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出人出钱“力挺”券商看好亚盛集团转型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大股东出人出钱“力挺”券商看好亚盛集团转型

加入日期:2012-3-3 1:43:4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昊

  亚盛集团有两方面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公司管理体制的改变,由以前归属省政府管理变为国资委管理,公司经营好坏直接与高管收入挂钩;二是经营模式的转变,即从家庭承包的分散经营转变为农场统一经营。

  亚盛集团(600108,收盘价5.55元)最近 好事不断,而这些好事都和公司大股东直接相关。一方面,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大力增持公司股票;另一方面,大股东慷慨解囊,让公司募投项目先期进行。

  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大力增持,甚至后期还将增持,是否意味着亚盛集团目前具备投资价值?

  “公司管理体制及经营模式的转变,是亚盛集团的根,大股东增持、借钱仅仅是事件性的,即为枝叶。”某券商分析师指出,“我们看好亚盛集团在于它的 根,只要根好了,企业业绩出现稳定增长仅仅是时间问题。”

  大股东扶持动作频出

  2011年12月9日,亚盛集团定向增发获得证监会批复,增发底价5.48元/股,定向发行不超过20992.39万股。无奈上证指数仍处于单边寻底过程,12月13日,亚盛集团收盘价已经跌破5.48元的增发底价。3天后的12月16日,亚盛集团大股东甘肃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农垦集团)就出手增持维稳股价,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209万股,并表示自当日增持起,未来12个月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量不低于1000万股。

  不过12月16日的增持并未阻止亚盛集团股价继续下跌,且在今年1月6日创下4.19元新低。2月16日,亚盛集团再度公告,在2011年12月16日~2月15日期间,农垦集团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754.93万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01%。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股价上,也体现在公司的经营中。2月20日,亚盛集团公告称,为如期完成定向增发募投项目的建设,公司决定向农垦集团借款2亿元人民币,借款期限1年,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用于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投项目的前期建设。

  大股东先是增持1754万股,动用资金逾1亿元;紧接着大股东又拿出2亿元现金用于募投项目先期建设。“如果说先期增持只是图完成增发任务,那大股东后期掏钱的行为确实值得思考。”某私募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一是其募投项目是否真的比较诱人?二是大股东不惜掏巨资先期推进募投项目,是否意味着公司未来前景大好?

  转型获得“根”的突破

  针对上述现象,某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仅仅是事件性的,企业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行业、募投项目,亚盛集团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司管理体制及经营模式的转变,即“根”的突破。

  具体来看,上述“根”的突破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改变,以前亚盛集团归属甘肃省政府管理,现在主管单位变为国资委。亚盛集团副董事长张金虎告诉记者,以前考核标准主要沿用公务员那套体系;现在变更为国资委后,考核标准80%以上都是经济指标。改革后,我们由拿公务员工资变为年薪制,因此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与高管收入挂钩。

  其次是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前亚盛集团主要为分散经营 (即家庭承包),现在变更为集中经营。这两种经营模式最主要的区别是“风险承担主体的不同”:原有模式下,农场按合同价格收购农产品,而收购价格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调整;在统一经营模式下,农民受雇于农场进行工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完全由农场全部承担,换言之,当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时,农场享有全部收益。

  目前,亚盛集团按照统一经营及农业产业化方式重点发展了啤酒花、牧草、马铃薯三大核心产业,而后期伴随着统一经营模式推广面积的扩大,产品的盈利能力将逐步释放。

  根据规划,2011年底亚盛集团统一经营面积为9万亩,2012、2013年要分别达到27万亩、43万亩,届时统一经营面积占比将达70%。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拥有大规模土地储备的农垦、兵团等,如果在管理体制、经营理念上有所突破,那么这些经营主体就有望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跃升。

  大股东唯一现代农业平台

  “近几年,无论是财力、资源乃至人力,大股东都在向亚盛集团倾斜,即大股东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上述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

  首先来看资源支持。2010年12月,亚盛集团通过资产置换的形式,将盈利不佳的工业资产与二股东(也是农垦集团独资子公司)拥有的土地资产进行置换,本次置换完成后,亚盛集团将盈利不佳的工业资产剥离,增加土地储备246.26万亩和2亿元现金,总土地面积达到342万亩,且土地使用权均归公司名下。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大股东农垦系统里能赚钱的资产目前基本都已装到亚盛集团旗下,根据农垦集团在亚盛集团股改时的承诺,未来集团所属的6个农场总计315万亩土地(其中耕地36万亩)注入上市公司的概率较大。届时,上市公司将拥有685万亩50年产权的土地使用权,其中耕地面积达85万亩。

  人力方面,目前亚盛集团多位高管同时兼任农垦集团核心高管。比如亚盛集团董事长杨树军,兼任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司副董事长何宗仁,兼任农垦集团董事、总经理;公司副董事长张金虎,兼任亚盛集团副总经理。这样,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被更好地连在了一起。

  对于大股东全方位的支持,张金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甘肃省委确立了农垦集团作为带动全省农业现代化示范作用的地位。农垦集团旗下主要有两块资产,一是莫高,一是亚盛;前者主要做葡萄酒,亚盛则成为农垦集团唯一的现代农业平台。

  募投项目紧贴政策脉络

  对于后续资产注入情况,张金虎表示,未来三年内敦煌农场、小宛农场、平凉农场以及宝瓶河牧场都将注入上市公司;敦煌农场盈利能力最强,该农场部分土地亩均利润甚至超过1万元。

  对于本次亚盛集团定向增发三个募投项目,即30万亩高效农业节水滴灌工程、现代农业滴灌设备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物流系统建设,张金虎表示,公司现有耕地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种植高附加值的植物要有充分的水源灌溉,亚盛集团搞节水灌溉多年,效果非常好,对滴灌工程的把握性非常大,公司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达到预测目标。

  对于物流,张金虎认为,如果物流运输得不到加强,物价再怎么涨对农产品业务的影响都不大。公司今后的思路是直接搞农超对接,或者是统一到大城市交接。

  对于滴灌设备,张金虎认为,1号文件出来后,各地对滴灌设备的需求很大,公司只是扩大原有产能,由于前期有技术储备,因此在滴灌设备建设上公司也有明显优势。

  上述券商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个募投项目均把握住了政策方向,且部分项目未来盈利有比较大的确定性。在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上述募投项目基本能在该文件中找到对应的表述,这也充分说明亚盛集团发展战略与政策贴得很紧。在自身“根”的转变下,加上大股东扶持,自身战略紧贴政策方向,盈利能力的扩大,企业的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责任编辑:赵恩波)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