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9月15日电 农产品上涨余音未了,工业类商品再次接力涨势。原本疲弱的工业商品在近期纷纷触底反弹,分析人士指出,大宗商品上涨的背后是欧债危机暂时平静、国内加码稳增长措施以及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QE3)等一系列政策带动的乐观预期推动,而政策宽松带来的新一轮大宗商品周期性上涨或加大通胀压力。
工业产品发力上涨
“工业产品重拾升势,显示出市场接力农产品涨势的补涨迹象。”
“今年来投资者的焦点大部分都是农产品,工业品的突然发力着实有点意外。”商品投资者王林对近期包括铜、橡胶等商品的跳涨多少有些不解。
经历长达半年的疲弱走势,进入9月份,工业类商品开始奋起直追。本周,包括被称为经济预测“博士”的铜、橡胶以及钢材等商品价格纷纷大幅高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螺纹钢期货在连续5个月的下跌后,9月份首次显示出企稳反弹的迹象,同一交易所上市的橡胶期货价格也突破2万元的底部盘整区间,一举回升到2.3万元上方。
受影响,国际市场上跟踪19种原材料价格综合表现的CRB指数重新回到了3月初的水平,距离2月下旬创下的年内高点仅一步之遥。
由于美国大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截至目前,国际大豆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超过40%,涨势迅猛的国际豆粕价格涨幅则超过了60%,国内市场豆粕同期涨幅也接近40%,接近2007年全年的涨幅。
“工业产品重拾升势,显示出市场接力农产品涨势的补涨迹象。”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经济基本面还未具备走牛的条件,但宏观形势尤其是市场预期的好转正吸引着资金对市场的关注。
刺激政策是推手
“(美联储)大量印钞无疑会再次演绎大宗商品整体价格的水涨船高。”
“与农产品主要受市场供需主导不同,工业产品更多受宏观形势的带动。”在渣打银行分析师朱慧看来,工业产品上涨更多由资金推动,市场需求方面实际上并没有明显好转。
“一方面,工业商品在进入10月份后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而另一方面,国内近期密集批复投资项目以及国际市场上接连推出宽松政策都对市场的预期提振明显。”分析人士指出。
“短期因素是国内政策的提振。”莫尼塔投资公司全球商品研究部副总经理王沛则认为,一旦政策逐渐发挥效应,基本面出现较好于预期的宏观数据,市场的涨势很可能会持续。
“从6月底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指数开始上涨,背后显现的支撑因素一是美国经济继续温和上行,二是市场对欧债危机的预期好转。”王沛认为,实际上,大宗商品市场一直在等待中国市场的信号,目前第一步的政策预期已经发生变化,如果后期宏观数据转好,支撑市场上行的基本面因素将全部具备。
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长期的因素则是QE3的巨大威力,美联储推出无期限的QE3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虽然工业产品的需求不会在宽松政策推出后立即复苏,但大量印钞无疑会再次演绎大宗商品整体价格的水涨船高。”分析人士指出。
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
随着价格上涨的传导,到明年上半年国内物价或开启一轮上升周期。
大宗商品接力上涨,国内市场或面临新一轮周期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创下了34个月来的新低,对比同期的购进价格指数,表明当前企业正受到价格下降和需求萎缩的双重挤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PPI是滞后的指标,PPI的下滑趋势或将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结束,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的传导最终会在终端得到显现。”分析人士指出。
事实上,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暴涨,部分传导效应已开始显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鸡蛋、猪肉价格上扬,约八成省区鸡蛋价格已超过每500克5元,同时从8月份以来,猪肉价格的涨幅也有所加快,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从低位每500克反弹了1-1.5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陈克新说,鸡蛋是肉蛋禽中生产周期最短的农产品,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带动豆粕饲料上涨,成本推动下游产品的涨价逐渐显现。“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尽管国际玉米、小麦价格的涨势更多是影响国内市场的预期,而与供需的形势关系并不大,但作为对外依存度高达80%的粮油原料,大豆价格上涨将带来连锁反应。”
对此,一些分析机构预计,随着价格上涨的传导,到明年上半年国内物价或开启一轮上升周期。“美联储QE3与前两轮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期限,这将引发以原油、铜以及贵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飙升。”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说。
不过,相对于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仍有待观察政策的执行力度。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政策本身有一定的制约效应;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逐渐推进结构调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国内的需求拉动相比以前也会更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