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间,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又将被重新搬上谈判桌,但这笔高达千亿美元的合同大单的未来走向仍然不可预知。
4月19日,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中石油代表透露,希望近期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开始有关对华输送天然气的新一轮谈判,并表示,中石油已经向俄方传达了这一提议。
这将是两国针对能源大合作的第15次博弈,双方的上一轮磋商止步于去年10月,此前被外界期待已久的协议也终究未能签订。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耗时日久后,新一轮的谈判能否在中俄天然气供应合作中实现关键性突破仍难以料定。上述中石油代表称,虽然已将会晤建议转达至俄方,但目前还未得到对方答复。
今年1月,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曾表示,中俄天然气合作中,沿西线对华供气的谈判仅剩下价格问题尚未解决。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也于今年2月称,该公司将争取在2012年就对华输气问题与中方达成一致,并希望中国在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后同意俄方提出的条件。
本报记者先后联系中石油外事部、中俄项目部内部人士,也未能获得关于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具体详情。
“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短时间内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很难,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必不可少。”中海油一名内部人士说。
5月谈判
虽然俄方目前尚未就新一轮的对话做出回应,但作为两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贸易,天然气谈判已然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在具体谈判日程方面,上述中石油代表透露,中石油希望中俄能源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能在今年6月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前夕得以解决。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在5月份派代表团赴俄展开“能源对话”。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下一轮磋商解决所有问题,解决我们相互关系中现存的所有问题。”中石油代表说。
但对于此次谈判能否解决横亘在双方之间的诸多障碍,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持观望态度。
曾前往俄罗斯谈判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此前,价格分歧被外界看作是阻碍双方达成协议的关键因素,但除此以外,中俄双方在谈判桌上相互博弈的其他环节远超于此。
“定价是所有分歧中的一个环节,也是双方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但随着谈判的深入,新的问题与矛盾又出来了。”上述知情人士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去年的一次谈判中,俄方曾提出条件,希望在收到中方400亿美元贷款预付款后再承诺履行协议规定的未来30年对华天然气供应。
俄方代表曾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希望在2012年至2015年获得该笔款项,而偿还则以天然气供应之时后的30年内等额返还。
但这一要求遭到了中方的拒绝,这也是双方漫长谈判中滋生出的新分歧之一。
“价格是资源换贷款的基础。俄中双方没有谈妥气价,中方就不能同意放贷,否则,今后会麻烦不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永祥说。
而对于双方5月份又将进行的谈判,长期关注中俄能源合作的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表示“解决核心问题的几率不大”。
“双方这种胶着关系已经持续了很久,一方面不能放弃合作,一方面又不得不化解分歧,比如除价格公式以外,东、西线两条输送管道等问题的争议也都是影响合作进度的重要因素。”中海油一名专家说,“这还不包括政治层面的干扰。”
或变更筹码
现阶段,在中俄互不相让的天然气定价问题上,双方做出让步的余地极为有限,而僵局之下,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容也或将出现新的议题。
此前,中俄原油供应的价格分歧曾一度成为双方争执不下的焦点,3月5日,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双方针对原油价格的分歧已经解决,但中石油不会通过中俄石油管道购买更多的俄罗斯原油。而在天然气价格上,蒋洁敏也坦承,这一核心问题仍然存在。
中石油中俄项目部内部人士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俄方始终强硬坚持每千立方米300美元的价格,中俄天然气的供应合作的空间也几乎为零。“俄罗斯以欧洲价格作为参照标准,但我们不能接受。”
但双方持续博弈,反复拉锯时,中俄牵涉因素诸多的天然气谈判僵局则或因新的谈判筹码而打破。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双方及有可能通过能源领域其他环节的合作以平衡天然气价格上的分歧。“上游勘探领域,中俄之间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还有炼化方面,双方深层次合作的空间也非常大,这都能打破现有的僵持局面。”
本报记者针对上述问题向中石油相关部门负责人求证,但对方表示目前尚未获得有关该方面的信息。
“俄罗斯对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进入本国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态度一直十分警惕,双方在上游的合作也将先从小规模的油田合作开始。”上述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