不具备太大的炒作空间,因此其爆发力有限,但是中长期来说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可关注如上海医药友谊股份等;而中华企业、百联集团、上海机场等大股东有很多的优良资产,有很强的资产注入预期,这类公司一旦发生资产重组,将可能会引发一个短期的爆炒。刘佳章则认为,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目前上海很多上市公司和自贸区有一定的联系,整体来看,明年自贸区和国企改革概念股在调整后还是有一些机会。
  中国平安证券分析师房雷认为,上海的国企改革可能会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市场对于其他地方政府加速推进国企改革的预期延伸,投资者可以关注如广东、山东等国资质量较好、改革潜力较大的地域,个股可留


  上海国资改革激发想象空间 三主线围猎受益股机会
  编者按:昨天,上海市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等方面分别确立了目标。上海市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努力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上海国资改革激发想象空间,界龙实业早盘放量涨停,中华企业、上海石化、上海电气中路股份等概念股逆市上涨,表现抢眼。本文特对上海国资改革受益股进行仔细梳理,并挖掘相关龙头股的投资价值,以飨读者。
  掘金主线一:集团资产平台相关个股
  资料显示,上海国资确定的国企改革的六大重点集团旗下部分上市公司如下:锦江集团的锦江股份锦江投资;华谊集团的氯碱化工三爱富双钱股份;百联集团的百联股份友谊股份上海物贸;光明集团的光明乳业金枫酒业海博股份上海梅林;电气集团的上海电气上海机电自仪股份海立股份SST中纺;仪电集团的仪电电子飞乐音响等。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2月17日,12月份以来,仪电电子(12.78%)、海立股份(12.57%)、双钱股份(4.29%)、自仪股份(2.82%)、上海电气(2.60%)、三爱富(2.51%)、氯碱化工(1.62%)、飞乐音响(0.68%)等个股月内累计实现上涨。
  仪电电子月内累计涨幅达12.78%,2012年,该公司明确了消费电子、特殊电子两大产业为主营业务,确定了兼并收购和自主发展并举的发展路径;整合了系统内部业务和资源,两大业务板块的产业布局雏形初现。公司主营业务为控股子公司上海广电电子生产销售的各类机顶盒、上海廿一世纪电子生产销售的金属探测仪、上海百嘉电子生产销售的各类膜片开关组合和印刷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上海广电通信技术生产销售的雷达类产品、上海广电光显技术生产销售的教育机及光机、上海广联电子的贴片加工业务及上海海昌国际经营的进出口贸易业务等。2012年公司通过收购了上海广电晶新平面显示器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和对上海广联电子有限公司增资等举措,切入了平板电视整机制造、直播星机顶盒生产等业务,促进了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规模增长。
  从资金流向来看,截至12月17日,12月份以来,海立股份(1857.85万元)、光明乳业(1527.44万元)、氯碱化工(1496.69万元)、仪电电子(1418.57万元)、双钱股份(510.93万元)、上海电气(402.99万元)、金枫酒业(178.18万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实现资金净流入。
  其中,海立股份月内累计实现资金净流入1857.85万元,该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空调压缩机生产研发基地,公司主业空调压缩机的年产规模达1800万台,位列全球第二。根据公司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时,年产能将达到2500万台。控股子公司上海日立(占75%)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产品系列跨度最大、品种最全的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1200万台。空调压缩机为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5%。
  掘金主线二:集团资产注入预期个股
  资料显示,上海国资旗下具有集团资产注入预期的部分上市公司如下:上海地产集团的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上实集团的上实发展;久事公司的强生控股;城建集团的隧道股份;交运集团的交运股份;建工集团的上海建工;华虹集团的上海贝岭;兰生集团的兰生股份;建材集团的棱光实业等。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2月17日,12月份以来,交运股份(4.26%)、强生控股(1.56%)、上海建工(0.78%)等个股月内累计实现上涨。
  交运股份月内累计涨幅4.26%,该公司主要从事运输业与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汽车后服务和水上旅游服务等产业。旗下主要企业包括:上海交运日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交运沪北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此外,公司还拥有临港产业区港口发展有限公司35%股权。
  从资金流向来看,截至12月17日,12月份以来,除强生控股月内累计实现资金净流入126.33万元外,隧道股份交运股份棱光实业上海建工上实发展上海贝岭兰生股份中华企业金丰投资等个股月内累计实现资金净流出。
  其中,强生控股旗下的强生出租公司作为上海市第二大出租车运营企业,拥有5000多辆出租车牌照,而2000年前上海已停发出租车牌照,出租车牌照已成为稀缺资源,这种政策性垄断使得上海市出租车行业的利润率成为全国最高。苏州强生出租汽车公司也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已在苏州市站稳了脚根,该公司在苏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排行榜的排名近几年一直名列前茅。
  掘金主线三:区国资委旗下个股
  资料显示,区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如下:金山区的金山开发;闸北区的西藏城投;黄浦区的老凤祥新世界;崇明区的亚通股份;卢湾区的益民商业;静安区的上海九百;浦东新区的上工申贝浦东建设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2月17日,12月份以来,除上工申贝月内累计实现上涨外,新世界浦东建设亚通股份西藏城投金山开发上海九百老凤祥等个股月内累计实现下跌。
  上工申贝月内累计上涨30.79%,该公司经营业务涉及缝制设备、办公机械、影像器材和商贸流通等领域。公司通过海外收购后,使得公司拥有了具有150余年悠久历史的DA、PFAFF和具有50余年历史的KSL、Beisler等国际著名品牌;在国内拥有具蝴蝶品牌和上工品牌等驰名商标。2013年上半年,公司境内生产的工业机为5261台(套),同比下降26.50%,销售的工业机为16324台(套)(包括上工蝴蝶的9866台),同比下降17.80%。公司出口创汇(不含DA公司)391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
  从资金流向来看,截至12月17日,12月份以来,西藏城投浦东建设老凤祥上工申贝亚通股份金山开发新世界上海九百等个股月内累计实现资金净流出。
  西藏城投月内累计资金净流出1997.91万元,该公司的大股东为上海闸北区国资委,其下属的上海不夜城联合发展集团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6800万元,资产总额约5亿元,具备房地产综合开发二级资质;下属的上海市北工业园区集团注册资金为3.5亿元,主要承担上海市北工业园区及北上海现代物流商务园区的开发建设职能,总资产25亿元,净资产11亿元。 (证.券.日.报.张.晓.峰.黄.作.金)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