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通途:离岸需求对接在岸产品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跨境理财通途:离岸需求对接在岸产品

加入日期:2013-11-26 3:38:23

  对话南方东英资产管理CEO丁晨

  “外资机构投资中国目前仅属试水阶段,一旦额度限制取消,海外投资者将把A股作为常规资产配置,ETF的交易规模会出现大幅增长。”在南方东英资产管理(下称“南方东英”)行政总裁丁晨看来,三中全会《决定》所强调的跨境资本双向开放将赋予中资机构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在外,QFII与RFQII目前常态化的额度审批将更具灵活性,产品类别可从单一股票拓展至债券、利率和外汇基金;在内,QDII全面松绑将会集中释放数以亿计的离岸多元投资需求。

  但不可否认,离岸人民币基础设施的薄弱阻碍了金融交易的拓展;部分RQFII的政策亟待改善来顺应离岸产品多元化,制度上的限制降低了投资收益率,这些障碍有待改革落实突破。

  身兼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会长,丁晨同时看到了“机”与“危”。她说:“一个更开放的内地市场,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了天然的跨境理财商机,如何对接离岸需求和在岸产品是所有机构主攻的课题。只有建立透明、高效和稳定的交易机制,中资才能开拓自己的‘蓝海’领域,否则只会被淹没在弱肉强食的国际市场。”

  “南方”模式

  截至11月18日,南方A50 ETF获批的185亿元RQFII额度绝大部分售罄,产品规模占据香港RQFII ETF市场超过58%,最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占到所有RQFII ETF成交的78%,处于垄断地位。单看产品数量,南方东英直至9月才发行了第二只RQFII ETF,但就是深耕细作一个产品,却打造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投资中国渠道。

  《21世纪》:南方东英是如何从一家合资基金成长为海外机构认可度较高的品牌?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最大的顾虑有哪些?

  丁晨:首先,南方基金和东英资管都给予了绝对的放权,允许新机构充分本土化,自主根据市场制定产品策略。ETF的首发规模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指标,产品在海外二级市场是否有充足的流动性也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A50的投资者中,机构占比超过一半。客观上,南方选对了A50;主观上,南方保持了足够的透明度,以ETF品牌辐射其他主动型基金,产品“做一只,精一只”。

  国内总以为海外投资者很了解内地市场,亟不可待寻找各种机会投资中国,其实不然。以债市为例,境外机构对内地市场一无所知,从评级体系,到流动性风险,再到申购、赎回的期限及资本锁定期,境内外的信息不对称需要漫长的投资者教育期。

  《21世纪》: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周小川也提出适当时机取消对QFII及QDII额度和资格的审批,这对资产管理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丁晨:这意味着额度审批会更具灵活性。事实上,所有海外机构对中国内地的投资仅属试水性质,全球大型投资者在A股的配置极低。若A股成功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国A股所占比重将至少超过14%。

  外资若对A股进行最基础的资产配置,投资2亿到3亿美元轻易就会突破一些投资者关于“单个投资者对单个基金产品持股比例10%的上限”的规定,中短期来看,A股ETF仍是可行性较高的投资渠道,市场远未饱和;基于市场的额度审批或者取消额度限制,都会为外资加大投资中国内地提供诱因。

  里应外合

  《21世纪》:相比QFII,QDII制度的突破进展非常缓慢,此时重启改革有哪些基本条件支持?中资机构如何将现有的客户基础转化为“走出去”的动力?

  丁晨:不同于2007年,海外市场并未出现大规模泡沫;随着人民币汇率趋向于市场化浮动,内地投资者渴求多元化的本币及外币产品来分散在岸人民币资产的风险。

  针对个人投资者,港股和美股基金会是一个重要选择,具体执行有待两地具体政策的落实;至于企业机构,市场对人民币利率掉期、外汇对冲和离岸人民币债券等产品需求殷切。

  《21世纪》:目前,人民币产品在境外仍比较单一,制约理财产品“百花齐放”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资本跨境的双向流动体系需要如何改进?

  丁晨:目前RQFII产品还有一些限制,举例来说,RQFII债券基金不能参与回购市场,被迫放弃了杠杆效应,流动性和实际收益都打了折扣;RQFII机构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市只能开设丙类户,必须通过结算代理人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人行应考虑让合规机构提升至乙类户;RQFII投资者所开立的存款账户无法享受定存利率,这些政策都迫切需要“松绑”。

  《21世纪》:《决定》中还首次提到了要加大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人民币离岸交易的现状如何?具体该如何推进?

  丁晨:人民币产品在香港市场的交易仍以港币柜台主导,以南方A50为例,11月20日全日成交11.78亿港元,其中人民币交易部分仅价值3600万元。

  尽管港交所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人证港币交易通,但时至今日,只有部分券商支持以人民币直接对盘交易,人民币海外交易的基础设置相对匮乏,亟待加强。。

  相信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以及跨境资本可兑换程度的提高,加上新加坡、伦敦等离岸中心的聚合效应,离岸人民币的资金池还会不断扩大,支持更多金融交易通过人民币直接结算。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