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融资色变的市场环境下,再融资能否获股东大会通过,对银行是一大考验。
5月9日,交行A+H定向增发议案在股东大会上终获得98.6%的赞成率高票通过,交行大舒一口气。根据提案,此次发行规模为123.77亿股(现有股本的20%),募集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566亿元。参与定
向增发的股东均回避了表决。
定增完成后,预计2012年该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0%和13%以上,将基本支持该行未来三年发展的资本需要。
“完成各项审批程序后,希望尽快启动两地发行,争取在上半年完成。”交行行长牛锡明对外表示。
定增是唯一选择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再融资要获股东认同并不容易。在股东大会上,为何要融资,为何要选择定向增发方式,以及再融资定价成为股东关注的焦点。
交行管理层则再次强调此番再融资的“迫切性”。牛锡明表示,再融资一方面是出于业务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达到监管标准。
2011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正常时期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截至2011年末,交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27%,不仅明显低于四大银行水平,也低于9.5%的监管新规要求。
不仅如此,监管机构每年还会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重要指标设定监管值。
“目前,交行资本充足率已经非常逼近监管目标值。如果现在不及时启动再融资,今年某一时点我们的资本充足率就将低于监管目标值。”牛锡明表示,补充核心资本的任务非常迫切。
然而,如何既能融到资金,又能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是对交行管理层的大挑战。
目前,上市银行补充核心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配股、公开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的方式补充附属资本。
“董事会和高管层前期对已有可选的各种融资方式作了大量的比较研究,认为目前只有定向增发是唯一可行、能及时补充核心资本的方式。”牛锡明称。
根据牛锡明分析,他们对此做了多次权衡,其他融资方式均存在不可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例如公开增发由于融资规模较大、耗时较长,在监管审批上存在较
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国内股票市场和交行股价造成重大负面冲击,而且,公开增发必须实施国有股减持。
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由于债券转股的时间不确定,不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核心资本,无法满足交行补充核心资本的迫切需求。
“配股也是经常被采用的融资方式。实际上我们当初研究融资方案时也曾考虑过配股,但由于在操作上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不得不放弃。”牛表示,按市场惯例,配股价格较市价折扣较大,一般在30%左右(打七折)。这样,配股价格将低于2011年末该行每股净资产,根据相关监管规定,配股计划将无法实施。
其次,如果配股定价折扣较小,价格吸引力不足,将导致参配率下降。根据监管要求,A股配股的认购率需达到70%以上,否则即意味着发行失败。
由此,交行最终选择了定向增发模式。
持股比例少量摊薄
是次股东大会上,交行同时通过《关于修订的议案》。据此,交行最新制定的2012-2015年资本管理规划,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的目标分别设定为不低于8.5%、9.5%和11.5%。
议案显示,该行未来将通过内部利润滚存以及这次A+H定增外,2013-2015年还将合理选择诸如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或混合债券(如分离式债券)等其他资本工具,进一步补充资本。
“这次非公开发行将满足我们2012-2015年资本管理规划设定的目标。”牛称。
这次定向增发,交行向财政部、社保基金理事会、平安资产、一汽集团、上海海烟、浙江烟草、云南红塔7家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共计65.42亿股,发行价格4.55元/股,募集资金规模约人民币297.65亿元;向财政部、汇丰银行、社保基金理事会、Best Investment、中寿(海外)、中再资产、新华人寿等特定投资者发行H股共计58.35亿股,发行价格5.63港元/股,募集资金规模约港币328.52亿元。
不过市场担心再融资会摊薄老股东权益。牛坦承,这次新增发股份约为原有股本的20%。从短期静态来看,会对不参与认购老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少量摊薄,持股比例将由非公开发行前的X%摊薄至非公开发行后的X%/1.2。
“但动态的来看,融资对全体股东来说是长期受益的。”牛称,此次资本补充完成后,提升该行实力,未来每股收益增速将超过股份摊薄比例。
作者:王芳艳 (来源:21世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