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路通信净利润大降75% 上市两年业绩表现每况愈下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盛路通信净利润大降75% 上市两年业绩表现每况愈下

加入日期:2012-8-30 22:31:44

<a盛路通信净利润大降75% 上市两年业绩表现每况愈下 src=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165/131/1127/73316745.jpg border=1>

证券日报实习记者 李雯珊

  最近,上市满两年的盛路通信(002446.SZ)公布了其201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根据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约1.47亿元,同比减少约25%;净利润约305万元,同比下降幅度约达75%。

  有投资者提出质疑,“从上市之后该公司大部分的业绩情况与同期相比都会出现负增长。从2011年的上半年开始公司的业绩就一路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简直是上市前与上市后判若两样。才上市两年的时间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该公司的成长性在哪里呢?”

  五大产品营收最高降幅达65%

  每股收益只值2分钱

  盛路通信在半年报里面并没有详细解释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减少的具体原因,只是很简单的表示,“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25.41%,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内公司公司加强了订单评审,放弃了部分毛利率极低的国内客户订单,二是国内行业投资放缓。”

  盛路通信的主营产品是通信天线,根据其半年报的分产品营业收入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五种主营产品的营业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八木天线的下降幅度最为厉害达到65%。

  “公司的天线行业隶属于通信无线领域,和众多公司一样,受到中国移动无线投资下滑的影响,收入、毛利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安信证券表示。

  安信证券还表示,“该公司的海外产品即微波天线(收入下滑20%,毛利下滑2.24%),以及新产品终端天线,经过了几年的培育,都未构成对收入的有力支撑。除毛利率有下滑外,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也有增长,这和收入下滑有一定关系,但说明公司未能在收入预期变差的期间做好有力的成本控制。”

  同时,每股收益出现了大幅下降。2010年上市之初每股收益为0.3895元,下降到2011年的0.0911元。而2012年上半年的每股收益则为0.02元。

  其实该公司为一家民营企业,十大股东里面有九大股东是个人。同时,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该公司新加入两位来自中兴通讯的职业经理人,分别是黄甲辰(目前担任总经理)、何朝来(担任副总经理),这两位人员在中兴通讯曾担任产品研发、结构设计等职位。

  “但从目前来看,收入实现、成本控制尚未达到预期。估计新老团队的磨合仍需一段时间。”安信证券认为。

  盛路通信董秘陈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业绩之所以下滑比较厉害与整个通信行业的大环境并不是非常乐观有关系。而我们公司的产品价格也有所下降。”

  “在接下来我们最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成本降低与研发新产品方面,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进行。预计下半年的情况会比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有所好转。”该公司董秘表示。

  募投项目投资进展缓慢

  8千万授信融资并没有促进业绩上升

  在上市之初,盛路通信的募集资金有三项承诺投资项目,分别是高性能微波通信天线二期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改造项目与终端天线技术改造项目。而三个项目原先承诺的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分别为2012年6月1日,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

  可是,盛路通信并没有按照承诺如期实现。目前上述三项募投项目的截至2012年上半年的投资进度分别为50.97%、44.16%与45.96%。

  针对上述募投项目为什么不能如期实现的问题,该公司董秘表示,“因为现在整个行业都处于不是很好的环境,我们会根据下半年的情况是否会转好而定是否加大投资的力度,但不能预测在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但因为三个承诺投资项目都是技改项目,其实相关设备也正在运行当中。”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该公司的业绩呈不乐观状态净利润大幅度下滑,而一方面该公司正大规模的向银行贷款。

  根据盛路通信6月15日公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该公司分别向三家银行申请了金额共达8千万的授信融资。银行的授信融资指的就是银行对客户授予的一种信用额度。授信的种内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保证、信用证等。

  但盛路通信并没有在相关公告上介绍8千万授信融资的具体使用途径或渠道。对此,董秘陈嘉表示,“授信融资里面主要还是用来开一些银行承兑,贷款也会涉及,公司流动资金不够的时候也会使用贷款。”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银行承诺汇票相对于贷款融资而言所产生的财务费用要低,但毕竟还是会产生资金成本。而该公司8千万的授信融资所产生的利息也是一笔挺大的金额。在公司经营不是非常良好的情况,这么大笔融资也是会对公司资金成本控制产生一定的威胁。”(中国资本证劵网)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