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乔布斯到中国也会选择做金融目睹着中国产业资本理财投资的热浪从2011年一路席卷至2012年,且规模更胜从前,不得不承认,上面的论断或许并不仅仅是一句调侃。
截至2012年6月19日,不足半年光景,A股公司为投资理财划拨的资金额度超过了350亿元,相比去年全年227亿元的规模膨胀将近55%。
正当理财的盛宴歌舞升平之际,上周传出的海螺水泥信托投资收益不足3.9%的消息瞬间击碎了市场的幻想,新金融记者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发现,坊间对3.9%的收益质疑纯属错判,不过这笔高达7.5亿量级的资金收到的8.5%的信托回报率与市场平均收益仍有较大差距,依旧难称划算,真相到底如何呢?
为揭开理财热背后的真实情况,记者调查了148家A股上市公司的理财现状,除海螺水泥等部分企业的投资回报令人生疑,在低风险理财的掩护下,已有一系列公司借道银行和信托平台搞起高利贷的营生,石油产业链上的茂华石化干脆置主业于不顾,频繁从事翡翠投资等偏门生意,而大杨创世2011年理财投资额度甚至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7%……
这是一场刀尖上的盛宴,危机才刚刚开始。喧嚣过后,谁来为产业资本纵横金融界而不务正业买单?假若这些公司的货币资金果真如此充裕,在A股上市潮汹涌、中小企业资金链紧绷的当下,中国金融系统对流动性的配置效率是否也值得质疑呢?
喧宾夺主
一部分企业将理财投资的规模一步步追加到净资产的30%、40%甚至50%,更有企业紧紧抓住理财这根稻草侥幸躲过了业绩大劫,如今理财投资的光彩不免遮挡了主业的锋芒。
随着宏观经济在2011年遭遇困境,沪深两市中,上市公司的理财热浪风生水起。新金融记者统计发现,仅2011年就有至少227亿元的经营资金被上市公司用来购买金融产品。
而到2012年,在国内GDP增速走下神坛、众多公司业绩探底的紧要关头,上市公司玩转理财的热情更胜从前。截至6月19日,不足半年光景,两市以公告方式披露的理财规模就站上了350亿元,相比去年膨胀55%。
对此,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陈善昂评价:公司运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理财投资是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正当需要,甚至十分必要,但是必须要以不影响募投项目特别是主业经营为限。
但随着理财热浪步步升温,这条投资理财的规模红线已很难站稳脚跟了。继海螺水泥在去年抛出40亿元的理财大单后,TCL在今年4月25日宣布,将此前15亿元的理财额度一次性追加到30亿元。
紧随其后,金地集团理财的重磅炸弹接踵而至。金地集团6月8日披露,公司单在今年5月内购买理财产品的实际发生额就高达75亿元,而据记者了解,该公司当月销售商品房实现的签约金额才刚满30亿元。
除各方龙头在理财总量上一拼高下外,规模尚小的企业们也出手阔绰。2011年以来,至少有12家上市公司理财资金规模逼近或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4,大杨创世去年理财数额甚至超过了净资产的57%。
新近上市的九牧王和环旭电子今年理财投资的额度也超过了公司净资产的40%。
直面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盛况,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张伟明认为:企业之所以热衷理财,原因之一是实业的盈利能力远落后于金融业,说明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出了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高消耗、高投入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暂时又找不到新的增长点,才去寻求短期理财收益,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
这场行走于刀尖上的理财盛宴已慢慢展露出它的危机锋芒,而被拖入危局之中的,不仅是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与之相伴的产业投资热情退潮,才是危局的核心所在。
事实上,金融理财这棵稻草确实帮助部分企业躲过一劫,文峰股份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公司百货业务的第一大主力店面于3月装修改造,使该店4-5月营收增速同比下滑15%-20%,而公司家电业务的营收也在一季度下滑40%的基础上,于4-5月再度下降30%。
尽管如此,公司去年购买理财产品获得2556万元投资收益,今年计划加大理财产品投资,预计今年理财收入约为去年的3倍,达到8000万-9000万元,这些主业外收入有效对冲了零售业务利润的下降。基于此,中银国际零售业分析师刘都在文峰股份主营不利的情况下,于上周二大胆调高了公司的投资评级。
.智.梦.寻 .新.金.融.观.察.报
