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未来全球能源格局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11月27日,国际能源署(IEA)与第一财经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3》(下称《展望》)。国际能源署署长范德胡芬表示,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在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中国、印度和中东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展望》提出,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长快,未来分别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传统能源消费大国美国2035年将实现能源独立。
在此预测下,石油供需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亚洲能源需求的增长,将推动亚洲成为全球石油贸易中心,新的供需形势意味着全球石油贸易重心的重构。
因此形势,国际能源署也从最初着重于能源消费国的机构,更多地关注能源供应,并积极将亚洲的能源消费大国纳入国际能源署机制内。
国际能源署和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建立了磋商机制,并加强这一机制的作用。与此前国内的判断一样,国际能源署也认为天然气和新能源将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
据记者跟踪研究,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偏高,是美国的7倍左右,欧洲的2倍左右,被称为“东亚溢价”。亚洲国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机制,各自为战,客观上造成亚洲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最高的地区。
范德胡芬提出,国际能源署将致力于缩减天然气在不同地区的差价,并推动亚太地区天然气市场结构重组,鼓励大家进行天然气交易。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韩文科所长认为,中国为了应对空气污染,要把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比例做大,但是受到价格等因素限制,并不能大举进口。切实可行的还是要逐渐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和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中国一直在筹划推出石油和天然气期货交易,近来还建立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动油气市场期货市场的建设。
中国目前石油进口已经有单个月份超过美国,普遍预期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代替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的天然气进口增速也很快。
但国内的价格体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在“东亚溢价”的压力下,承担着高昂的天然气价格。不过业内普遍认为,中国非常重视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未来可以通过国内的努力提供更多天然气。
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杨雷认为,美国得益于页岩气增加,能源更加独立,工业部门的竞争力也提高了,中国出台了页岩气产业政策,推动页岩气发展。
中化集团总地质师曾兴球直接称,中国的非常规油气潜力很大,建议国际能源署可以从这方面做些工作,帮助中国发展非常规油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结合国际能源署在缩小天然气价格方面的工作,在东亚地区形成合理的天然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