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包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央企利润增加值及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等预示经济前景不够乐观的数据陆续出台,中央近期的工作重点已开始从控通胀转向保增长。同时,为了保证金融行业更好更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国务院及外汇管理局等国家金融管理机构,从“开源”和“节流”两个大方向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改革和监管文件。
“开源”方面,首先,3月底广东省千亿养老金入市,拉开了讨论数年的养老金投资二级市场的序幕,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次,4月初决定将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从已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出处来看,不乏具有外国政府基金背景的机构,这对未来市场投资风格及持股稳定性无疑有一定益处;同时,新批复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专门用于发行人民币A股ETF产品,其试点机构将主要选择A股大盘蓝筹及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指数进行投资,在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和其走势的稳定性;最后,在近期包括印度、巴西在内的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宣布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下调基准利率之后,我国央行也表示将采取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给。
从“节流”角度来看,深交所近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有望在抑制市场投机行为的同时,拉低当下高企的创业板估值水平。正在讨论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所重点关注的高市盈率、高定价、高募集资金的三高问题,与创业板上市新规也有类似之处,都是在解决高市盈率前提下,降低新股定价并压缩其所募集的资金。从根源上看,这也为解决我国一、二级市场长期以来所存在的利益分配机制失衡找到一条途径。
我们认为,在政策开源节流之下,制度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首先,自去年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内的领导层,就在多个公开场合数次强调和倡导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在此铺垫之上,创业板退市新规、新股发行改革及年内即将出台的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可以说是有备而来、水到渠成。在这种大背景下,蓝筹股再度被推到投资者优先选择的行列中。而二线蓝筹中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个股,具有股本中等、业绩有保证、增长稳定且成长性好等特征,较传统意义的蓝筹股将更具吸引力。
其次,前期由金融改革所引发的区域金改主题投资,已由一开始的散兵游勇式纯概念炒作演化至对主流金融品种的关注,包括定于5月初券商创新会议召开所刺激的券商板块及受益于税延型产品年内试点的保险股,都在近几个交易日有不错的表现。这些个股业绩较概念品种有保证,同时主流资金尚未离场,后市反弹仍有空间。
最后,考虑到通常二季度是一年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增长的高峰期,而在此期间货币政策有望稳中有松,故可适度关注基建项目投资重启后,项目续建对于水泥、机械等行业的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