影子银行
在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掩护下,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做起了银行家的美梦,一系列公司借道银行和信托平台搞起高利贷的营生。
其实,文峰股份依靠理财曲线救国的戏码并不简单。记者查阅公司去年的理财公告时发现,变相高利贷或许才是这家A股新成员真正的救命稻草。
去年11月,文峰股份详细披露了上市以来投资理财的情况。公告显示,这家在IPO门前背水一战,通过首发上市才圈来21.4亿元资金的上市公司,却在上市后短短半年内,砸下11.4亿元重金购买了形式多样的理财产品。
其中的4.85亿元资金直接委托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贷款给了江苏鑫坤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市房建置业有限公司、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以及南通邦豪置业有限公司,借款人中有3家企业直接挂钩房地产。
这些委托贷款的年化投资回报率高达9%-15%之间,远高过同期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也是唯一可媲美文峰股份主营毛利的理财买卖,这或许正是文峰股份的业绩庇护伞。
沪深两市中,喜好放贷的公司不止文峰一家。2011年,时代出版通过交通银行对外放款9000万元。其中一笔6000万元的委托贷款的年利率竟高达24.5%,毫不逊于小额贷款公司的价码。有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两市约有70家上市公司披露发放委托贷款相关公告,累计贷款规模约140亿元。
除了银行,信托机构也是上市公司变相放贷的绝好盟友。从去年8月开始,新安股份已通过西安国际信托和长安国际信托连续多次对外贷款,分别将1年期的4500万元资金以年化14.5%的价格融给浙江正路工贸集团;将2年期的2000万元资金以12.6%价格转至浙江蓝德置业囊中;今年2月,该公司还将一笔1年期的5000万元资金以10.8%价格通过信托产品的形式贷给了浙江金鹰集团。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一对一的信托产品有可能由信托机构主导,但更多情况下是由公司来主导,信托只是被动扮演合法借贷的平台,俗称过桥。
在陈善昂看来,这种借道信托过桥的投融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影子银行。它属于民间直接融资,按目前的监管体制,这种做法会影响到央行对信贷规模的调控。
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信托定向理财,变相将资金借道到其他企业或项目中,如果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投入到房地产、高耗能产业等项目中,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只有使民间金融阳光化,才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张伟明认为。
差不差钱
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新上市公司阔绰理财的现状正在提醒我们:中国金融系统对流动性的配置效用已经出现问题,排队上市的公司们是否真正资金饥渴呢?
良禽择木而栖,民间资本涌入金融行业本无可厚非。但就沪深两市而言,在大量拟上市公司高举着发展遭遇资金瓶颈的旗号排队上市的当下,一大批已上市公司却以闲置资金过多为由,泰然自若地大规模涉足理财投资,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现今中国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配置能力打个问号。
企业,到底差不差钱?
2011年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内,两市公司划拨入理财范畴的资金总额至少达到578亿元,上市公司平均每天购买理财产品超1亿元。而过去一年半以来,沪深交易所首发上市月度扩容的平均规模约189亿元。也就是说,已上市公司富裕的这578亿元闲置资金一旦补给正缺钱的拟上市公司,那么沪深两市至少可以暂停IPO整整3个月。
令人侧目的是,一些企业不久前还叫嚷着钱荒,但上市数月后便因闲钱过多而大手笔地买起了银行理财。另外一些刚刚阔绰出手申购理财的上市公司,转身便发布公告,声称发展缺钱而不得不再融资。对于此,内地股市的一级市场是否发钱过于慷慨了呢?
记者统计发现,正式发布过理财公告的148家上市公司中,21家在2011年以后上市,14家在2011年之后实施过增发。
更有甚者,环旭电子在今年2月才刚刚上市,融资8亿元,但时隔两个月,公司在今年4月底发布公告,称将斥资10亿元用于购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规模占到公司净资产的48.5%。环旭电子究竟差不差钱?
这些大方出资进行理财的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其实并不充裕,大约有75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告负,环旭电子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刚满2.5亿元。
陈善昂认为,部分企业之所以没有将资金投入主营业务,而是转作理财,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优秀项目贫乏,另一方面由于IPO的核准制,上市排队时间过长,一些募投项目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投入时机,囿于业绩压力,企业只能寻求短平快的赚钱方式。
风险乍现
上市公司的理财盛宴依旧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但盛宴背后的利刃已磨刀霍霍、闪闪发光,风险正在暴露。
上周一,一则关于海螺水泥信托投资收益3.9%的简讯快速流传于媒体和业界,瞬间击碎了市场的幻想,对于理财风险的质疑快速升腾。从上周二起,海螺水泥股价连跌三日,真相到底如何?
根据新金融记者的调查,此3.9%收益实为坊间误读。海螺水泥去年虽投资40亿元理财,但这一次回收的仅仅是其中一笔7.5亿元的信托投资,依据6392万元的实际回报来算,收益率大概在8.5%。上述信托人士告诉记者。
虚惊一场之后,不得不承认8.5%的回报率也够低的。该信托人士甚至调侃地猜测,按照合理情况,7亿量级的资金在市面上至少能卖到10%-11%的价格,现在1000万量级的资金都能给到9%的收益率。公司领导如果能认可8%左右的收益率,个人难免有灰色收入进账。
这样说来,海螺水泥这单信托买卖依旧难称划算。一自称持有海螺水泥9000万股的投资者日前在股吧中质疑,在股价持续低迷之际,海螺水泥为何不拿这笔资金吞并产能或增值公司股票,实现抄底或提振投资信心的作用,反而投向了和主业毫无关联的理财产品?原因只有一个--水泥业前景暗淡。
交易数据显示,去年至今,海螺水泥大股东仅小规模增持公司股票两次,耗资总计不足2亿元,另以5亿元收购了两家小水泥厂,投入力度远不及理财投资。
更让人雾里看花的是,在该笔40亿元天量理财订单公布前一日,海螺水泥刚刚宣布将发行95亿元公司债,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如果公司过度痴迷于理财投资而无心主业经营,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意味着企业将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这无疑会影响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张伟明提到。事实也证明,从海螺水泥接连发布公司债和巨额理财公告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内,公司股价跌去了55%以上。
根据记者对148家涉足理财的上市公司的调查,回报率风险不止发轫于海螺水泥,与之相比,通过信托产品变相放贷的亚星锚链,此时此刻正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危机。
4月底,亚星锚链突然中止了在国联信托的理财投资,原因是借款人深圳市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技实业)未准时支付2012 年一季度的利息。更为紧迫的是,作为抵押物的中技实业持有的3000余万股吉林成城集团股份已被法院冻结,冻结期为两年。
亚星锚链该笔信托投资的规模达到2.5亿元,剔除信托费用后,预计年化收益率可达到15%。但事到如今,为确保资产安全,亚星锚链已宣布贷款即日到期立即还本付息,如中技实业仍不能及时还本付息,公司将指令国联信托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抵押土地。
遗憾的是,亚星锚链事后发现,该土地抵押物也已经被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于今年2 月16日执行司法查封,查封期两年。
目前看来,这笔投资已经可视作坏账处理了,但坏账不一定追不回投资,需要看信托公司在债务偿还中排在第几顺位,并且排到信托公司时,该笔土地抵押物的剩余价值还剩多少。上述信托人士介绍。
截至记者发稿时,亚星锚链尚未就该笔信托投资追回事宜做出更进一步的披露,且证券事务办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如今看来,这场行走于刀尖上的理财盛宴已徐徐展露危机锋芒,而被拖入危局之中的,不仅是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与之相伴的产业投资热情退潮,才是危局的核心所在。
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显示,5月国内PPI同比下降1.4%,创近三年新低,企业投资意愿正在持续下滑。分析人士预测,中国二季度GDP增速或将跌破8%。此时此刻,依旧将产业资本大规模抽调到金融系统的上市公司,无疑正拖慢着中国经济复苏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